晉中市榆次區:誰在這家工廠里建立了隔離牆?

法制與新聞記者_魏巍

秋已至,稻穀熟。收穫的季節裡,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的山西省太行明珠農業科技發展公司本應是繁忙的加工生產景象,卻被一堵長長的灰色的牆,冰冷生硬地將工廠的行政辦公區、員工宿舍區與加工生產區、倉儲區隔開了,導致工廠正在進行的升級改造停滯,無法進行加工生產。為何出現這種情況?記者近日前往實地調查採訪。

掛職村書記12年 打造扶貧項目小米粥

山西省太行明珠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的掌門人叫張家聲,如今已經年過六旬,公司主要加工生產即衝即食型小米粥,這是當地精準扶貧的示範項目。為何參與精準扶貧項目?這要從13年前張家聲到晉中市左權縣石匣鄉白堠村當掛職書記說起。

左權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當地政府一直努力摘掉貧困的帽子。2005年,政府號召成功的企業家到村裡掛職當村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張家聲響應政府號召,擔任了下白堠村、上白堠村、山溝村三個村的掛職書記,並且一掛就是12年。

8月28日,記者來到白堠村,與當地村民聊起12年前的生活。那時村裡姑娘都外嫁,小夥子光棍多。村民們告訴記者:“張書記來了後,協調各種關係,先給大家修通了12公里的路,進村出村方便了,後來又給通了自來水,還有了手機信號。”

記者瞭解到,由於張家聲掛職的三個村都是自然村,“村村通”修路時只通到行政村,12年前,村民進出村只能走土路,遇到雨天,土路變泥路,即便是牛馬車也無法行走。通路、通水、通電話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也改變了大家的思維。

按照習俗,村裡每年農曆七月有紀念三聖母廟會,張家聲掛職期間,請戲班來村裡唱戲,既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讓當地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今年,張家聲自掏腰包,將村裡家家戶戶門口的路面進行了硬化處理,整個村子更加整潔乾淨,公交車也通進村子裡。如今,一些原本定居外省的村民開始回村買房,打算葉落歸根。

2018年,張家聲卸任掛職書記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太行明珠小米粥的研發上。2017年年底,張家聲為法定代表人的山西省太行明珠農業科技發展公司與左權縣種植業管理項目部簽訂左權縣優質穀子生產協議書,收購價格以當地的市場價格上浮10%-20%,協議種植面積兩萬畝。

事實上,太行明珠小米粥項目實際啟動於2015年。這一年,張家聲與中國農業大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一次性買斷即衝即食小米粥專利項目,獨家生產經營即衝即食小米粥系列產品。“為保證實現山西省功能食品長期戰略規劃,我們還與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營養學院、山西農大谷子研發團隊、山西農大加工工藝研發團隊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並在山西農業大學設立了首個功能農業專項獎學金,成立了山西農業大學農谷科技園,為功能性綠色小米的持續性研發保駕護航。”張家聲說。

記者瞭解到,即衝即食小米粥只需經沸水沖泡5分鐘,即可喝到一杯小米粥,在國內大型網絡銷售平臺上記者搜到了該款產品的身影。

有了成熟的技術,張家聲開始研發設備,並在白堠莊園組建研發中心,對加工設備進行研發和產品研發,而小米粥的主要加工生產地卻設在了晉中市榆次區。

左權縣的扶貧項目為何要將生產工廠設在晉中市榆次區?張家聲說:“白堠村雖然是山青水秀之地,但因為距離火車站較遠,加之山路蜿蜒,從白堠村向外運輸商品成品,運輸成本大幅上升。而設在榆次區的加工生產基地距離太原只有幾十公里遠,無論從倉儲、生產、運輸哪個環節考慮,都具有極大的區位優勢。目前白堠莊園的生產加工能力,最多能頂正常情況下半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這裡更適合作為研發中心。”

從2015開始,張家聲邊開發產品邊研發設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與研發同步進行的還有為小米粥的量化生產做的準備——將位於晉中榆次的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張家聲說:“從2016年開始陸續對工廠開展升級改造工作,前後投入了600餘萬元改造費用,將此前的鐵路配件生產廠改造成為了現在的小米粥項目加工生產基地。”據張家聲介紹,小米粥生產基地建成後計劃2018年安裝4條生產線,生產規模達每年8億桶,產值達24億元,預計一年可實現利潤4億元,為國家上繳數千萬元的稅收。講述中,張家聲憧憬美好未來的眼神突然不見了,他說:“簡直是禍從天降,2017年12月7日,社會閒雜人員20多人,衝進我們正在改造的廠區,堵住大門,並控制了整個廠區,阻撓工廠的施工改造,限制工廠施工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進出和人身自由,嚴重影響了工廠正常的經營秩序和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

記者在廠區看到的那堵將辦公樓、員工宿舍樓與倉庫、生產車間隔開的牆就是這些強佔廠區的人壘起來的。張家聲說:“我的員工被困四天後沒辦法,在辦公樓東側拆牆‘開門’,才能自由進出被牆隔出來的辦公樓和員工宿舍樓。員工們很氣憤,雙方隨時可能發行肢體衝突,但我考慮到人員安全問題,努力安撫大家,希望用良好的溝通解決存在的問題。”

解決問題需要法治思維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說起這道從天而降的“牆”需要追溯的時間更加久遠。張家聲說:“我的老家是左權縣石匣鄉上白堠村。19歲時,被推薦到北京鐵路局榆次工務器材廠工作,後被任命為原國家鐵道部山海關橋樑工廠產品太原銷售處處長,負責西南、西北及華北地區的重要鐵路業務。山西榆次鐵路產品製造廠設立於1997年5月,佔地97畝,我是法定代表人。”記者瞭解到,其後張家聲名下的企業均在山西榆次鐵路產品製造廠廠址上註冊並將其作為生產經營場所使用至今。

張家聲的律師楊先生向記者講述了與張家聲有關的企業設立和變更過程。“山西靖日中鐵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靖日中鐵”)設立於1998年9月,法定代表人為張家聲。榆次靖日鐵路產品製造有限公司與靖日中鐵為關聯企業。榆次靖日鐵路產品製造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亦為張家聲,註冊地址為山西榆次鐵路產品製造廠廠址。1998年後,山西榆次鐵路產品製造廠的生產經營由榆次靖日鐵路產品製造有限公司取代。2017年,因扶貧項目和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在山西榆次鐵路產品製造廠廠址上又註冊設立了山西太行明珠實業有限公司,晉中太行明珠小米粥科技有限公司,為開發研究生產小米粥系列產品,對山西榆次鐵路產品製造廠進行投資改造。時至今日,山西榆次鐵路產品製造廠廠址上的土地和房屋一直由山西榆次鐵路產品製造廠向土地管理部門繳納相應的契稅。”

“2017年12月7日,被華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白某某組織的社會人員對申請人企業實施‘強佔’時,該土地及地上建築物,一直由山西榆次鐵路產品製造廠支配和佔有,並出租給張家聲及其關聯企業經營和使用。”楊律師向記者表示。

為了瞭解華強房地產公司與這塊土地的關係,記者試圖聯繫華強房地產公司的相關人員,通過網上查詢及現場尋找,共找到三處疑似華強房地產公司的辦公場所,一處為空置無人,一處被保安告知另有地址,還有一處未見到工作人員,最後記者通過撥打網上查詢的電話聯繫上了自稱是華強房地產公司工作人員的一位女性,該名華強女性員工在記者多次要求下仍然拒絕透露自己的姓氏,只說第二日上午致電瞭解記者需要回復的問題,並留下記者電話表示也可以聯繫記者進行回覆。但截止記者發稿時止,對方尚未與記者取得聯繫,記者再次撥打電話時,電話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晉中警方曾因“強佔”出警處理,張家聲一方還通過信訪渠道進行問題反映,記者在晉中市榆次區公安局出具的“答覆意見書”中找到了華強房地產開發公司“強佔”小米粥加工廠區的緣由。晉中市榆次區公安局近日出具的“答覆意見書”載有:“山西太行明珠實業有限公司……工廠所佔土地在2005年7月前為山西靖日中鐵實業有限公司所有。2005年7月,經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將山西靖日中鐵實業有限公司太原市商業銀行府西街支行貸款時抵押的土地及其在該宗地上自行車棚、鍋爐房及浴室、門房、水泵房、廁所、汽車庫等建築物過戶給太原市商業銀行府西街支行以頂山西靖日中鐵實業有限公司所欠債務,2012年11月,晉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將抵債房和土地以公開拍賣方式轉讓給山西華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雙方簽訂了《實物資產交易合同》,2017年4月,山西華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又將所購買的土地及房產租賃給晉中伊晉盛德貿易有限公司從事相關養殖業。經民警進一步調查,山西太行明珠實業有限公司是近年來由山西靖日中鐵實業有限公司名稱變更而來,公司經營項目由原鐵路配件轉變為生產小米粥,兩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張家聲。”

“答覆意見書”明確,2017年12月12日在山西太行明珠實業有限公司圍堵大門的不明身份人員為晉中伊晉盛德貿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答覆意見書”表示,2017年12月15日張慶派出所再次接到山西太行明珠實業有限公司報警稱有人阻擾工地正常施工,值班民警及時趕赴現場,事態得以控制,同時分別與雙方負責人進行見面約談,因雙方分歧較大,未能達成一致。

山西點金律師事務所為此次強佔事件出具的法律說明書認為:“張家聲先生及其關聯企業與華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無任何關聯關係,既便是華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其相對方對該土地和房屋所有權有異議,華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任何一方都不得用非法手段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記者從晉中市榆次區公安局的“答覆意見書”中發現,山西太行明珠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所使用的地塊曾經存在抵押貸款事實,這是造成廠區被強佔的根本原因。對此,楊律師表達了他的觀點:“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不動產的轉移以登記為準。目前的法律事實是該宗土地仍然登記在張家聲所屬企業名下,並且一直實際佔有和使用,山西華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應當通過合法途徑,運用合法手段,在法律框架內解決此事。”

截止記者發稿時,尚未聯繫上華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此事件將會如何解決?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