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南黔北人口稠密地区的贵州赤水能够保留大面积林海的地理原因

中国西南部的川南黔北地区人口稠密,几乎每一个县的人口都在八十万人以上。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历来农业垦殖率比较高。而这一带地区却有一个特例贵州赤水市,它人口相对稀少、森林茂盛。贵州赤水市处于赤水河下游,海拔较低,境内丹霞地貌的丘陵和山区土地肥沃,生长着大面积的竹林和常绿阔叶林。赤水森林面积大概有近240万亩,其中竹林约140万亩,常绿阔叶林100万亩。

赤水森林实景:

在川南黔北人口稠密地区的贵州赤水能够保留大面积林海的地理原因

赤水森林实景

在川南黔北人口稠密地区的贵州赤水能够保留大面积林海的地理原因

赤水森林实景

如下图,绿色为常绿阔叶森林,紫色和橙色为竹林,白色为耕地和城镇建设地。

在川南黔北人口稠密地区的贵州赤水能够保留大面积林海的地理原因

赤水森林分布图

可是问题来了,处于人口密度很高的川南黔北地区的贵州赤水市,是如何维持不高的人口密度的呢?

这一切还得从赤水的地理特点谈起:

第一,赤水由于为贵州所辖,所以最容易进入赤水地区的四川移民必然不多;而赤水远离贵州核心区,与贵州连接部分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贵州方向进入赤水地区的贵州移民也必然不多。

第二,赤水历来的交通主干线都是沿着赤水河和习水河河谷,对于河谷两岸广阔的内陆山区几乎没有什么交通,且山高坡陡,,所有这些地区人烟稀少,或者干脆无人区。

第三,赤水的政府管理能力比较强,在贵州的计划生育工作位居前列。

所以,人烟稀少的赤水市处于周边人口大县的包围中,显得特别翠绿。而我们在赤水市与其他兄弟县交界地带,明显感觉到这种强烈的对比和临县压向赤水方向的巨大人口压力。赤水市距离边界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都人烟稀少或无人烟,而邻县居民的大批住房和耕地却直抵赤水县界。

上面的一些问题,个人只是从地缘角度出发来阐述的。实际上那些问题是综合因素的结果,只是其中地理的因素特别重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