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的渊源——中国完人

辩证唯物主义的渊源——中国完人

对自然界的万万物的唯物的看法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不是精神。它认为万事万物是从最简单的物质演化而来的。

历史上西方最简单的有水论、火论、土论,认为水生万物,火生万物,土生万物,以后又有地、水、火、风“四大”理论,认为“四大”生万物。

中国古代有道论、元气论、阴阳论生万物。这些理论都是怎么产生的的?很少有人追究这个问题。像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学说,他把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基本物质称为原子,他讲的原子相当于中国的惠施讲的“大一”和“小一”的问题,和现在讲的的原子不一样。

欧洲也讲原子,也讲“大一”和“小一”的问题。西方的原子说对不对呢?它有好多合理的地方,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认识的深度不同。现在所说的原子比以前所说的那个原子小,这说明原来所说的那个原子还能再分,所以“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物质为原子”这种说法仍然是对的。

西方讲原子论,中国讲元气论。太极之气、元气、混元气都是“气”。原子是独立的个体,而元气是连续的整体,和场相似。所以西方的原子说立论于个体,中国的元气说立论于整体。这也是东西方正确的科学文化在原始阶段的不同之处。以上都是早期的朴素唯物主义,对世界到底是什么还搞不清楚。古人那时没有现代科学的基础,认识世界主要靠思考。现在看来这个思考还不是简单的思考,有好多的正确的思考恐怕和古人的超常智能有关系。超常智能能认识当代人还没认识的东西,但是它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当代人的认识基础之上。古人通过他的超常认识和天才的思辨,得出了一系列近乎(接近)正确的答案。但是它对于事物的细致部分和事物彼此之间的准确关系表述得不够。这里有必要指出一点,中国古典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西方的朴素唯物主义不同,它的很多观点和理论至今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比如说中国的经络学说、气化论学说、精气神三位一体学说,到现在还有一定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渊源——中国完人

建立在中国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阴阳学说则近似于辩论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主义再往前发展,人们认识事物越来越深刻、细致,开始建立一些科学学科。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人们根据培根建立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开始局部地看问题。那时已开始制造机械,人们就根据机器彼此间互相作用的一整套科学道理,建立起机械唯物主义,这样就把原始的朴素唯物主义整体的观念给打破了。机械唯物主义局部地、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它看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看数量的多少和位置的移动,看问题具有机械性。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事物在某些方面比较深入、细致、准确,但是它忽略了事物的整体联系。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批判和反对的唯物主义实际上都是机械唯物主义。在我国科学界机械唯物主义观点还很多,在医学领域里边机械唯物主义就更多,他光看到一个细胞、一个组织、一个内脏,而忽略了整体生命活动。所以机械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看法有它进步的地方,也有它的缺点。

它用经典力学来解释一切,说人就是机器,大自然的运动变化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钟的运转。

辩证唯物主义的渊源——中国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