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六和朱正鹏博士:首创生物环保饲料“青印迹”

谈起新希望六和这个饲料行业的龙头老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万吨级的饲料企业,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饲料销量第一,禽料销量居全国首位,全国禽苗行业翘楚,年供应肉制品230万吨,布局海外最早、范围最广的中国农牧企业之一,全国首创聚落式养猪模式……

近年来,新希望六和开始从一家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公司核心团队也一直倡导“年轻化”,高管平均年龄38岁,新希望饲料研究院院长朱正鹏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他也是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青印迹”的首创者。作为整个集团的技术与研发中心,研究院无疑是这台机器的“心脏”,他们所做的多项工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甚至填补了全球行业空白,此次《中国好猪料第六季》活动,我们有幸走进新希望饲料研究院,一起感受院长朱正鹏博士及其所带领的技术团队的强大之处。

新希望六和朱正鹏博士:首创生物环保饲料“青印迹”

新希望饲料研究院院长朱正鹏博士接受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记者采访

“农牧行业”是一个长青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和食品安全

“农牧行业永远是一个长青行业”,朱正鹏博士如是说,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肉蛋奶的提供者,农牧行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和食品安全,永远是一个长青的行业;其次,新希望六和作为一个全产业链的农牧食品企业,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朱博士参与和见证了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感到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新希望六和朱正鹏博士:首创生物环保饲料“青印迹”

新希望饲料研究院院长朱正鹏博士

每一段“人生导师”对朱正鹏博士意义重大

朱博士的硕士攻读于东北农大单安山教授门下,博士期间,师从李德发院士和Gary L Allee教授,两位都是行业内的顶级大咖,在行业认知高度和深度的提升方面对朱博士有帮助很大,尤其是基础应用如何与产业结合是朱博士在11年求学生涯中最大的收获。

在嘉吉,朱博士感受到了技术和营销的结合,才能让产品散发光彩,开展技术推广的同时也拓宽了视野;在新希望六和,朱博士负责从研发、品控、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推广,后期的运营等工作,而之前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也使朱博士能够在新希望六和这个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据了解新希望六和每年投入近一个亿的资金进行产品的研发,这也为后期进行技术的积累以及解决方案的储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希望六和饲料研究院的菲人成绩

新希望六和朱正鹏博士:首创生物环保饲料“青印迹”

新希望饲料研究院成都检测中心

作为新希望饲料研究院的院长,朱博士带领着平均年龄30岁以下的技术团队,攻克一个个难题,拿下一个个奖项,取得一项项佳绩:

新希望饲料研究院先后取得了1000多个专利,5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8个省市奖励,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单单“生物环保饲料”一项就获得了农业部、国家级、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等10项奖励;

新希望饲料研究院拥有青岛和成都2个CNAS认证的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

朱博士主持的原料数据库与精准营养项目完善了豆皮、发芽小麦和新玉米等十余种原料的营养价值数据库和应用方案,完善了公司产品标准和管理制度,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创新胆碱的测试方法及胆碱数据库的建立,填补了国际标准营养数据库的空白;

新希望饲料研究院成都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全球食品领域最权威的英国Fapas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

朱正鹏博士首创的生物环保饲料“青印迹”

我国饲料年产量已达2.2亿吨,蛋白质资源匮乏,优质蛋白质来源豆粕主要依赖于进口,棉菜粕等杂粕的利用率也较低;目前饲料中的粗蛋白利用率不高,有一部分因为消化率低而被动物排出体外,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重金属的过度添加也导致了土壤、水体等环境的污染,基于此,2012-2015年,新希望饲料研究院积累了原料包括磷酸盐、有机微量元素等的精准评估数据库;之后又完善了生物发酵原料可移动平台的应用和现有生产工艺的融合,在经过大量动物试验反复论证后于2017年成功走向市场。

新希望六和朱正鹏博士:首创生物环保饲料“青印迹”

猪场工作中的朱正鹏博士

新希望六和朱正鹏博士:首创生物环保饲料“青印迹”

饲料厂工作中朱正鹏博士

生物环保饲料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采用了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菌,二是富含小分子蛋白,小肽占比显著提升,三是拥有丰富的有机酸和复合酶,四是含有低NSP、低抗原蛋白等抗营养成分;

目前生物环保饲料项目已在国外内建立生物发酵料线80余条,年产覆盖猪、禽、水产和反刍等畜种生物环保饲料200余万吨。朱正鹏博士开发推广的生物环保饲料系列月子餐和青印迹,能大大提高动物对饲料中氮、磷和微量元素的利用率,降低畜禽氮排放30%、磷排放20%、铜锌等重金属排放40%,降低畜产品生产所造成的粪污污染,改善畜产品质量。

新希望六和朱正鹏博士:首创生物环保饲料“青印迹”

新希望饲料研究院院长朱正鹏博士(中)、成都中心实验室主任张遨然(左)与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记者合影留念

更多关于生物环保饲料在实际应用中的热点话题,包括如何处理高水分的问题、杂菌污染以及如何融入现有饲料生产线等方面的问题,请关注我们《第六届母仔猪大会》互动论坛“生物发酵技术在猪料生产中的探讨”,届时朱正鹏博士还会莅临大会现场,还有研究发酵饲料的几位大咖张日俊教授、陆文清教授、铁骑力士周建川总监、正邦集团杨学林总监等,欢迎大家现场踊跃提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