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人文灵境

漫步在铺着青石板或鹅卵石的小径,追随历史的脚步,寻求岁月的足音,思想如自由飞翔的鸟儿。停步于温馨宁静的村庄,细细打量,这是一划的殿宇廊庑,气势雄壮,看将下去,在宫苑的瓦上,更有几缕香烟,在空中飞扬缭绕,虽然是很细,但却也很浓。

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太史第

太史第位于中房镇镇政府前,空埕上有一座挑檐石门楼,楼旁立着一对气派不凡、直插云霄的旗杆夹,一对有基座,上头插着水泥旗杆,另一对空空如也,倚在基座旁,在旗杆石的夹石上分别刻着“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科,钦赐副举人尚志立”、“光绪丙戌科(光绪十二年,1886年)孟冬吉旦,钦赐翰林院陈尚志立”的字样,立杆者都是陈尚志,一次是中举时,一次是中进士时。

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陈尚志的故居名叫“太史第”。太史指的是明朝时的翰林,因翰林院掌国史,修实录,兼作起居注,故称“太史第”。

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位次编修,从七品,常以三甲进士出身的庶吉士留馆者担任,陈尚志钦赐翰林院检讨,虽未实授,其新居仍称“太史第”。

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故居现仅余一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房墙上写着“太史第”三个大字的横匾,白底黑字,分外醒目。

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走进屋内,是一个40平方米的天井,两边是厢房,由天井走上三级台阶就是大厅,大厅进深七柱,面阔三间,抬梁式木构架,正中悬挂着陈尚志立的“光绪丙戌科钦赐翰林院检讨”牌匾一块。

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柱上有一副对联:“蚁酒绿倾觞齐祝遐龄登百岁,龙涎香喷鼎更期长寿享千秋”,遐龄是高寿之意,从“遐龄登百岁”可以看出陈尚志年龄当在九十以上,看着此匾此联,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风烛残年的踽踽老儒,穷毕生精力,在接近百岁高龄之际,终获太史荣,那份执着不能不令人感佩。

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河洋的遐想----罗源好河洋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