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磁河是流經新安縣南部的一條小河,下游與澗河的匯流之地就是磁澗鎮,也是鎮名的由來。現在的磁河已屬季節性河流,雨季有水,旱季乾枯,再加上流域內自然環境的惡化,磁河前景不容樂觀。

新安縣多丘陵,磁河流經的南張村與附近村莊並無二樣,靠近谷底的是老村落,旁邊的高地是新村莊,老年人愛靜戀舊,捨不得老宅子多在谷底過著悠閒的日子;年輕人好動喜新,看不上老宅子擇高地另起新居過著忙碌的日子。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谷底的老宅子依著磁河兩岸而建,河道不算寬,但也不窄,渡船過河不現實,一座不大不小的石橋解決了兩岸的通行問題。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據現存的碑刻記載,石橋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約二百年,但村裡的老人說橋得有七、八百年的歷史,那可能就追溯到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大遷徙的年代了。

石橋只有一拱,橋面寬四米有餘,兩側有石欄杆,一側已經坍塌,另一側還尚有部分殘存。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說起欄杆的損壞還有些故事,首先不是石橋自身原因造成的,而是上世紀有部隊開著坦克要從這裡進山訓練,坦克到達這裡時發現欄杆的間距比坦克窄,最後只好拆除了一側欄杆坦克才得以通過。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當年拆下的欄杆據說收到了村部裡,時至今日還有沒有就不知道了。聽完坦克過橋的稀奇事,我心裡一是感到惋惜,石橋為了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二是對石橋的承載能力感到驚訝,咱國家早期的59式坦克重量可達35噸,可能當時過橋的還不止一輛坦克,這區區的一孔小石橋竟然安然無恙,讓現在各種“脆脆”、“塌塌”的臉往哪擱啊?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石橋為什麼如此結實,肯定離不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超造橋技藝,站在橋面上仔細端詳一番原因就發現了,橋面的每塊石料之間用鐵水澆鑄成的鉚釘相互連接,讓整個橋面形成了一個堅固的整體,再加上拱橋自身承載能力強的特性,一座真正的“百年工程”就這樣造就出來了。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這種固定的工藝在洛陽龍門石窟前的步道上也有,在那裡沒有承載重物的功能,主要是防止伊河漲水沖垮步道,總得來講都是加固的作用。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堅固的橋體並不是石橋的唯一亮點,在橋兩側的拱門上一條青龍橫跨石橋,龍頭衝著上游,身體藏在橋面下,尾巴從另一側伸出,顯鎮水之威、呈吞納之勢。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在石橋兩側還修造了斜坡,想是以前用作日常洗衣洗菜之用,同時遇到大雨也可讓路上的積水快速排入河道。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村裡依河而建的宅子主要集中在磁河北岸,大部分宅院已經荒廢,僅有少數幾處住有人家保存較好。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這片宅院大部分屬於以前的遊姓人家,解放後還有四座大石牌坊立在這裡,牌坊褒獎的是遊家的老太太,年輕時丈夫早逝,一人撐起了整個家庭。包括道光年間石橋的修建也是在這位老太太的主持下完成的。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可惜的是牌坊在上世紀被拆除,原因是村子出行的道路上有段溝壑,就把牌坊拆除填在溝底鋪平了路面。牌坊拆除雖然十足可惜,但這樣來看,牌坊有可能還未徹底破損,希望有朝一日修整道路時牌坊可以重見天日。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小橋流水——新安縣南張村磁河石橋


石橋、樹蔭給酷熱的夏日帶來徐徐涼意,坐在散落欄杆上的老人三言兩語的講述著老村子的點點滴滴,有對當年石橋、牌坊完好時的美好記憶;有對現代竊賊偷取脊獸、雀替的痛恨;有對老宅年久失修的無奈;有對未來有人投資開發的憧憬,這一切宛如人生百味雜陳、悲喜交加。

小橋流水現在常用來形容南方水鄉精緻典雅的鄉土生活,可我們曾經也同樣擁有過這樣的北方特色的雅緻生活,只是現在如同照片中乾枯的河谷、隨意拋棄的垃圾,不經意間自己把自己的小橋流水斷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