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雄安紮根低碳新路 清潔能源板塊有望全面開花

綠色雄安扎根低碳新路 清潔能源板塊有望全面開花

當前,一個實現清潔能源無縫覆蓋的綠色雄安正在加速走來。

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就將環境保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年多來,新區不斷出臺政策方案,維護雄安新區藍綠交織的底色。在傳統能源轉型升級方面,雄安終端能源消費將全部採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消費不低於50%。其中,“地熱+”的多能互補方案成為率先被提出的供暖方案,配套補充能源也依然以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為主。碳排放將接近於零排放,行駛的汽車將採用新能源技術。

目前,雄安新區三縣正在積極探索多元化燃煤替代方式,為實現清潔用能、贏得更多藍天積極探索。具體舉措包括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天然氣供應能力,保障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用氣。加大政策引領和市場引導,持續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促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全面實現熱源端清潔化。並與煤制天然氣形成應急互保的態勢,進一步增強京津冀地區清潔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推進整個華北地區能源結構調整。

作為最穩定、最清潔的零排放綠色能源,地熱能成為雄安新區第一個得到確認的具體投資領域。根據多部委聯合發佈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未來3年內,河北計劃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面積”7000萬平方米,新增“水熱型地熱能供暖面積”1.1億平方米。如今,地熱能供暖已覆蓋該縣95%的建築。

在這裡,政商聯手、共同締造的雄縣“無煙城”模式徹底擺脫了冬季燃煤供暖帶來的種種問題,並有望在全國大規模推廣。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雄縣縣城冬季採暖主要使用地熱,每年替代標煤12萬噸,縣城成了“無煙城”。以一棵樹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計算,相當於種植了500多萬棵樹。而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雄安新區換熱後的地熱水經排氣、過濾、加壓等回灌裝置實現100%同層回灌,從而真正做到“取熱不取水”。

雄安能源已然成為各路資本競相角逐的又一“跑馬場”。誠如早在2017年初,中石化就已升級並加快複製“雄縣模式”,有望徹底終結雄安燒煤史。除了中石化,包括中石油和中海油在內的各路資本力量也都在力推清潔能源,佈局雄安新區。中石油曾指出,將推出“氣化雄安”規劃,大力發展天然氣業務,培育發展地熱等新能源。即便當前已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進入地熱開發領域,未來也將會有更多資本進來,並非只有國企才具有資源開發的實力,

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郭智透露,未來雄安新區將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終端能源消費全部為清潔能源。之所以不在一個老城區的基礎上改造,而是建一個新城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為我們將來的城市建設,提供一套全新的範式”。未來將科學利用地熱資源,統籌天然氣、電力、地熱、生物質等能源供給方式, 形成多能互補的清潔供熱系統。需要縱貫南北的堅強電網、橫跨東西的供氣管網,以及技術突破、商業創新帶來的催化效應共同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