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房車營 貧困山村歷巨變

雨過天晴的蘭州市永登縣,鄉土的清香味撲面而來。21日, 40餘名“人民拍客大V”來到這裡,實地感受扶貧攻堅給鄉親們的生活生產帶來的變化。

在柳樹鎮黑城村開心農莊,進入園子的剎那,大片的薰衣草花田便吸引了眾人的視線。隨後的穿花海、蕩木橋、觀車營、敲鑼鼓,小橋流水搖曳垂柳,陣陣童聲歡快熱鬧,讓人感受到鄉土田園濃濃的現代氣息。

小橋流水房車營 貧困山村歷鉅變

人民拍客穿過薰衣草田

與這片土地血脈相連的,正是那些淳樸善良、渴望幸福的鄉親們。

43歲的趙小琴首先成為拍客大V鏡頭的聚焦者。一開始還靦腆的她,當繫上圍裙,站在房車營後廚的操作檯上,那種自信立刻出現在了臉上。

“我就是黑城村的村民,去年5月開始到開心農莊上班,每月按時能領2400元錢,加上1畝地的流轉田收入和年底的分紅,平均下來每月收入3200元左右。”趙小琴說,以前她家在村上屬於困難戶,雖然丈夫外出打工能給家裡掙回來兩三萬元,但由於老人常年生病加上小孩子的支出費用,到年底根本存不下多少錢,更別指望給家裡添些傢俱家電了,就連給自己買個衣服都是想了又想,最後還是捨不得。

去年到開心農莊上班後,一方面每月能按時領到工資,另一方面離家近,還能照顧上老人和孩子,丈夫外出打工也沒有後顧之憂,去年年底家裡不僅存了錢,還美滋滋地過了個幸福年。

小橋流水房車營 貧困山村歷鉅變

在房車營後廚工作的趙小琴

魏銀山是農莊的“元老”級員工,在2014年農莊始建時就開始上班了。今年60“高齡”的她,精神頭非常好。“現在工作和以前在自家地裡乾的活一模一樣,就是鋤鋤草弄弄苗啥的,一來習慣了田裡的活,二來還能每月掙2000多元,兒子、媳婦和孫子都羨慕我的工作。年底還有分紅拿,別提多開心了。”魏銀山欣慰地說。

由於遊客眾多,很多員工都在服務的崗位上值守。開心農莊負責人王正清介紹,如今農莊共流轉土地2003畝,以讓鄉親們充分參與和收益為重點,經營休閒觀光、房車宿營、蔬果採摘、土雞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多項業務。如今,通過“三變”改革,讓鄉親們參股入股,使村裡53戶建檔立卡戶脫貧,162人脫貧,人均年收入達到10200元,真正起到了田園綜合體發展示範帶動作用。“開心農莊的核心宗旨就是讓鄉親們富裕起來,讓大家都開心。我也是黑城村的孩子,黑城村鄉親們共同富裕,就是我最大的心願。”王正清說。

小橋流水房車營 貧困山村歷鉅變

人民拍客正在開心農莊準備航拍

來自廣州舍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劉純青,被這些已經走在幸福路上、言語樸實的鄉親們感動了。他說,通過開心農莊的實地走訪,真的能感受到甘肅扶貧攻堅給鄉親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幫助。

如果說開心農莊是旅遊扶貧的榜樣,那麼五端村大變樣就是基礎設施扶持的代表。武勝驛鎮五端村,是一個山溝溝裡的村子,以前除了收羊販子常來外,賣貨郎都很少到這裡。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出門基本靠走,叫人基本靠吼,能蓋起磚房的那是村裡的“富人”,自行車就是最好的代步工具。地裡除種小麥外,還種些馬鈴薯、油料作物,年底收益很少。“前些年,村外姑娘根本不願意嫁到五端村來。”村支書王愛龍說道。

小橋流水房車營 貧困山村歷鉅變

五端村村支書王愛龍介紹光伏扶貧村級電站建設情況

如今,走進五端村,平整的村道連接到各家門前,周圍的群山清翠連綿,鄉親們的磚房點綴其間,在淡淡的薄霧中猶如圖畫一般。村民活動廣場平整寬大,籃球場、乒乓球檯、健身器械等一應俱全。一位李姓村民表示,感謝政府的扶貧好政策,現在村裡的路修好了,環境也大大改善了,村裡還裝上了太陽能路燈。現在通過退耕還林和光伏扶貧村級電站,僅這兩項就能給每戶每月補貼1000多元。再加上政府幫扶種植中草藥、發展豬羊雞養殖,大夥一年收入也很可觀。

王愛龍介紹,目前該村結合實際實施了“五個一”工程,將鄉親們的危房改造、庭院硬化、大門維修、土牆翻建、旱廁改造等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改善,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時,還激發鄉親們參與脫貧攻堅的熱情,充分發揮出鄉親們脫貧攻堅的主體作用。

黑城村鄉親們通過吃“鄉旅飯”脫貧致富,五端村通過基礎設施改善和產業扶貧讓山鄉鉅變,這都是永登縣扶貧攻堅的縮影。來自縣扶貧辦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5月底,該縣蔬菜產業種植面積達到20.18萬畝,勞務輸轉10萬人,創收近12億元;已安置建檔立卡戶110人在農村公益性崗位上崗,每人年補貼4000元。另外,圍繞“產業培育、光伏扶貧、集體超市、電子商務”等增收產業,著力增強村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和內生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