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吃飽了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惹的禍嗎?

相信很多人都像小編一樣,從小就是“吃飽了犯困,餓了發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探究一下吃飽了就犯困的原因!

入冬吃飽了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惹的禍嗎?

這圖魔性

一轉眼,已經立冬了,天氣越來越冷,起床也越來越難。中午吃完飯,小編坐在辦公桌前,上下眼皮不停的打架,好像一入冬,吃飽了就犯困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了,不知道各位親人有沒有這種感覺?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吃飽了就困呢?

入冬吃飽了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惹的禍嗎?

大腦供血不足

大腦供血不足的說法,不靠譜!

關於吃飽了就困,大家聽到最多的說法大概是“在吃完飯後,血液湧進胃部幫助消化,供應大腦的血液減少,所以會犯困想睡覺”,但讓人震驚的是,這個說法其實只是個美麗的“傳說”!

其實關於吃飽了就犯困的問題,科學家們也是各有各的看法,小編盤點了幾個比較站得住腳的答案:

1.胰島素大量分泌惹的禍

碳水化合物被攝入之後,會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構成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隨後,胰腺會釋放胰島素,胰島素與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結合,使細胞允許葡萄糖進入,作為能量儲存或者被立即使用。但與此同時,胰島素會抑制蛋白質的分解和促進褪黑素的形成,使人產生睡意。

2.副交感神經亢奮

食物的刺激會讓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相對亢奮,興奮的副交感神經會幫助我們增強消化功能、吸收營養物質、補充能量,但是同時它也會讓我們血壓下降、心率減慢、體溫降低、呼吸減慢,讓我們進入一個容易入睡的狀態。

3.食慾素在搗鬼

提起食慾素,大家都會覺得有些陌生,食慾素也叫下丘腦泌素,是下丘腦分泌的一類激素。當我們體內的食慾素含量低,就會覺得昏昏欲睡懶得動;而食慾素含量高時,我們則會變得清醒且活躍。有研究發現,進食會導致血糖升高,當血糖濃度高時,會抑制食慾素的分泌,食慾素含量降低,我們就會犯困。

入冬吃飽了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惹的禍嗎?

解決問題是王道

瞭解了原因後,來看看解決辦法!

1.別吃飽。吃飯不要吃到飽、吃到撐才停,吃的時候慢一些,細嚼慢嚥,七八分飽會讓你更健康,精神狀態也更好。

2.調整飲食結構。午餐時儘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少吃點肉不虧!另外高糖食物也要控制。

3.餐後走一走。吃完飯不要馬上回工位搬磚,叫上你的小夥伴一起去散散步聊聊天,精神一下午~

4.晚上該睡就睡。不要熬夜!保證自己23:00~6:30之間在睡覺,養成好的作息習慣,精神一整天。

天氣冷了,雖然起床更加困難了,但鑽被窩變容易了呀~祝各位親人都戰勝“睡魔”,元氣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