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优秀教师帮助“后进生”成长为三甲医院的优秀医生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总工会给全省1179名教师授予“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副院长章喜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曾经的“后进生”在他帮助下,成长为三甲医院的优秀医生,还一路读取了医学博士。

善用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你想去医院当医生呢,还是想留在校本部当老师?”1990年大学毕业时,年级办主任这样问章喜明。这次,章喜明决定听从内心,留校当老师。1985年高考时,他听从父母建议,报考了医学。经过大学学习,章喜明明白,自己还是更爱站上讲台的感觉,毕竟这是从小的梦想。

爱一行,自然有了干好一行的动力。生化实验课是章喜明上得最多的课程。每次课前他都会精心准备,为给学生讲解示范清楚,他会将一些实验的关键环节先做一遍。

在求学时,章喜明就留意到,有的同学不愿意动手“做实验”,而是在一旁“看实验”。为此,他当老师后,特意把同学们分成2人一组,让同学们分工配合,交替做实验,杜绝了“看实验”的现象,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这位优秀教师帮助“后进生”成长为三甲医院的优秀医生

常规的学习都是老师来主讲,但多年来,章喜明都善于用创新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有时候,他会选择在课前精心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提前学习,上课时先由学生主讲,他再进行精讲。

今年,章喜明的教龄已经满了28年,他也从一位普通老师,成长为了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的副院长。这么多年过去,章喜明一直喜欢的事情,依然是琢磨怎么上好课,怎么教好学生。

他用真实案例来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

在医学院校当老师,肩负着培养未来医生的责任,章喜明深感责任重大。在教学中,他尤其注重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他特意搜集一些漏诊、误诊的真实案例,告诫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具备高尚的医德,专心、用心、有爱心和责任心。

章喜明说,自己教书育人的态度和方法,深受他的恩师们影响。“80年代,我们上学时,老师们都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教学,”章喜明说,“当年钟南山院士也教过我们,他的课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会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在课堂中,特别善于启迪同学们。”

章喜明还讲起了一件小事。大约20年前,在一堂生化理论课上,他正讲着糖酵解代谢过程,忽然发现时任广州医学院院长钟南山坐在课室后面听讲。“大约有30秒钟我陷入了紧张和拘谨,但后来想自己也认真准备过,就继续专心上课了。”课后,钟南山和章喜明一起交流讲授糖代谢过程的方法,说要讲好这一课不容易,并对他的课予以了肯定。

这位优秀教师帮助“后进生”成长为三甲医院的优秀医生

“后进生”在他帮助下成长为优秀医生

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理解,章喜明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刚当老师时,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与学生一起探究,当看到学生们恍然大悟时,章喜明会由衷升起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但随着阅历的增长,章喜明渐渐发现,除了教书外,做好育人工作更加重要。

章喜明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实验课上,这个大二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测试成绩却很不理想,这个反常的现象引起了章喜明的注意。他课后找周边的同学和这个学生本人进行了了解。原来该同学不喜欢学医,但父母硬要他报考医学,他因而自暴自弃。

掌握情况后,章喜明多次和这位同学推心置腹交谈。“我跟他说,既来之,先安之,如果不喜欢当医生,也应该好好学习,说不定还可以当科学家。同时,我也告诉他医学的重要性,从大的方面说,医生能救死扶伤,从小的方面讲,医生还可以给家人看病。”

在开解这位同学的同时,章喜明还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实验操作能力强等优点,并有意识地让他参与一些预实验。

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开导后,这位同学爆发出了强烈的学习冲劲,一个学期后,他的成绩就排到了中上水平。学期课程结束后,虽然章喜明没有再给这位同学上课,但这位同学还时常来和章老师沟通交流。大学毕业后,这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工作,后来又在中山医读了博士,职业发展也非常顺利。看到昔日的“后进生”取得成就,章喜明深感欣慰。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林霞虹 通讯员 陈苹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楚丽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