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雄安扎根低碳新路 清洁能源板块有望全面开花

绿色雄安扎根低碳新路 清洁能源板块有望全面开花

当前,一个实现清洁能源无缝覆盖的绿色雄安正在加速走来。

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就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年多来,新区不断出台政策方案,维护雄安新区蓝绿交织的底色。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方面,雄安终端能源消费将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消费不低于50%。其中,“地热+”的多能互补方案成为率先被提出的供暖方案,配套补充能源也依然以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主。碳排放将接近于零排放,行驶的汽车将采用新能源技术。

目前,雄安新区三县正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燃煤替代方式,为实现清洁用能、赢得更多蓝天积极探索。具体举措包括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保障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用气。加大政策引领和市场引导,持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全面实现热源端清洁化。并与煤制天然气形成应急互保的态势,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进整个华北地区能源结构调整。

作为最稳定、最清洁的零排放绿色能源,地热能成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得到确认的具体投资领域。根据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未来3年内,河北计划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7000万平方米,新增“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1.1亿平方米。如今,地热能供暖已覆盖该县95%的建筑。

在这里,政商联手、共同缔造的雄县“无烟城”模式彻底摆脱了冬季燃煤供暖带来的种种问题,并有望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雄县县城冬季采暖主要使用地热,每年替代标煤12万吨,县城成了“无烟城”。以一棵树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计算,相当于种植了500多万棵树。而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雄安新区换热后的地热水经排气、过滤、加压等回灌装置实现100%同层回灌,从而真正做到“取热不取水”。

雄安能源已然成为各路资本竞相角逐的又一“跑马场”。诚如早在2017年初,中石化就已升级并加快复制“雄县模式”,有望彻底终结雄安烧煤史。除了中石化,包括中石油和中海油在内的各路资本力量也都在力推清洁能源,布局雄安新区。中石油曾指出,将推出“气化雄安”规划,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培育发展地热等新能源。即便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地热开发领域,未来也将会有更多资本进来,并非只有国企才具有资源开发的实力,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透露,未来雄安新区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终端能源消费全部为清洁能源。之所以不在一个老城区的基础上改造,而是建一个新城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为我们将来的城市建设,提供一套全新的范式”。未来将科学利用地热资源,统筹天然气、电力、地热、生物质等能源供给方式, 形成多能互补的清洁供热系统。需要纵贯南北的坚强电网、横跨东西的供气管网,以及技术突破、商业创新带来的催化效应共同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