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什麼是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漢族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衝一下碗,然後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看茶葉數量和種類約為20秒至3分鐘。在清雍正年間,盛行使用蓋碗。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按材質分類】


| 紫砂蓋碗

紫砂透氣性和吸附性極佳,瓷質蓋碗的優勢則在於不易串味,紫砂蓋碗只待有意者求之了。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陶瓷蓋碗

因為燒製方法和上釉方式的不同 形成了陶瓷蓋碗的多樣性。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青花瓷蓋碗

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髮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粉彩蓋碗

粉彩瓷是琺琅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粉彩瓷裝飾畫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藝術中的營養,採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對象,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鳥蟲都顯得質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單色釉蓋碗

美到極致是自然。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玻璃蓋碗

玻璃蓋碗晶瑩剔透,用來泡綠茶或者紅茶非常好。只是玻璃的導熱性太好,很容易燙手,用時要小心。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玉質蓋碗

白玉,無雜質。器呈圓球形,侈口,圈足。通體光素無紋。器型規整,琢磨圓潤,閃玻璃光澤。

白玉蓋碗的優勢:“白”利於觀察葉底;“玉”的材質不導熱,使用時不燙手。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按器型分類】


| 茶盞蓋碗

敞口、斜身、深腹、圈足。據考古或文獻資料證明,瓷盞在東晉時已有製作,南北朝時飲茶之風逐漸流行起來。

唐及五代時期的茶盞開始配有盞託。明清以後的茶盞又配以盞蓋,形成了一盞、一蓋、一碟的三合一茶盞,也就是現在蓋碗的前身。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折沿蓋碗

盤口呈平折沿,邊緣起凸稜一週,淺腹,矮圈足,器形規整簡潔。多見於古時蓋碗,現今對於折沿蓋碗的製作已然鳳毛麟角。

碗淺沿寬不利於抓握,但另一特點“矮圈足”,使得出湯事易燙手。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撇口蓋碗

碗口略往外撇,滾圓圈足。這個形狀是蓋碗中最常用和最常見的。這種器型最大的優點便是外撇的碗口延伸了蓋碗的弧度,在使用過程中不易燙手。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折腰蓋碗

碗口略往外撇,折腰(如字面意思,從蓋碗的“腰部”折出另一個弧度),圈足。蓋為覆碗式,圓口,蓋面隆起,上置圈形抓紐。

《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州郡派督郵巡視至縣,縣吏勸陶束帶迎見,他感嘆地說:“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同折腰杯,折腰蓋碗也有“有骨氣”之意。

折腰蓋碗“分段式”的造型不利於注水時水流順暢的流動,對沖泡出的茶品口感滋味有一定影響。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方形蓋碗

嚴格意義上來說,方形的蓋碗是不屬於沖泡茶葉用的器具的。頂多算是一個容器而已。

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一個方形蓋碗用以沖泡茶品,原因不言而喻:沒有流暢弧度的容器有礙於水流流動,從而使得茶葉內含物質不易溶出。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圓融蓋碗

弧腹,肚子略外鼓,較利於對茶葉的悶泡。現今此種類型蓋碗較為常見。且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顯更好一些,綜合口感可以得到提升。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菊瓣蓋碗

菊瓣式蓋碗,呈菊瓣形,敞口,略外撇,弧腹,平底,矮圈足。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脫胎朱漆菊瓣式蓋碗,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稜 玉 蓋 碗 碗口外撇,筒腹,腹外壁刻稜玉紋,圈足。蓋上置捉紐,蓋面刻覆稜玉紋。

稜玉蓋碗以形似的植物命名。稜玉指的是一種稜緣波狀彎曲,扁球形至圓球形的仙人掌類植物。多為汝窯燒製。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雞缸蓋碗

敞口,深腹,臥足。杯上以鬥彩繪畫雌、雄雞及雛雞,間以山石、蘭草、牡丹。雞缸紋飾以成化鬥彩繪製,鬥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工藝。

成化時代,鬥彩器的顏色品種多、且能根據畫面內容需要自如配色。這些因素致使羽毛色彩繁多的雞能夠被栩栩如生的表現出來。

已然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有特殊的地位的動物:雞,便被選作最佳“炫技”的紋飾。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高足蓋碗

清代流行的一種茶具,因碗身之下有高足,故名。清康熙朝蓋碗造型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兩種,常見品種有青花、粉彩、琺琅彩及其他單色釉等。其中最有名的是清乾隆紅彩雲龍高足蓋碗。

該碗胎體潔白精細,釉面光亮滋潤。構圖以龍和雲組成紋飾,龍為主紋、云為輔紋,翼龍在雲間蟠舞嬉戲。蓋內及碗內底紅彩“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臥足蓋碗

敞口,淺腹,臥足。是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杯式,因杯底無圈足,呈內凹的臥足而得名流行於明清。

喝茶哪能不懂蓋碗?完整版蓋碗圖鑑!


| 馬蹄蓋碗

敞口,斜削腹,內凹底小平底。官窯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狀倒置似馬蹄。明代以回青、灑藍、孔雀藍、白釉等品種為常見。

清代雍正年間較為流行,多作鬥彩,以腹部飾四團花者為常見。缺點是易燙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