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最窩囊的國軍將領,日軍稱其驍勇善戰後來卻斷送了20個軍

抗日戰爭時期有一位十分具有爭議的國軍將領,在日本人心目中他是驍勇善戰的猛將,但是在國人心中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禍害,就連蔣介石都曾經告誡他不要老是逃跑,名譽要緊,甚至還因為他的無能斷送了整整20個軍的兵力。這個人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原王湯恩伯,河南百姓將其稱之為“水旱蝗湯”四大災害之一。

民國時期最窩囊的國軍將領,日軍稱其驍勇善戰後來卻斷送了20個軍

湯恩伯,蔣介石名副其實的黃埔嫡系,曾經也是蔣介石心中最信賴的國軍將領之一,甚至可以說他是僅有的幾個沒有令蔣介石疑心的將領。但是湯恩伯人品卻十分的不好,不僅出賣過自己的恩師陳儀,就連他的妻子都忍受不了他的無恥而離去。不過不得不說的是在湯恩伯早期的時候運氣奇好,加上蔣介石信任很快就成了國軍中手握重兵的重臣。

民國時期最窩囊的國軍將領,日軍稱其驍勇善戰後來卻斷送了20個軍

抗日戰爭時期湯恩伯深受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的重視,岡村寧次曾評價湯恩伯說“我任第十一軍司令官時,曾與湯恩伯兩次交鋒,再綜合其他情報來看,他是蔣介石麾下最驍勇善戰的將領”。甚至日軍軍部固執的認為,之所以中原地區國軍還能抵抗完全是因為湯恩伯的功勞,蔣介石不投降的底氣完全來源於湯恩伯率領的中央軍主力部隊始終健全。

民國時期最窩囊的國軍將領,日軍稱其驍勇善戰後來卻斷送了20個軍

雖然日軍十分重視湯恩伯,但是在歷史上湯恩伯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爭議人物,在抗日戰爭時期湯恩伯參與了南口血戰、魯南會戰、臺兒莊會戰等戰役均表現出色,南口會戰時中共中央的《解放》週刊曾寫道“不管南口陣地事實上的失卻,然而這一頁光榮的戰史,將永久與長城各口抗戰,淞滬兩次戰役鼎足而三,長久活在每一箇中華兒女心中”《大公報》更是將湯恩伯稱之為“抗日鐵漢”。

民國時期最窩囊的國軍將領,日軍稱其驍勇善戰後來卻斷送了20個軍

當時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這位曾經的“抗日鐵漢”卻成了常敗將軍,湯恩伯任第1兵團司令攻擊山東解放區時由於指揮失誤導致張靈甫所部在孟良崮被全殲,蔣介石一怒之下將湯恩伯就地免職。渡江戰役時期湯恩伯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負責南京防衛但是很快他就放棄南京,一個月後上海也接連解放。蔣介石大怒親自訓斥他“不要老逃跑,名譽要緊”。

民國時期最窩囊的國軍將領,日軍稱其驍勇善戰後來卻斷送了20個軍

在蔣介石的日記中曾記載過上海作戰的情況,其中寫道“想至湯部敗退損失實情,不勝悲憤。東南二十軍以上之兵力,幾乎被其送完,而彼猶自以為不差,毫無羞愧之心”可見對於這名曾經的心腹愛將斷送了整整20個軍的兵力一事蔣介石也是耿耿於懷的,但是湯恩伯的逃跑之路並沒就此終止,上海解放後湯恩伯逃到廈門任廈門守備總司令,僅3個多月廈門解放,湯恩伯又逃到金門,直到病死之前湯恩伯再也沒有打過一場勝仗,在聯繫上一系列的逃跑事件可以說是最窩囊的國軍將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