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江蘇GDP會超過廣東嗎?

大哥你好穩


從目前看,廣東的優勢還有,但並不明顯。假以時日,我認為江蘇GDP有很大希望超過廣東。

首先,從發展看,兩省都有不錯的城市群,但總體看,江蘇各地區是齊頭並進,而廣東則有些“高矮不齊”。

不可否認,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等廣東城市群經濟發達。但是,廣東有部分地區仍然有些落後。並且,部分縣域經濟不強。

而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城市群也不遑多讓,並且江蘇沒有明顯的短板。並且,廣東的縣域經濟是很強的。

其次,江蘇有交通優勢。

二者都沿海,之前廣東毗鄰港澳,有沿海優勢,但如今已經越來越不明顯。

同時,廣東地區山丘多,交通不如江蘇方便。而江蘇在這一點要略勝於廣東。

第三,廣東的政策優勢越來越不明顯,二者未來將處於同一起跑線。

第四,高等教育上,廣東不如江蘇。

未來,是人才的較量。985和211大學數量上,江蘇比廣東強許多。

所以,在綜合實力上,江蘇是不遜於甚至要略強於廣東的。而GDP方面,假以時日,我則認為江蘇GDP有很大希望超過廣東。


靜觀財經



江蘇與廣東的GDP比差距並不明顯,那麼要超越廣東也不是件易事。比gdP最終的結果就是比企業質量,拿世界500強比就知誰優誰劣了!廣東的上榜公司數量(12家)。省域範圍最多,產業覆蓋面最廣,高技術領域有互聯網(騰訊)和通訊設備(華為),製造業有汽車(廣汽)、家電(美的)和金屬材料(正威),服務業有貿易(雪松)、銀行(招商)、保險(平安)和房地產(萬科、恆大、碧桂園)。在淨資產收益率榜上,中國公司排位靠前的是騰訊、碧桂園、華為和美的,無一例外都是廣東公司。浙江的上榜企業數量不多(3家),但汽車(吉利)、互聯網(阿里巴巴)和貿易(物產中大)的產業分佈頗具發展潛力,充分體現了區域發展特點。相比之下,江蘇3家上榜公司(太平洋建設總部已遷往新疆)分別為鋼鐵(沙鋼)、紡織(恆力)和零售(蘇寧),都屬於傳統產業。江蘇雖然打造了南京軟件、蘇州納米、無錫物聯網、常州碳材料、泰州生物醫藥等多個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但未能培育出國際一流的高技術企業(從大企業的質量上說,江蘇顯然落後廣東很多。其競爭力與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及廣東)。

國際一流企業具備規模優勢,是區域自主創新(基礎研究投入)和參與全球治理的企業(行業標準制定)。江蘇想要超車並不容易,主要是有實力的大企業太少。因此個人認為:江蘇能追趕廣東已實屬不易了,這個差距不是一年兩年能彌補的。也不是靠房地產以及修橋補路欠債來彌補的,應該靠實力說話的。可以如此說,江蘇要實現彎道超車,就得培養自己的大企業。只有企業質量上的提高,gdP才有可能趕超廣東。廣東的軟肋在於地區發展不均衡,除珠三角外其它地區經濟發展十分平庸。假若粵東西有兩三座城市如東莞,那麼與江蘇的距離還會拉得更遠的。說白了,廣東經濟也就是廣深莞佛撐起的,這四座城市gdP之和近七萬億(單單廣深便有五萬億,哪怕江蘇有四座過萬億城市也僅僅與之相提並論罷了)。地區經濟發展不均,也是廣東美中不足的一件事。論均衡發展,江蘇完勝廣東。廣東只是局部太優秀,而落後地區(城市)太多。廣東與江蘇代表了中國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發展上看各有所長罷了!因此江蘇缺少明星企業,而廣東缺少整體效應。實事求是的講,江蘇要趕超廣東還任重道遠(廣東經濟轉型上比江蘇要更早,產業化日趨合理。從之前的依靠外資到如今的自主研發。廣東顯然優於江蘇的)。


嚁月


我是江蘇南京人,不覺得江蘇能超過廣東,原因有幾點:一、廣東有國家給予其的經濟扶持政策:1、三個經濟特區;2、一個計劃單列市;3、深交所。而江蘇只靠自己努力發展,這種國家政策待遇江蘇比不上廣東;二、廣東面積比江蘇大近一倍,人口也比江蘇多三千萬人,城市數量比江蘇多8個,發展潛力自然比江蘇大;三、廣東發展轉型完成了,發展速度得到進一步提升,而江蘇還沒有轉型完;四、廣東得到國外投資遠比江蘇高得多,比如華僑投資,廣東經濟能量將進一步釋放;五、廣東地理比江蘇要優越,廣東出口到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歐洲的距離比江蘇到這些地區短,就意味著廣東的經濟成本相對比江蘇低。江蘇只有到朝鮮半島、美國、日本的距離才比廣東短些。所以以上述方面來看,江蘇想超過廣東有難度。


光之興


不能。理由如下:

第一,廣東地理位置比江蘇更優越。中國進出口商品、能源、礦產大部分都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而廣東比江蘇快五天路程。有礦車上的國家之稱的澳大利亞也是離廣東最近。再說了,江蘇海邊都是灘塗地,沒有優良深水港也沒有漂亮沙灘,在海洋時代的今天是一大缺點。

第二,廣東人口比江蘇更年輕。從表上可以看到江蘇老齡化率全國前三,而廣東卻是倒數,而且廣東幾千萬外來人口老了可能會選擇回老家養老,這還會降低廣東的老齡化率。哪個省老齡化率越小哪個省未來就更有競爭力,誰的潛力更大一目瞭然。

第三,廣東比江蘇更宜居。廣東空氣質量全國前列,廣東有山有水有海有沙灘,相比之下江蘇沒山沒沙灘森林覆蓋率也是可憐的個位數。冬天南方取暖基本靠抖說的就是江蘇這樣的省份,廣東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最後,那些蘇吹喜歡用人均來說事,我放一張圖不說話

結論,現在廣東從08年開始結構轉型已經取得成效,江蘇跟廣東的差距越來越大,最近幾年江蘇超不過廣東,那麼以後超過可能性基本沒有。


海闊天空23383349


江蘇超廣東只是時間問題!原因有一。江蘇地理位置比廣東更好,滬通大橋通車蘇北會迎來爆發,千年世界最發達地區,人文歷史環境也不是暴發戶可比的!!第二,廣東基本是靠國家政策發展起來的,兩個經濟特區!而國家不會永遠給免稅!而江蘇連計劃單列市都沒有,完全自力更生,還有皖京吸血!第三,廣東治安環境比江蘇差幾條街,房價是江蘇同類兩到三倍,不傻就別去廣東,留不下的,老了還得回鄉下!第四,廣東已經沒有發展空間了,後面都是山區!江蘇背靠蘇北,廣大的平原,空間巨大!最後,廣東從沒超越江蘇,二十六市對十三市,面積人遠超江蘇,人均比江蘇差一大截😎





非IPHONE在線


我認為江蘇GDP應該會很快超過廣東,因為江蘇是我國人類發展指數最高和綜合實力第一的的省份,還有人均GDP也是全國第一!當然相比廣東,江蘇的主要問題是沒一個核心城市守住整個省的資金和人才,缺一線;在新經濟時代也沒抓住,這點不如浙江的杭州。 但廣東其實更不行,廣東的廣州其實比以前差很遠了,也是沒抓住新經濟時代的發展;兩翼和山區被珠三角虹吸,年輕人都跑珠三角,這是個問題,而且短期內改變不了;廣東這幾年氣勢如虹的深圳,其實也有問題,高級別大學缺失導致沒有本地培養的人才,房價高企和內地中心城市成都、杭州、南京、武漢等的崛起,導致吸引外地年輕高校畢業生沒吸引力。新經濟時代,面臨北京那種滿大街985畢業的年輕人的城市的競爭,深圳還有多少招架之力?值得懷疑!所以五年之內超越廣東很正常!


練習275


幾乎是不可能了,起碼近三十年不可能!

1. 08~17年是江蘇超越廣東的最好機會,但它只是靠近了,從17年開始,廣東算是走出了陣痛期,而江蘇才開始。

2.很多人會說廣東只靠珠三角,其實不能這麼說,珠三角地區需要非珠地區大量的人力資源才能有這樣的發展成績,所以說這其實就已經是整個廣東的力量了。

3.珠三角的經濟佔廣東很大比重,可以說是地區上的貧富差距大,但其實具體到非珠地區人民的身上情況會好很多,畢竟在外務工,很少回家,非珠人民對家鄉的經濟貢獻自然就會小一點,不能說他們還是像以前那麼窮,只不過他們的錢大多在珠三角花了。

4.一個高度繁榮的珠三角,足以讓廣東穩坐第一寶座三十年了,近年來廣東很重視珠三角和粵西東北的交通(粵西16年左右才有了第二條高速,18年才有第一條高鐵),交通搞好了,無異是打通了廣東的任督二脈,到那時,粵東西北的發展會等同於另一個珠三角。

5.所以……


哈呵赫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長安的經濟引領了中國多少年?汴梁的經濟又引領了中國多少年?揚州和蘇州又是多少年的風騷?說句更具體的,廣東經濟總量位居各省第一才多少年?

1、廣東的經濟的大發展,源於改革開發政策,源於深圳這樣的創新之城,更源於廣東人埋頭苦幹、奮勇爭先的精神!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大勢。全球貿易一體化,東南亞的巨大的市場,還有香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這些方面的助力不可小視。

2、我們再往北看,無論是路上絲綢之路,還是東北亞複雜的局勢,再或者是中日韓之間的關係,這些其實都是未來決定廣東能否繼續獨領風騷的關鍵因素。

3、從廣東和江蘇的各自內部看,江蘇總量雖然不如廣東,但人均GDP比廣東高不少,蘇南蘇北不平衡,廣東則更不平衡,雙方都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未來雙方恐怕還是有的競爭的。

所以說,如果外部的國際環境沒有太大的變化,江蘇短時間內是很難超越廣東的。


遁逃者


如果社會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江蘇沒有希望超越廣東。拿周邊的環境作比較,上海跟香港比。上海總量雖然超越香港,但實際還敢不上香港一半。香港在全球屬於發達地區,上海只能在中國前列。廣東有兩個一線,兩個新一線。再拿南京跟廣州比,南京遠不急廣州,蘇州更沒法與深圳比較。當然人口也佔了很大的成分,廣東省的流動人口跟本地人口比江蘇多…… 江蘇也很好,城市分佈均勻。


用戶6206461474027


曾經,江蘇是經濟發達的一個代名詞,現在有點走緩的樣子。

主要是目前,經濟發展比以前不好弄了!以前,擺個地攤或許能賺錢,現在就已經很難了。

廣東雖說沒有江蘇顯眼,但其潛力還是有的。深圳,廣州,東莞等,(最近在網上經常看到東莞工廠不景氣的視頻),說明,都遇到了發展困境。

但廣東沒有江蘇的氛圍強大,除非和福建等聯手。

江蘇省的發展還存在一個問題,蘇北和蘇南相差過大。

江蘇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感謝安徽的勞動者支持。

老夫認為,未來,江蘇的GDP,能否比過廣東?有點懸。

江蘇要想持續發展,老夫認為有兩種方案:1,江蘇省會另設丹陽市或常州;2,必須和安徽聯手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