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關於開學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又到開學季!這兩天,細心的粉絲可能關注到坐落在貴安花溪大學城的《貴安新區報》,每天都有關於新生入學的相關新聞報道。9月6日,在《貴安新區報》頭版,一張配有萌娃大圖的消息吸睛了。

「開學季」關於開學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仔細閱讀,原來,是貴州師範大學貴安附屬小學330名新生“開筆啟智”,舉行了隆重的開筆禮。

「開學季」關於開學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正衣冠,拜師禮,硃砂啟智……原來,參照傳統儀式舉行的開筆禮,這麼講究。那麼,古代的開學禮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儀式呢?現在請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雖然是傳統農業大國,但對教育那也是相當重視。所以,萌娃入學的儀式,也就是開學禮,也相當受重視。

「開學季」關於開學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在古代,開學禮與成人禮、婚禮、葬禮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為人生一大事。因為入學堂的萌娃,一般在四至七歲,屬於開蒙啟智期,因此,開筆禮又被稱之為開書、破學或破蒙。

根據《禮記》和《弟子規》而流傳下來的開學儀式,通常包括四大項內容。

請記住,是正衣冠、行拜師禮、淨手淨心、開筆禮哦!

正衣冠

據《禮記》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開學季」關於開學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古人云:“先正衣冠,後明事理。”在古人看來,讓學生注重自己的儀容整潔,才能夠學習獲取新知,明白事理。因此,“正衣冠”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課。

所以,當萌娃入學時,都要一一站立,等待先生依次幫學生整理好衣冠。然後,“衣冠整齊”地排著隊到學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後,才能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學堂。

行拜師禮

尊師重教,自古有之,現在國家和社會也在大力提倡了。在古代,入學祭拜先師,這可是一個重要環節。

「開學季」關於開學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你看《紅樓夢》裡,桀驁不馴的寶二爺,在入學時,也要有模有樣地向先生鞠躬行禮,拜師。

在古代,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然後是拜先生,三叩首。

《禮記·學記》記載,“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所以,這個拜師禮也是很隆重的一環。

拜完先生,學生還要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表示敬重。

所謂六禮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分別是:

「開學季」關於開學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

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紅豆:寓意紅運高照;

紅棗:寓意早早高中;

桂圓:寓意功德圓滿;

乾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至於“束脩”,據《禮記·少儀》記載:“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鄭玄注:“束脩,十脡脯也。”

總之,這也是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論語·述而》就有記載。其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唐代書院中仍採用束脩之禮,並由國家明確規定,不過禮物的輕重,隨學院的性質而有差別。

淨手淨心

行過拜師禮後,學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淨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乾。

洗手的寓意,在於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開筆禮

這是開學禮的最後一道程序,包括硃砂開智、擊鼓明智、描紅開筆等。

「開學季」關於開學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硃砂開智”就是先生手持蘸有硃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紅痣。

因為“痣”與“智”諧音,寓意著孩子從此開啟智慧,目明心亮,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擊鼓明智”來源於《學記》:“入學鼓篋(qiè),孫其業也”,意在通過擊鼓聲警示,引起學生對讀書的重視。

“描紅開筆”就是學生在先生的指導下,學寫人生的第一個字,這個字往往筆畫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含義。

「開學季」關於開學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入學禮”完成後,才代表著學生已經正式拜在先生門下,開始踏上“路漫漫其修遠”的求學之路。

看到此,是不是覺得古代學生的入學儀式,遠比我們今天的開學典禮要講究多了?

總之,無論現在簡易的開學禮,還是古代的複雜開學禮,但都代表著一種歷史厚重感和儀式感,目的是教導每個學生都要去尊重知識、尊敬師長,這也是每個學子都應該知道的開學第一課!


圖 全媒體記者 謝佳傑

校對 蔡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