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韓信最信任的謀士,韓信死前提到此人,便被劉邦下令:煮了他

每當朝代更替交換的時候,就會發生戰爭,連年戰火不斷,最遭殃的還是天下老百姓,由於戰亂,他們失去家園,沒吃沒穿,過著妻離子散的生活。在戰爭中幸運的當屬那些軍事將領,他們建功立業,揚名天下,可是最不幸的也是他們,他們功勞過大,威脅到了皇上的地位,皇上就會想方設法除掉他們。皇帝高興,還可以放你回家,頤養天年,皇帝不開心,那你就人頭落地,韓信就是其中最不幸的一位了。

他是韓信最信任的謀士,韓信死前提到此人,便被劉邦下令:煮了他

韓信小時候就十分可憐,他出身在一家貧苦家庭,經常是餓肚子,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是韓信很有骨氣,他的品德又好,有容忍之量。要想成大事,必先有寬容的胸懷。但是要想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啊,由於家裡實在太窮,韓信沒有辦法,只好四處流浪,還好遇到好心人,給他口飯吃,要不然不他早就餓死街頭了。

他是韓信最信任的謀士,韓信死前提到此人,便被劉邦下令:煮了他

人一旦不得志,就會被別人看不起,韓信就經常受同齡人欺負,不管誰見了都要對他指手畫腳,說上幾句。不過在韓信心裡,一直堅信自己會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現在一定要學會容忍。這些受苦受難的經歷,更加磨練了韓信堅強的意志,也就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從此以後暗自下決心,一定要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在那個戰火紛飛年代,只有去投身軍營,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他是韓信最信任的謀士,韓信死前提到此人,便被劉邦下令:煮了他

於是韓信要不猶豫的去當兵,最開始投靠了項羽,可是在項羽身邊得不到他的重用,一身的才能發揮不出來,一心想有所作為的韓信,離開了項羽的軍營。轉身投靠了劉邦軍營之中,開始劉邦也沒有給韓信太大的信任,只是讓他做了一個小頭領韓信十分鬱悶,於是他就有想離開劉邦的想法。這時候蕭何得到了這個消息,他知道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於是趕忙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把他從新推薦給劉邦,才得以重用。從此以後,韓信開始了他豐功偉業的一生。

他是韓信最信任的謀士,韓信死前提到此人,便被劉邦下令:煮了他

有與韓信作戰勇猛,劉邦很快就扭轉了戰局,為劉邦立下了很大功勞。其實在對項羽作戰當中,都是因為韓信指揮得當,才會取得很多勝利,其實項羽是敗在了韓信的手裡。韓信的威望立刻就高了起來,一點不輸劉邦和項羽,當時韓信手下一位謀士蒯通,就建議他自立為王,可是韓信這個人,並沒有那麼大的抱負,他覺得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不能背叛劉邦,不過後來他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建議。

他是韓信最信任的謀士,韓信死前提到此人,便被劉邦下令:煮了他

後來劉邦稱帝以後,害怕韓信威脅到自己的皇位,於是就痛下殺心,就設圈套騙韓信入宮,韓信中了埋伏被殺。就這樣一個英雄就這樣斷送自己的性命。後來,當劉邦聽說韓信手下還有蒯通這樣有才能的人以後,他很是不放心,於是就派人把他抓起來,直接下令“煮了他”。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劉邦是多麼的心狠手辣。

他是韓信最信任的謀士,韓信死前提到此人,便被劉邦下令:煮了他

不過蒯通這個人非同一般人,他面對劉邦的時候一點都不害怕,還挺直了腰板,大聲的對劉邦說:作為皇帝,要有容人之量,要會用人,而不是殺人,天底下那麼多比你有能力的人,你能把他們都殺了嗎?聽了蒯通的話以後,劉邦仔細琢磨了一番,覺得有理,最終還是把蒯通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