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戰鬥機可以實現彈射起飛麼?滑躍起飛的航母可以改裝成彈射模式麼?

航空視界


殲-15戰鬥機彈射起飛其實早已經被確認,這其中僅在電磁彈射器上進行的試驗按軍事專家尹卓老師在央視節目中說法,就已達到成百上千次,且該節目的播出時間還是在2017年的11月。時至今日,恐怕彈射版殲-15的相關試驗也早已進入新的階段。

此外,在網絡上早先也曾曝光過彈射版殲-15的相關照片,如從上面這張圖中右下角就明確展示了殲-15在進行彈射試驗,其前輪處的牽引杆就是最明顯的標誌。

至於滑躍起飛的航母是否可改裝成彈射模式?這則主要看其的設計初衷,如上圖中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我國的遼寧號及首艘國產航母,由於在設計時就完全是按滑躍起飛的方式進行,因此,向彈射器進行改裝的可能性是幾乎為零的。這其中除需對甲板進行全新設計外,艦艇內部的結構也要進行重新調整,這種工程也是完全不具有實踐性的。

不過,若是艦艇在設計時就將彈射器考慮在內,那麼這種改裝也就可以實現。如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有資料顯示,該型航母就計劃在中期大修時引入彈射器,且其採用的綜合電力系統亦為電磁彈射器的安裝提供了一定基礎。

另外,若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這一計劃如期進行,那麼當前其配屬的F-35B型艦載機,屆時也將被全面進行替換,且由於安裝彈射器,固定翼預警機亦能被上艦使用。因此,排水量達到65000噸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其綜合作戰能力也將出現全新變化。


朱世巍


彈射起飛和滑躍起飛對艦載戰鬥機的機體結構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殲15戰鬥機分為滑躍型和彈射型兩種型號。最早出現的是殲15滑躍型,氣動外形與蘇33基本相似,主要特徵是使用俄製AL31F海軍版發動機(推力有所增加,具備更好的防潮防鹽蝕性能),採用三面翼佈局,雷達航電系統基本沿用殲11B的相關子系統。

殲15滑躍型正在起飛

殲15滑躍型是為了滿足遼寧號航母實驗訓練的需求,保障海軍艦載機部隊快速形成成建制作戰能力,因此設計相對保守,儘可能使用成熟的技術和設備,總體性能達到第四代改進型戰鬥機的水平。隨著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迅速發展,建造新型的電磁彈射航母已經進入穩步推進的狀態,由此殲15彈射型也應運而生。



殲15彈射型擁有加強的起落架

相比殲15滑躍型,殲15彈射型的外觀變化主要有三點:一是為了適應彈射器的強大瞬間衝擊力量,起落架明顯得到了加強,變得又粗又壯,被戲稱為“大象腿”。二是前起落架增加了彈射拉桿。第三點最令廣大軍迷感到振奮,那就是換裝了國產的海太行發動機,替換了原有的俄製發動機,實現了艦載戰鬥機的全國產化。


與殲15彈射型搭配的電子彈射系統

除此之外殲15彈射型的作戰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配備了具備五代機標準的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和開放式綜合航電系統,屬於四代半戰鬥機的範疇。同時還研製了雙座的電子戰型號,類似於美國海軍的EA18G電子大黃蜂,作為空中作戰的力量倍增器,使中國海軍的艦載機體系更加完備。

殲15彈射型還發展出了電子戰型號

第二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在理論上滑躍型航母當然可以加裝彈射器,最現成的例子就是蘇聯的第一款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號,採用的是滑躍式前甲板+兩部蒸汽彈射器的設計方案,也就是所謂的“滑彈結合”。蘇聯之所以會搞出這種特殊的佈局,主要是蒸汽彈射器的技術還不夠成熟,無法充分保證艦載機能夠隨時起飛,所以來了一個“雙保險”。



蘇聯的烏里揚諾夫號核動力航母採用滑彈結合的方式

不過這樣的設計存在很大的弊端,由於滑躍式前甲板佔用了寶貴的空間,使得兩部蒸汽彈射器不得不緊湊地佈置在一起,無法同時投入使用,極大地降低了使用效率,僅僅只是一種過渡時期的應急選擇,蘇聯的最終目標也是發展直通甲板的全彈射型航母。


刻雨無痕


我國現在主役艦載戰鬥機為j15,這是一種由蘇聯研發的蘇27重型戰鬥機改裝而成的,蘇27的另一改型為蘇33k也是艦載戰鬥機。裝備俄羅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號中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但是兩者戰鬥力旗鼓相當。但是中國這時候爆出要建造002型航空母艦的計劃,002型航空母艦將使用彈射器作為艦載機的起飛方式。但是,殲15能不能彈射起飛呢?可以的。

彈射起飛的戰鬥機要求機體強度要達到要求,因為彈射起飛和滑躍起飛都有很大的加速度,最高為5g的加速度,而且這個加速度是經常的,不是那種空戰機動帶來的過載機動,只是一瞬間的,而是很長時間的。這就是為什麼艦載軍機飛行員服役時間比陸基戰鬥機飛行員短得多。

但是有沒有必要在滑躍起飛的航空母艦是裝備彈射器呢?其實沒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在滑躍甲板上裝備彈射器會導致加速度太大照常飛行員傷害。現在5g的加速度飛行員就會出現起飛黑視。10g的加速度可能導致飛行員出師未捷身先死。所以在滑躍甲板上裝備彈射器是沒有必要且是對飛行員有傷害的。

但是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殲15的上艦問題,因為新一代國產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的體型是完全可以上艦的。而且殲20為了滿足超音速巡航機體強度大大增加。而且002型航母出來抗荷服也是日新月異的,到時候更大的加速度飛行員也有可能承受住,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思遠軍事


算在建中的,目前中國一共有兩艘航母,即已經服役的遼寧號和即將服役的001A,這兩艘航母都是滑躍起飛航母。彈射起飛航母可以賦予艦載機更大的載荷量,作戰能力比滑躍起飛航母強了不少,那能不能把兩艘現有的航母改裝成彈射起飛呢?先說艦載機。殲15是中國自研的滑躍起飛飛機,現在的它還不能直接彈射起飛,因為它沒有進行相應的改進。

即使同為艦載機,滑躍起飛飛機和彈射起飛飛機之間也有不同之處。彈射起飛飛機的速度來自於飛機發動機和彈射器兩者,受到彈射器的拉力,這就需要飛機前起落架進行加固以承受拉力。滑躍起飛飛機純粹依靠自己的發動機推力得到速度,因此前起落架沒有進行加固,不能承受彈射器的拉力。但這不是大問題,只需要改進飛機的前起落架就行了。

但把滑躍起飛航母改造成彈射起飛航母就沒這麼簡單了。彈射器的重量很大,改裝彈射器很可能會影響航母的重心,影響航母的航行性能。而且蒸汽彈射器需要龐大的蒸汽儲存和管路系統,電磁彈射器也需要複雜的電路設備,這些東西不一定可以安裝進塞的滿滿當當的航母裡。所以與其拿著彈射器考慮怎麼塞進航母裡,不如從頭造一艘用彈射器的航母好了。


兵器次元


殲-15是我國目前唯一的艦載固定翼戰鬥機,與蘇-33系出同源,也是目前唯一在役的重型艦載戰鬥機,目前服役在遼寧艦上。

由於遼寧艦原始設計佈局是按照滑躍起飛+攔阻降落,殲-15目前只能是滑躍起飛,在役的殲-15是無法進行彈射起飛的。

但是目前根據網上透露的消息顯示,彈射版殲-15已經在配合新型彈射器在進行彈射試飛,而且很有可能就是電磁彈射。

無論是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都會使殲-15的大航程、大載彈量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防空作戰時,半徑可以到達1000公里,可以滿載起飛。這些優點在使用滑躍起飛使,殲-15都被大大縮減了。

至於滑躍起飛的航母,目前有中國的遼寧艦、002,俄羅斯的庫艦,印度的超日王號,英國的伊麗莎白號,這些都是使用滑躍起飛,但是都不能改裝成彈射起飛,因為這些航母在原始設計時就沒有用彈射,要改裝的話,改動量太大,還要對動力系統進行改裝,風險太高。

由於彈射原理,目前無論是電磁還是蒸汽彈射,其彈射路徑都是直線,彎曲線路會造成功率損失。

而有一艘航母有點特殊,那就是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命運多舛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在蘇聯解體前完成30%,後來在美國人的伎倆下被拆解。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是採用滑躍起飛+彈射起飛的方式,兩部彈射器放置在斜角甲板出,與滑躍起飛甲板錯開。


巴爾幹尖刀


殲-15彈射版已經在試飛,滑躍起飛航母可以改裝,最好航母艦艏預留足夠的空間

彈射型殲-15早在2016年就曝光過,相比較滑躍起飛艦載機,彈射起飛的艦載機前起落架要粗壯的多,並帶有牽引杆。因為彈射起飛時,彈射器是牽引前起落架,拖拽著艦載機起飛。彈射型殲-15的原型機之前早就曝光過。彈射型殲-15的前起落架,前伸的彈射器牽引杆非常顯眼

對比下滑躍起飛的殲-15,前起落架明顯要“細瘦”很多,也沒有牽引杆。陣風M艦載機準備彈射起飛,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前起落架上的牽引杆已放下並勾住彈射器,不是彈射起飛的艦載機根本沒必要去設置這個彈射器牽引杆。

至於滑躍起飛航母能否改裝彈射起飛,只要錢給夠,完全不成問題,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作為一款排水量高達6.5萬噸的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卻採用輕型航母一樣的,滑躍起飛,垂直降落的方式,的確讓人大跌眼鏡,但這實際上是為了向金錢低頭而採取的不得已措施。作為英法最初合作航母計劃,伊麗莎白女王級最初計劃是採用常規起降的方式(彈射器起飛,阻攔索降落),艦載機計劃使用颱風艦載型。但是在實際建造中,遇到非常嚴重的預算超支問題,如果繼續,整個項目建造開支將超支100%。被削海軍狂魔工黨虐出“英國皇家海軍縱橫大洋四百多年,未逢敵手,最後亡於英國工黨”的英國皇家海軍,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依然採取滑躍起飛,垂直降落的方式,建造時不用去搞彈射器,阻攔索等開支,也不需要買E-2預警機等,並且使用時也可以節省不少維護費用,就採取這樣的建造方式。

但是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完全保留了方便日後改裝成常規起降型航母的能力,採用模塊化設計,預留了彈射器和阻攔索的空間,計劃在大約20年後的中期維護中通過更改相對應模塊,轉變成常規起降航母。

至於要是沒有預留設計怎麼辦?跟你說,只要錢給夠,這些都不是事,拆掉滑躍艦首,拆除艦首下方甲板空間安裝彈射器,都不成問題。典型的例子是二戰時候的中途島級航母,其服役的時候,連蒸汽彈射器都還沒有發明出來。1945年中途島號航母剛服役的樣子

中途島號退役後的樣子,斜角甲板,阻攔索,彈射器一應俱全。


五嶽掩赤城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殲15肯定有彈射版本,而且可能已經完成了大量的測試。

上面兩張圖是原版殲15和彈射版殲15,明顯能看出前起落架有所區別。一個是前起落架收放動作筒加粗,還有一個就是加了一個彈射拉桿。這就表明新的殲15已經具備了彈射能力,前起落架的這些改進同樣出現在美國海軍艦載機上,比如上圖小框裡的和下圖。

第二個問題滑躍改彈射,其實彈射器可以改在斜角甲板位置,比如之前蘇聯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空母艦就是採用滑躍+斜角彈射的方式佈局。斜角甲板上佈置2臺蒸汽彈射器,直通方向滑躍甲板保留。這樣不用動滑躍甲板也可以實現彈射功能,改造難度也相對小。

再一種就是乾脆連滑躍起飛甲板直接拆除剷平改造成平甲板加裝彈射器,但是這種成本和工作量太大了,艦體配平要重新計算、內部已有艙室要重新規劃等等,等設計改造完了都可以造一艘新的了,從性價比方面也不划算,

所以這種方式不太可能採用,不過你非要改也能實現。

再就是如果是電磁彈射,有消息說電磁彈射軌道可以不用必須水平放置,能與滑躍甲板配合形成曲面彈射,如果這樣的話那就可以把滑躍甲板和彈射器相結合。


雛菊西瓜Peterpan


殲15彈射起飛早己試驗成功,只待航母造成下海!困擾中國武庫的許多問題還是高精尖的科技項目!我國工業底子薄,雖然不惜一切代價追迀,可沒有健全的社會工業基礎,一切的努力還是倍感乏力!事實證明民間的創造力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國家大力開放和支持民間企業的創造能力才是根本!


路上LS588



殲15已經有了彈射版本,而且已經在陸地模擬彈射場地進行了彈射試飛,而且取得了成功,值得國人慶賀的是,彈射起飛採用的是電磁彈射器,這項技術目前只有美國擁有,而本次網絡上出現的圖片,足以證明中國目前也已經掌握了這項頂尖技術。

今年年初,疑似官媒曝光了幾張圖片,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兩架殲15分別採用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進行陸基平臺實驗,圖片中的電磁彈射軌道一側的戰機領先於蒸汽彈射一側,這說明電磁彈射技術更加的先進。



目前遼寧號航母和剛剛下水進行試驗驗證的國產第一艘航母都採用的是滑躍起飛的模式,這也是發展航母所必須經歷的一步,從目前網絡以及官媒的消息來看,下一代航母或者說下一艘國產航母必定採取電磁彈射技術。


由於電磁彈射技術需要巨大的能量,普通動力的航母是無法為其提供這些足以將數十噸戰機彈飛的爆發能量和持續能量,未來採用核反應堆的下一代航空母艦不止是為航母提供強大的持續動力,更會擔負起為電磁彈射器提供巨大能量的重任。

我們拭目以待!


冰雹藍天


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能不能彈射起飛?

彈射起飛是未來我軍艦載戰鬥機起飛方式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我國在電磁彈射器方面的研究也不是這幾年剛剛才開始的小白,早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有相關的研究!因此關於艦載機彈射起飛方面的技術準備肯定不會少,明確地說目前殲-15戰鬥機其實已經具備了彈射起飛的能力!
去年的時候山姆大叔家的報社曝光過這件事情。當然了,彈射版本的殲-15艦載戰鬥機顯然已經有過一定改動了,因為舊版本的殲-15艦載機的起落架是個致命弱點,要知道利用彈射起飛這種方式的話,彈射器牽引杆會在起飛時對戰機的起落架有一個巨大的拉力,而眾所周知,現有的殲-15的前起落架非常纖細,這種結構是無法承受彈射器產生的作用力的,所以起落架上肯定已經有過改動了!還有一個就是機身的結構,戰鬥機這種高精尖作戰兵器,改動起來非常麻煩,不是說光光改個起落架就了事的,機身強度和佈局上肯定也有改動!但如今看來似乎改裝還是比較成功的,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在使用電磁彈射的國產航母上見到彈射版“飛鯊”的身影!



老版本的殲-15的前起落架就比較纖細,這就不適合彈射起

參照美國的塑料大蟲子F/A-18戰機就是如此,它的起落架非常粗壯

然後是第二個問題:

滑躍起飛的航母可不可以改裝成彈射起飛?

很遺憾,對於這一點,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將滑躍式航母改裝成彈射起飛的話,包括艦島,甲板,動力系統,船體結構方面都要改,那和造一艘新航母也沒什麼區別了!而且彈射起飛的航母和滑躍式有很大不同,彈射起飛的話,需要在航母甲板上專門準備一款區域作為臨界起飛區域這個區域不能幹其他的事情,而滑躍式就沒有這個需求,相對來說空間比較大,不過話雖這麼說,您可別覺得滑躍起飛比較簡潔所以比彈射起飛好,事實上彈射起飛雖然麻煩,但它卻能起飛大型艦載機,像艦載預警機什麼的,大大提高了航母的作戰效率!
不知道新一代的國產航母會長什麼樣呢


聽說國產的003型航母就將使用新型的電磁彈射技術,而且也已經在準備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新一代國產航母到來的那一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