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治療中藥(寒邪型,脾胃虛寒型,胃熱型,氣鬱型,積食型)

胃痛治療中藥(寒邪型,脾胃虛寒型,胃熱型,氣鬱型,積食型)

寒邪犯胃型胃病

之所以起寒邪犯胃這個名字,就是為了方便大家歸納記憶。這種類型的人群,遇到寒冷的天氣或者吃了什麼寒冷的東西,這胃部就開始不舒服了。很多時候表現為胃部疼痛,以及胃部具有寒涼感,這個時候很多人喝杯熱水或者用暖水袋去捂一捂,症狀可能就會緩解一些。簡單地總結一下,寒邪犯胃型的胃病就是感覺到胃部冷痛,遇寒會加重,遇熱可能會減輕

從中醫的病機角度來說,就是因為胃部受寒了,寒是主收引的,就相當於物理學中所說的熱脹冷縮。寒主收引,導致胃部的氣機不能舒展,從而引發了胃痛或其他不舒服的症狀。所以對於這種類型的胃痛,我們就需要去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如果你的胃痛很輕微,可以喝一點生薑紅糖水,因為生薑紅糖水有溫胃散寒的作用。其實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小常識。但如果你喝了生薑紅糖水依然緩解不了,可以吃中藥良附丸

良附丸是一首經典的小方,它出自清代的一部名著,書名叫作《良方集腋》。單聽這書名就知道這本書是很了不起的,可見古人對這些方子的珍視程度。良附丸當中只有兩味藥,分別是高良薑和醋香附。這是治療寒邪犯胃、寒凝氣滯的經典方子。方子雖然只有兩味藥,配伍卻相當精妙。高良薑是大辛大熱的藥,可以祛寒溼、暖脾胃;香附能行能散,可以入肝經和三焦經,能夠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醋香附就是用醋炮製過的香附,中醫認為酸味可以入肝,所以就更加強了它可以入肝行氣止痛的作用。這兩味藥配伍在一起,一個散了寒邪,一個行了氣滯,最終共同達到了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所以,凡是因胃部受寒而導致的諸如像胃痛、胃酸、胃脹等不良症狀的,都可以用良附丸。

良附丸原方做成的中成藥,目前在全國各大中藥店都可以買到,一般都是小水丸。建議每次吃1 袋,每天早晚各服1 次。在服藥期間,飲食上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同時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避免再次受寒。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良附丸是治療寒凝胃痛的,並不適合因胃熱而導致的疼痛。那這兩者如何辨別呢?胃熱疼痛的典型症狀是胃部感覺到發熱疼痛,同時還伴有諸如口乾舌燥、口苦便秘等上火的表現。另外,良附丸中的香附能行能散,具有走竄之性,孕婦應當禁用。

最後,對於寒邪犯胃型的胃部疾病,除了剛才講的良附丸之外,也可以選擇另外一款藥,叫作丁桂溫胃散。這也是一款經典老藥了,同樣可以起到溫胃散寒的作用,對於寒邪犯胃型的胃痛同樣是有效的。

以上跟各位分享的是寒邪犯胃型胃病,這種類型說白了,脾胃本身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只不過是受了寒邪,或者是吃了什麼寒涼的東西而突然出現的胃部不適,這種情況在中醫當中我們把它叫作實證。有實就有虛,有實寒也就有虛寒,

脾胃虛寒型的胃痛

什麼是脾胃虛寒,各位會發現身邊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從來都不敢吃什麼涼東西,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像西瓜、雪糕等解暑的東西也是不敢吃的,否則就會覺得胃部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是胃部隱隱的疼痛,有時還會吐清水。同時這類人平時經常體倦乏力,手腳發涼,大便容易不成形,這些其實都是脾胃虛寒的典型表現。

我們再來解釋一下脾胃虛寒的病機。一個是脾胃的氣虛,一個是脾胃的陽氣不足。明白了這兩點之後,我們就應該想到,虛了就要去健脾胃,寒了就要去溫中。所以在治療的時候就需要溫中健脾,和胃止痛。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是治療脾胃虛寒的經典方子,為了說明這附子理中丸,我們必須要先說這理中丸。理中丸,來自於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當中的理中湯。由四味藥組成,分別是黨參、白朮、乾薑、炙甘草。其中黨參性味甘溫,是補氣健脾的;白朮性味也是甘溫,是健脾燥溼的;乾薑辛辣辛溫,可以說是治療胃寒的專藥了。這三味藥放在一起,一補一燥一溫,最後再加上甘草來調和諸藥,共同達到了溫中健脾的作用,所以這個方子的名字叫理中湯。

附子理中丸就是在理中湯的基礎之上又加了附子這味藥。說到附子,可是大辛大熱之品。在《本草正義》當中就說到附子“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裡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髒諸腹,果有真寒,無不可治”。所以你會發現加入附子後這附子理中丸的溫胃之性才是真的更強了,它針對的就是那種脾胃虛寒、手足不溫等症狀。脾胃虛寒更有甚者,會經常出現腹瀉,常年大便不成形,瀉出去的東西經常都是吃進去的原形,這在中醫當中叫作“完谷不化”,就是糧食原樣被排出來了,好像是胃腸一點消化作用都沒起到,怎麼進來的就怎麼出去的。而且肚子還經常會怕冷,即便是在夏天,這邊出著汗,那邊還得保護著肚子。

很多人夏天在空調房中待時間長了就想拉肚子。從本質上來說,這些表現的根源就是因為中焦甚至是下焦的虛寒。而這個虛就是功能的萎縮,這個寒就是能量的不足。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就好比是一個灶臺,下面的火力不足或者是沒火了,這鍋裡的米飯就沒有辦法煮熟了,而附子理中丸的作用就彷彿是在灶臺的下面加了一把火。

附子理中丸一般都是大蜜丸,常規情況下建議一次吃1丸,一天吃2 次。但附子理中丸畢竟藥性比較溫熱,很多人在服用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上火的症狀,對此:第一,可以減少用量。比如可以一次吃半丸,或者一天吃1 丸。第二,可以選擇適量生梔子來泡水。生梔子也是一味非常好的草藥,藥房都可以買到。因為梔子的藥性是偏寒性的,它可以清洩三焦,用生梔子適量泡水來送服附子理中丸就可以減輕熱藥帶來的上焦之火。

胃痛治療中藥(寒邪型,脾胃虛寒型,胃熱型,氣鬱型,積食型)

對於脾胃虛寒型的胃病,除了我們剛才講的附子理中丸之外,如果症狀較輕,大家也可以選擇另外一款藥叫參苓白朮丸。這款藥也是健脾利溼的,同時還具有一些補益作用,經常用於那些表現為常年腹瀉、大便不成形的脾胃虛寒證。除了參苓白朮丸之外,大家也可以選擇黃芪建中丸,這也是一款非常經典的中成藥。但這款藥更適合那些虛寒型的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而且,黃芪建中丸這個藥的特點是以補為主,以溫為輔;而附子理中丸則是以溫為主,以補為輔。所以,各位可以量力而行。

2

胃熱型的胃病

左金丸只有兩味藥組成,黃連和吳茱萸。原方當中黃連和吳茱萸的比例是6:1,這兩味藥的配伍同樣是非常的精妙。其中黃連是苦寒的,既能清肝火又能清胃熱,可以說是標本兼顧,一舉兩得;吳茱萸的藥性辛溫,既可以疏肝理氣,又能夠制約黃連的苦寒之性。所以這兩味藥配伍在一起辛開苦降,肝胃同治,最終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對於那種胃脘部灼熱疼痛、嘔吐泛酸、口苦這一類的脾胃疾病都可以使用。

3

生氣型的胃病

說完肝氣犯胃所導致的胃火型胃病,我們再來說說這生氣型的胃病。為什麼要起個生氣型胃病的名字呢?那是因為生活中有些人一生氣胃部就又脹又痛,尤其是吃飯後更覺得胃部發脹,還會經常出現打嗝的情況。更有甚者,連及兩肋都會疼痛,而且很多人的疼痛還會遊走不定,這兒疼一下那兒疼一下。

總之,就是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就會胃部不舒服,胃痛、胃酸、胃脹都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從中醫的機理角度來說,其實也屬於是肝氣犯胃。因為肝主情志,當情志不暢,肝氣鬱結,肝木就克了脾胃的土。生氣型胃病的疼痛感和剛才講到的胃熱型胃病相比,由於生氣型胃病還沒有化火,胃痛的性質不至於是灼熱疼痛。大家明白了這個輕重之後,對於生氣型胃病我們就需要去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針對這種情況,推薦給各位的中成藥是胃蘇顆粒。

胃蘇顆粒,單看這名字就能大概明白這款藥的主要用途了,就是讓你的胃部功能重新甦醒。胃蘇顆粒由八味藥物組成,在此就不一一進行講解了,但重點要給各位來講解其中的兩味主藥,紫蘇梗和香附。紫蘇梗可以理氣寬中、和胃止痛;關於香附,我們在上講中講解良附丸的時候就詳細說過,具有疏肝解鬱、理氣和胃的作用。總之,你會發現,胃蘇顆粒對於生氣型的胃痛來說是一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成藥。服用的時候建議每次1袋,一天3次。

另外,生活當中除了胃蘇顆粒之外,我也推薦柴胡疏肝丸或者是氣滯胃痛顆粒這兩款中成藥。這兩款中成藥和咱們剛才所分享過的胃蘇顆粒都屬於同一類中成藥。

胃痛治療中藥(寒邪型,脾胃虛寒型,胃熱型,氣鬱型,積食型)

4

積食型的胃病

講完了以上類型之後,我們就得說說這積食型的胃病了。之所以把它叫作積食型的胃病,就是為了要向各位說明這就是吃出來的痛苦。

比如很多人暴飲暴食之後,吃了太多消化不了的,堵在胃腸道當中,最終導致胃部脹滿疼痛,或者出現嘔吐泛酸,或者腹瀉等情況。並且吐出來的東西往往是沒有消化的食物,氣味也是相當難聞,吐完之後胃部會感覺舒服一些。

至於腹瀉往往都是瀉前腹痛,同時肚子還會有響聲,拉出來的大便也像臭雞蛋一樣,瀉後肚子也同樣會舒服很多。這種症狀從中醫的機理角度來說該怎麼解釋呢?中醫有句名言說得好,叫“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什麼意思呢?就是因為飲食過度了,脾胃就容易受傷。所以要想消除這種積食所導致的像胃酸、胃脹、胃痛等症狀,那我們就必須要消食、導滯、和胃。

針對這種情況,推薦給各位的經典中成藥叫作加味保和丸。您一聽這個名字應該也就知道了,既然是加味保和丸,那麼它應該是在保和丸的基礎之上進行了加味而成。加味保和丸的主要成分也是來自於《丹溪心法》,下面咱們先具體講講《丹溪心法》中的保和丸

說到保和丸,它是由山楂、神曲、萊菔子、陳皮、半夏、茯苓、連翹等藥物組成。山楂,大家非常熟悉,酸酸甜甜的,能夠消一切飲食積滯,尤其擅長消因肉食或者是油膩的食物所產生的積滯,這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神曲消食和胃,尤其擅長消那種酒食等飲食的積滯;萊菔子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蘿蔔籽,它能夠下氣除脹,尤其擅長消那些麵食或者是痰氣積滯;至於接下來的陳皮、半夏、茯苓這三味藥放在一起其實是中藥方劑當中二陳湯的主要成分,具有燥溼化痰、理氣和中的作用;另外,積食容易生溼生熱,所以比較妙的是用上一味連翹,起到清熱散結的作用。

你會發現,這些藥搭配在一起,共同起到了消食導滯、和胃止痛的作用,可以使積食消化、胃氣平和,所以命名為“保和”。凡是因為那些飲食不節,暴飲暴食而導致的胃脹胃痛、消化不良、泛酸燒心、嘔吐等情況,都可以用加味保和丸來治療。

大家在市面上買到的加味保和丸一般都是小水丸,建議每次吃1袋,一天吃2次。但不得不提到的是加味保和丸這款藥具有一定的攻伐力量,也就是它往下行的力量稍強,所以只針對飲食不節引起的積食證。而對於那些諸如食少腹脹、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的脾虛人群,就不太適合服用這款藥了。

如果是消化不良、胃脹腹脹等並不嚴重,吃點開胃消食的大山楂丸也可以。大山楂丸也是一款非常經典的中成藥,很多藥店當中都可以買到。而如果症狀比較嚴重,比如有的人已經發展到脘腹脹痛,不思飲食,還有人大便秘結,或者是出現下痢洩瀉,舌紅苔黃膩等症狀,這就是因為飲食內停,進一步生溼生熱所導致的。這時不僅要去消積導滯,還要清利溼熱,所以加味保和丸的藥力就會顯得不足了,推薦大家可以選擇另外一款中成藥叫作枳實導滯丸。這款藥同樣也可以在各大藥店買到。

胃痛治療中藥(寒邪型,脾胃虛寒型,胃熱型,氣鬱型,積食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