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旅遊+扶貧」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我縣“旅遊+扶貧”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旅遊產業是我縣脫貧攻堅六大工程之一。近年來,我縣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模式,讓脫貧攻堅與全域旅遊互融共生、互促共進,通過實施創辦旅遊扶貧車間、提升農家樂服務水平等舉措,增加農民集體資產性收入,幫助農民實現可持續穩定增收脫貧。

我縣“旅遊+扶貧”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黃花鄉羊槽村旅遊扶貧車間是我縣最先啟動運行並取得顯著效益的扶貧車間,採取政府牽頭、企業運營、村民參與的形式,形成了以手工製品為主,產品研發、製作、銷售為一體的“公司+農戶”合作經營模式。大灣鄉大灣村制犁扶貧車間和六盤山鎮五里村制香扶貧車間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幫助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扶貧車間把工作送到家門口,以產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脫貧,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我縣“旅遊+扶貧”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2017年,我縣實施旅遊扶貧項目3142戶,兌付旅遊專項扶貧資金1151.58萬元,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3142戶1.1萬餘人。

我縣“旅遊+扶貧”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依託50公里旅遊服務帶搭設旅遊扶貧平臺,在服務帶沿線佈置旅遊驛站10座,改造民宿200戶,提升農家樂服務水平,形成景村一體的旅遊業態。同時,在旅遊重點項目建設中僱傭本地農民,讓群眾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旅遊產業給予1000元至3000元補助資金,免費提供培訓、外出學習和業務指導。實施“521”工程,組建成立縣旅遊發展集團公司,形成龍頭企業帶動機制。在7個鄉鎮設立旅遊專幹,在10個村成立農家樂合作社、旅遊產品加工合作社,實現鄉村旅遊發展帶動縣域經濟發展,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

我縣“旅遊+扶貧”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2017年至今,我縣鄉村旅遊接待遊客人數39.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97億元,帶動近3.7萬名農民通過參與旅遊綜合服務創收增收。參與旅遊扶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補助1100餘萬元,戶均增收4000餘元。

我縣“旅遊+扶貧”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我縣“旅遊+扶貧”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