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

在西藏服役25年的明政,2013年以团职干部身份自主择业离开部队。看着成片荒芜的耕地和依旧贫困的父老乡亲,他放弃了在大都市的工作和生活,毅然回到发展落后、条件艰苦的家乡,成为带领父老乡亲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领路人。

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

铁汉柔情心系桑梓

明政的家乡在古蔺县二郎镇文明村。说起明政,乡亲们给他的评价是性格豪爽率直,做事雷厉风行,没有架子,乐于助人。

当亲朋好友听说这位月收入过万,并早早安家于成都的退役军官要回农村老家做点事的时候,都劝他谨慎考虑。但明政却爽朗地笑答:“是的,在大都市生活的确悠闲自在,但家乡的热土养育了我,我现在又有这个能力回报家乡,虽说辛苦点,却也能实现自身价值,我无怨无悔!”

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

明政获得“特别贡献奖”

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

军功章

一向雷厉风行的明政,说干就干。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考察后,他找到了较为适含家乡的脱贫产业:种植甜橙。于是,他组织批精干的筹备小组人员,与长年在外务工的村民进行电话沟通,将其“有偿租用荒地,开荒后种植发展甜橙”的想法一一告知。但是,这个提议却被很多村民拒绝。

对此,明政没有气馁,仍不厌其烦地宣传讲解,每天“煲电话粥”五六个小时。有村民笑看说:“所谓电话打爆了,就是这样。”

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
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

淳甜农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沟通,明政终于做通了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同意与他签订“土地有偿租用含同。”

倾囊创业反哺故乡

2013年的冬天,取名为“淳甜农场”的家庭式农村扶贫项目正式运营,在家的村民也开始尝到了扶贫项目的甜头一一他们每天都能领取到在农场清除杂木荒草的现金酬芳。据不完全统计,仅荒地开垦、果苗栽植一项,当地村民每户均收入1万多元,多的家庭收入近3万元。

获得增收后,大家的干劲更加高涨,全村村民齐上阵,不到20天时间,近500亩撂荒耕地被开垦出来。再经过排水沟渠、树苗栽植坑开挖,仅用了45天时间,几百亩塔罗科血橙、纽荷尔脐橙树苗就齐刷刷地展现在了大家眼前。

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

经过几年的努力,投资100多万元的“淳甜农场”现已初具规模。放眼望去,丰收在望,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今年农场栽种的黄姜可收近10万斤,产值有望达到30余万元。”明政说,再过两年,农场的甜橙就可以上市了,年产量有望达75万公斤至100万公斤,产值预估可达600万元至1000万元。同时,随着农场的不断发展,当地村民在此务工收入也在持续攀升,初步估算每户村民每年可收入2万元至4万元。

明政的引领示范带动效果十分明显,周边村镇陆续组织人员前来参观学习,回去后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发展产业基地,带动了一方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
明政:他乡个人月入过万,比不上故乡群众普遍增收

初审:刘增明

终审:李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