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最新銷量火爆出爐:這些手機廠商被掃地出門

文|寧小平

暮看日西沉,朝看水東流。

在“流量為王”的移動互聯時代,手機作為流量入口的終端硬件設備,是各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乃至電信營運商的兵家必爭之地。經過多年來的增長,國內手機市場開始表現疲態。筆者發現,從多家研究機構公佈的國內手機市場報告來看。自2017年一季度開始,國內手機出貨量連續多季度下滑,總體出貨量延續下降趨勢。這表明,國內手機市場逐步趨於飽和, 行業洗牌也在所難免!有著14億人口大國,為何手機出貨量不增反降?

手機最新銷量火爆出爐:這些手機廠商被掃地出門

█ 市場趨於飽和 出貨下滑

4月8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累計出貨量8187.0萬部,同比下跌27.0%,而今年3月份,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為2808.3萬部,同比大跌28.6%。

同時數據還顯示,無論是4G手機還是4G全網通手機,都出現了出貨量以及新品上市數量的嚴重下降,比如3月份4G上市新機同比下降40.2%。

手機最新銷量火爆出爐:這些手機廠商被掃地出門

而在此前的2016年12月,國內手機出貨量還維持在6316萬臺水平。進入2017年,手機出貨量每月維持在4000萬臺左右,去年出貨量僅為4.61億部,同比下降11.6%,這已經開始呈現出市場銷量的疲態。

從爆發式增長到懸崖式下跌,僅僅用了不到1年時間。或許我們認為,這是用戶換機週期變長,又或者是廠商還沒有找到盈利的新亮點。但不可否認,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美國、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手機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業內人士表示,全球手機市場的已經寒冬到來,而且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筆者認為,儘管中國手機市場銷量下滑,但就此要說全球市場進入寒冬,筆者覺得結論可能為時過早。事實上,新興市場仍有較大的空間。隨著新興市場的崛起,智能手機作為科技革命的急先鋒,戰場與血腥將成正比,機遇就在瞬間。

█ 手機品牌將重新洗牌

不可否認,智能手機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沒有一刻停止過,但要不被時代遺忘,就只有奮力追趕時代的步伐。隨著5G時代的到來,市場大格局洗牌越發明顯。4G網絡時代,帶寬已跟不上APP發展步伐,急求要5G網絡來救市。筆者認為,當4G手機市場走到盡頭之前,5G手機將迎接市場大旗,率先帶來新的增長。

但在此之前,品牌之間的競爭會越加激烈,在國內手機銷量驟降的當下,“微利”策略會導致一些品牌出局。只有那些具備自主創新、IP、營銷變身,甚至佔據產業鏈上游優勢的企業,才可能堅持到5G真正到來。

比如在手機芯片領域,華為憑藉海思芯片,擺脫了對高通的依賴,加上多維度的品質創新,牢牢把控國內手機銷量頭把交椅。甚至我們認為,5G手機帶來之前,華為有可能替換蘋果帶頭大哥的位置,而像小米、OPPO、VIVO等品牌,在國內和海外市場,市場佔有率都表現不俗。

手機最新銷量火爆出爐:這些手機廠商被掃地出門

反觀一些國內品牌,比如沒有核心技術的魅族、嚴重虧損的金立,都沒有在手機這條道路上穩當的走下去。2018年,國內手機市場有可能面臨又一次洗牌。

在新的風口之下,全面屏、屏下指紋、AI技術……2019年的5G,每一項新技術沒能好好抓住,品牌沒落在所難免,曾經的MOTO、諾基亞,現在的魅族、金立,未來又會是哪一個手機品牌走下神壇呢?2018年是不是三星?或者X米?X果?任何一個都有可能,就讓歷史去證明吧……

就好似當年的帶頭大哥,Apple遁入空門,死守著那72項絕技,創新不及預期,外觀保守的無可挑剔,數十年來完美的從宋體改變成仿宋體。Samsung三“送”手機吾已無力吐槽,如果就走近科學與探索節目都無法解釋的奇蹟,那麼只能用直覺去分析——可能真的是送的比較多,畢竟全球市場份額擺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