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

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

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
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比较高,解决他们的看病问题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如今,宁陵推出六重医疗保障,让看病不再成为贫困群众的难题。

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
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

6月12日《东方今报》

贫困户可先住院 合规费用3000元以上政府兜底

宁陵县城郊乡徐大庄村贫困户徐爱华的孙子徐赞杨3年前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看病的钱除了借,就是贷款。

村两委得知后,立刻启动了“健康扶贫”措施。据悉,宁陵县政府先后拨出数千万元专款,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新农合、大病二次报销、大病补充医疗、大病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政府兜底救助基金和提高报销比例保障等六重医疗保障。其中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就是县政府在2016年为建档立卡的因病致贫人员每人出资100元设立的,由县人寿保险公司代理,仅2017年,就有4222人次报销金额867.88万元。

大病医疗政府兜底救助基金,则是2017年,宁陵县在全省率先建立的第五重医疗保障,即从扶贫攻坚整合资金中拿出1000万元成立专项基金,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四重保障之后,剩余合规费用3000元以上的部分给予政府兜底救助。但是,有的贫困群众自己没钱垫付看病怎么办?对此,宁陵县设立了第六重医疗保障机制,即先看病后出钱。

最终,徐赞杨得到了持续治疗。100多万元的医疗费徐爱华承担了很少一部分。

六重医疗保障,解决了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产业扶贫方式多 企业兜底无风险

在宁陵县华堡镇胡庄村的河南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养殖员刘玉民正在查看圈里的30多头肉牛的生长情况。他在这儿当养殖技术员已三年了,每月工资3000多元,每年根据肉牛生长销售情况,他还能分红四五万元。之前,刘玉民都不敢想象这样的日子,那时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

这得益于豫东牧业“企业带万户,精准助脱贫”的发展战略。豫东牧业拥有21个分公司,有现代化种羊场6个,种猪场6个,种牛场2个,养殖小区40个,年存栏基础母羊18600只、母牛10000头,年可提供种牛羊10万头(只),在全国拥有400多家合作加盟销售推广基地。在宁陵县“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政策下,豫东牧业开发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社员+回收养殖+五包工程”模式,“贫困户只需要养殖,其他的由公司兜底,且收购价不会低于市场价。”豫东牧业董事长胡业勇说。

同时,该公司还通过“政府+公司+基地+合作社+保险+贫困户”的能繁母羊集中托管产业扶贫新模式,每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落户合作社,由公司集中托管非贫困村800户,连续分红5年,每年每户分红1000元。

通过这些模式,豫东牧业带动宁陵及周边县区农户12603户3780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02户16807人,户均年收入5600多元,让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1962户6867人已实现稳定脱贫。

建设扶贫车间 带动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

近两年,宁陵县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累计整合资金13亿元、发放银行贷款10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等。

同时,宁陵县还加快扶贫车间建设。率先在全市出台扶贫车间奖补意见,每个车间奖补48万元,最高奖补120万元,全县106个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实现一村一个或多个扶贫基地,带动3000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58岁的刘凤英,是张弓镇小吕集村的贫困户,每天准时来到村里的“产业园”背包厂,按计件拿工资,每个月能拿3000多元。刘凤英说,小吕集村成功落户三个扶贫车间,让她“家门口就业”的想法得到了实现。

据小吕集驻村第一书记张蕴琛介绍,小吕集转换思路、创新模式,建设“扶贫产业园”,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脱贫。

目前,该“产业园”已经吸纳就业群众260多户,其中贫困户有60多户。

万亩梨园

打响宁陵金字招牌

宁陵是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说起宁陵县特色农业,首先被人们想起的就是宁陵的金顶谢花酥梨。石桥镇是宁陵金顶谢花酥梨的主产区,酥梨种植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吕和平是宁陵县石桥镇的种植大户,自家有20多亩梨园。从拉着货车跑市场,到如今几十名客商主动上门收梨,他的酥梨不愁销路。

同样,梨农刘先照在互联网上也为宁陵的酥梨找到了销路。刘先照入驻了县里电子商务产业园,为4家淘宝水果店供货,此外还向30多家微商供货。“我专心种好梨,整个互联网都是我的销售渠道,人人可以成为经销商,这叫共享经济。”刘先照得意地说,他一年净利润30万元以上。

目前,宁陵县已形成了以石桥为中心辐射周边的22万亩酥梨产业带,成立了69家酥梨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金顶”“豫花”等商标,酥梨总产量达6.1亿公斤,产值突破12亿元。宁陵看准了特色生态农业的带富能力,积极引导花生、林果等优势产业,向生态、绿色、无公害方面发展。

据悉,宁陵的酥梨、白蜡条通过了国家原产地认证,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如今,宁陵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庄园”。全县22万亩酥梨生产基地、30万亩花生基地、10万亩白蜡条基地、万亩葡萄基地、百里森林长廊等,汇成了绿的海洋。

通过精心谋划、综合施策,拓宽了扶贫开发路径;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行业扶贫、健康扶贫,巩固提升了脱贫帮扶成效。宁陵县统筹整合、落实政策、强化责任,破解了脱贫攻坚要素瓶颈制约。2017年底,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74个、脱贫16000户44000人,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85.16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策划:何为

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
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
东方今报|“健康扶贫”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