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縣「垃圾兌換銀行」扮靚美麗鄉村

明如帶子的聯戶路,乾淨整潔的庭院......如今,走進江口縣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窗明几淨、院落乾淨整潔,村民們愛護環境衛生蔚然成風,一幅美麗鄉村氣息迎面撲來。

江口县“垃圾兑换银行”扮靓美丽乡村

去年以來,該縣緊扣鄉村衛生治理主體、機制和陋習三大難點,以太平鎮快場村為試點,探索建立了“垃圾兌換銀行”,通過“垃圾兌換積分,積分兌換商品”的形式,有效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為全縣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增添了動力。

建好“垃圾兌換銀行”,明確治理主體

“過去,村民們沒有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習慣,村民亂丟垃圾,嚴重影響了快場村的形象。”太平鎮快場村村支書鄭雲清告訴筆者。

隨著梵淨山知名度不斷提升,地處梵淨山核心區的快場村成為遊客休閒的必經之地,因此,加強環境為生整治迫在眉睫。去年,以脫貧攻堅整縣退出為契機,駐村工作隊探索建設了“垃圾兌換銀行”,成為全縣乃至全市的首創。

江口县“垃圾兑换银行”扮靓美丽乡村

該村充分利用遊客服務中心建立“垃圾兌換銀行”,制定了《江口縣快場村“垃圾兌換銀行”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垃圾積分管理模式、積分卡領取方式、積分兌獎形式、垃圾投放方式等方面的規則。按照鎮設總行、村設分行、組設兌換點的方式成立主體機構。每個“垃圾兌換銀行”注入4萬元啟動資金和配備“一長四員”,由村副主任兼任行長,在村民中發展積極分子擔任積分兌換員、系統管理員、宣傳員、垃圾輔助分揀員。同時,針對農村老齡化、空巢化現象,找準老人、小學生兩大群體,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進行宣傳引導。結合脫貧攻堅工作開展,通過入戶走訪、群眾會、院壩會“一訪兩會”宣傳“垃圾兌換銀行”的意義所在,做到“兩個講清楚”,向群眾講清楚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群眾保護環境的主人翁意識。截止目前,宣傳覆蓋率100%,製作各類宣傳海報及標語76幅,召開群眾會、院壩會25場1085人次。

管好“垃圾兌換銀行”,建立治理機制

“過去,人們看見垃圾不撿,如今,撿點垃圾可以到村裡換洗衣服、肥皂等生活用品,大人小孩都撿垃圾環境衛生乾淨了。”村民趙忠倫一邊忙著給垃圾過稱,一邊說。

在他的帶領下,全村不管大人小孩看見垃圾就撿,為了撿更多垃圾,趙忠倫開著三輪車到周邊凱文村、梵淨山村去撿垃圾,村民們管叫他“積分大王”。

江口县“垃圾兑换银行”扮靓美丽乡村

按照“分類處理、源頭減量”的工作思路,規範化配置垃圾分類收集箱、儲存房、轉運車等設備,引導村民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並明確兌換積分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並採取“收垃圾、存積分、兌獎品”的方式,根據不同垃圾種類設定積分計量,明確 1個積分價值0.1元錢,將生活用品納入可兌換商品,並按照市場價值核算所得積分。同時積極鼓勵中間商從群眾手中收購可回收垃圾後,集中與“垃圾兌換銀行”進行交易,按照縣城市場價90%的價格進行收購。

截至目前,“垃圾兌換銀行”收購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別達3噸、5噸,其中可回收垃圾變賣收入達2萬元。 “垃圾兌換銀行”開展兌換業務2000餘人次,交易積分達20萬分,兌換商品價值達2萬元。

此外,該村制定環境衛生獎懲辦法,建立環境衛生“紅黑榜”, 定期開展環境大比武活動,並授予模範村民組、整潔之家和環保衛士獎牌稱號,連續一個季度保持“環保衛士”的推薦為“最美快場人”張榜宣傳,對不衛生的村民組和不整潔的家庭進行黑榜公示,並作為“環境不友好群眾”進行黑榜公示。

用好“垃圾兌換銀行”,改變治理陋習

為改變垃圾圍村、圍河、圍山和農村簡易垃圾池隨意堆放亂象,該縣通過完善收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轉運設備等配套設施,大力開展垃圾清理工作,實行全天候保潔、垃圾日清,著力提高垃圾治理效果。

江口县“垃圾兑换银行”扮靓美丽乡村

整合各種途徑加強鄉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利弊宣傳,提高農民對環境衛生與健康知識的知曉率。通過創衛比武活動、發佈衛生紅黑榜單、建立村規民約等正面激勵、反面懲罰、動態監管機制補齊了鄉村缺失的約束和引導機制。實行責任包乾制,村委會(社區)和農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狀,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同時採取幹部包組、黨員包戶,黨員幹部負責巡查、督促各家各戶落實好環境衛生清潔。自“垃圾兌換銀行”啟動後,村民綠色環保意識開始由“被動接受”變“自願行動”,垃圾整治工作實現了從“上門服務”到“坐等收購”的轉變。

截至目前,完成太平鎮8個村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拆除36個垃圾堆放點和簡易池。太平鎮累計開展評選活動2次,共授予模範村民組、整潔之家和環保衛士獎牌分別達6、26、34個,環境不友好群眾23人,獎勵資金達1.2萬元、罰款金額3000元。

村民陋習改了,鄉村美了,村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習慣正如一縷清風吹拂著江口大地。(周果 甘文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