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巡视组”盯上了,是怎么躲过一劫的?

被“巡视组”盯上了,是怎么躲过一劫的?

话说西门庆因为出手大方,让当朝首相蔡太师有些感动,就利用一个机会,让西门庆做了一个理刑副千户的武官。

西门庆的这个官职,虽是武官,却理民事,日常工作就是审理治安案件。

西门庆审理的治安案件中,有一宗人命案。

被“巡视组”盯上了,是怎么躲过一劫的?

扬州有一个打工仔叫苗青,看上了老板的小妾,眉来眼去有了私情。老板察觉后,本想开除他,心一软,只是训斥了一番,也就过去了。一天老板带着一大笔银子和货物,外加两个随从,外出做生意,随从之一的苗青起了歹意,与船老大合谋,将老板杀害。事情败露后,苗青贿赂西门庆一千两银子,西门庆与同僚夏提刑两人每人五百两,把苗青给放了。

此事被人举报给了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是中央派往地方巡视的,他一看举报材料,大怒!一边批示东平府,要求复查此案,一边向朝廷递交了弹章,参劾西门庆和他的同僚夏提刑。

这一年巡按山东的御史曾孝序是个清廉耿介之士,他在山东一年的巡视期快满的时候,上了参劾西门庆的弹章。

西门庆闻听被巡按御史参劾,虽然也很紧张,但方寸不乱,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少不得打点礼物,到首都找人。

一番打点,西门庆竟平安无事了。

被“巡视组”盯上了,是怎么躲过一劫的?

巡按御史曾孝序闻之既惊且怒,上本连蔡太师也弹劾了,说他擅权乱政。

蔡太师在皇帝面前一番陈辞,把曾御史交吏部考察,贬到陕西庆州做知州。

这还不算,巡按陕西御史是蔡太师的大舅哥(注意:大舅哥未必年龄大,当时的高官娶孙女辈的小妾是常事),他接到妹夫的秘密指示,找茬把曾孝序发配到岭南。

此事与弹劾张居正的刘台很像。

张居正执政时,巡按辽东御史刘台上本参劾张居正接受边将贿赂,张居正大怒,授意在刘台老家江西做官的亲信搜集刘台的黑材料,编造假案,将刘台父子发配广西浔州去了。

被“巡视组”盯上了,是怎么躲过一劫的?

也难怪有人说《金瓶梅》就是讽刺张居正的呢!

西门庆过了一关,暗自庆幸,这时新的巡按御史到任了。

据公开的报导,现在的巡视组里也有腐败分子,那时的巡按御史同样如此。

巡按御史一旦到了地方,官场是很害怕的,全省官员的目光一时都聚焦到他身上,看看此人有何表现。

新一轮巡视是由宋巡按负责。他与蔡太师义子蔡御史是同学,两个人一起到了山东。这蔡御史先前曾经受到过西门庆的资助,有意回报西门庆。于是,他就邀请宋巡按到西门庆家里做客。

巡按御史到谁家里吃饭,是大新闻啊!所以,此事立时就轰动了东平府,抬起了清河县,山东官场对西门庆无不刮目相看,争相讨好,求他在巡按御史面前美言几句。

西门庆自然是有选择的。替谁说话不替谁说话,他心里有数。

当然,他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西门庆有什么事?

人命案啊!

被“巡视组”盯上了,是怎么躲过一劫的?

借着新任巡按御史来家里做客,西门庆封了礼,便向他说起杀人犯苗青,被前任巡按御史差人抓捕,要重审此案,希望通融一下。新任巡按御史大笔一挥,把苗青放了,这宗人命官司,就此了结!

不仅如此,前任巡按御史弹劾西门庆,说了他一大堆不是;新巡按御史则上本举荐,说西门庆公正廉洁,作风正派,应该提拔。

巡按御史具有弹劾和举荐官员的法定权力,接到宋巡按的举荐,西门庆升为正千户。

两年内两轮巡视,对同一人的评价,如此南辕北辙,岂不是对大明视为反腐利器的巡视制度的嘲讽吗?

人治之下的监察制度,哈哈哈……

被“巡视组”盯上了,是怎么躲过一劫的?

或许有人问,听说现在的巡视组借鉴了巡按御史制度,那么,巡按御史制度与现在的巡视制度有何异同?

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