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房價到了七八千一平米,爲什麼明明有樓盤卻沒有房源?

人生觀察力


1、現在,小縣城房價七八千也不算貴了,這幾年很多知名房企深耕小縣城,像碧桂園這種更是積極市場擴張,龍頭房企本身房源定價就比較高,房子質量都不錯。棚改去庫存下,房子的價格確實也被拉高了,一些縣城房價已經過萬了,當然普遍價格七八千一平米。

2、很多年輕人在異地工作,但是對於一二線城市的高房價,他們也沒有足夠的錢買得起房,至於就有很多人外地工作,然後存錢回到老家縣城買房的,這種情況比比皆是。但是,如果你去買房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樓盤到處都有,可去售樓處一問怎麼都沒有房子呢?實在令人納悶。

3、明明有樓盤,卻對你說沒房了,其實這是開發商玩的飢餓營銷把戲,在房地產市場屢試不爽。捂盤惜售依照實際情況賣房,對外宣稱樓盤售罄了,營造一種緊缺氣氛,讓你覺得如果再不買房子就沒了。其實開發商手裡的房源多著呢。

4、不過現在房地產進行調控期,對於房企的捂盤惜售,或者是炒作房價高的行為是不允許的,整頓房地產亂象,規範房地產銷售行為,因此對於購房者而言是一件很利好的事情。

就愛聊樓市,關注我吧,一起探討更多有趣新鮮的樓市話題。


我房網


每次一說到房價,幾乎讓所有要買房的朋友揪心不已,部分小縣城,平均工資不到三千,房價卻已經是近萬了,普通工薪階層你想想,你怎麼通過自己打工掙錢買房?不吃不喝一輩子,然後爭取活個幾百年,最後向天再借五百年,估計差不多!為什麼房價漲的那麼快? 與其發達城市城市相比,小縣城工業基礎短缺,缺乏明顯的經濟增長點,人口外流嚴重,按理說房價應該沒有那麼大上漲的動力,可為還是漲了那麼多,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

首先,調控如此嚴格的情況下,很多人無力無力承擔發達城市高昂的房價,或被限購限貸的組合拳拒之門外,一些在一二線炒房的人因為一二線城市調控收緊而轉戰小縣城,再加上城市化進城的推進,更多的縣城、農村的人口流入市內,直接帶動了住房交易升溫,房價自然會不斷上漲。

其次,在幾年前,你房被拆了,會直接給你一套安置房,現在都是直接給你補償款,可以自己去購買商品房,手裡拿著補貼的拆遷戶們有了更多的購房資本,不論是買房自住還是投資,都會帶來新的購房需求,成為造成房價上漲的中堅力量。

然後從投資品的角度來看,買漲不買跌是市場定律,房價上漲,買家的情緒就會越旺盛,再加上因為房價上漲過快而恐慌性進入市場的人群,房價上漲也是必然的現象。

一直都很想知道未來等我攢夠首付,還能不能買到心儀的項目了;所以對於明明有樓盤卻沒有房源這種情況,開發商說沒房賣了,就真的沒了嗎?但是也不排除市場火爆,部分不良開發商捂盤現象又再出來!淡定!!開發商捂盤行為是違規的,如果屬實可以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的,所以這個點不用擔心,開發商也不願意冒這個險吧!還有就是樓盤存在但是還沒開盤也說不準,購買前可以想通過當地房管局查看項目詳情,確保獲取準確項目信息!


房盟網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原因一:開發商惜售,捂盤招數多


曾在某縣城從事房產銷售工作5年的李先生透露:“現在不少樓盤開盤即售罄,其實是把一棟樓分成幾次開盤,第一次只會推出幾十套房源,營造出開盤售罄的景象。”

並且,樓盤一般只有新房源拿到預售證許可證後,才能開盤。為了捂盤,多數縣城開發商會盡量晚拿(有的樓盤房子明明建好了很久才慢吞吞拿證),甚至明明可以一起拿幾棟的預售證,卻偏偏分成好幾批。

這種現象之前在很多一二線城市也同樣存在,但隨著新房市場供不應求加劇,大多有出臺相關規定,督促開發商儘快拿預售證。比如長沙,2017年9月出臺新規:符合預售條件的多層房屋施工至正負零、高層房屋施工至主體5層,可申辦預售許可手續。

而大多數縣城沒有明確出臺相關規定,開發商只要目前手頭資金夠用,就不會選擇儘快拿證開盤。他們眼睜睜看著房價在一波一波漲,開心地捂盤惜售,畢竟越賣得遲,房價越高,賺的越多。

同時,李先生也介紹道,告訴來看房的準客戶“在售房源緊張”,基本是每一個置業顧問的必備套路。

我一個朋友買房故事印證了李先生的話:1年前他回老家看房,在樓盤置業顧問的“都快賣光了,只剩幾套啦”的攻勢下,趕緊買了套住宅。然而現在他已經住進去半年了,樓上樓下的房子竟然都還空著,一問才知道現在還在賣。只不過只能在中介手裡買了,且比1年前高了。

原因二:包給中介代理,開發商省錢省心

現在大家都有誤解,以為新房的開發商把房子給中介代理,中介拿了佣金,新房就會賣得更貴。

其實不都是這樣,一個樓盤項目,開發商在新房的廣告宣傳營銷這一塊的預算是很大的,他們給代理中介的佣金,基本是從營銷費用裡面正常支出,並不是從業主購房款裡直接收取。

當然了,歸根結底,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過,如果中介不暗地搞瞎動作,而是正常帶看售賣的話,那麼,同一時期的同批房源,在中介手裡買,跟在售樓處買,價格差不多,只不過置業顧問的佣金被中介領了罷了。

將新房包給中介代理後,開發商省心很多,畢竟可以“甩鍋”了:捂盤?沒有的事。房子由某某中介代理的,正在正常銷售。

當然也不排除某些中介故意營造新房緊張假象,以此把客戶引向二手房購買,畢竟二手房可拿的利潤更多。

總之,一二線城市限售限購,三四線城市及縣城正處於去庫存尾聲,需求外溢,不少人選擇回老家縣城買房,不少炒房客也奔向縣城。房價短期難以下降,但風險仍存在,後市難測。小編建議各位打算在縣城購房的,不要盲目,遇到不合理的該投訴就投訴,理性購房為重。

如果目前你正為租房而愁的話,不妨試試嗨住租房。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我是農村的,兒子考上大學以後,一直都想在縣城買套房子,這樣等孩子畢業以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起碼給孩子的婚姻提供一些物質基礎的保障。

三年前,縣城一座比較高端的樓房開盤,房價在小四千塊錢左右。在外地工作的女兒給我說爸你趕緊買套房吧,借錢貸款都行,買一套房比你幹打十年工都強。


當時我真的動心了,就去樓盤看了看。首付十五萬就可以拿到一套不錯的房子。看完,我卻猶豫了,一個是手裡只有幾萬塊錢,再一個我覺得我歲數大了,每個月都要還房貸,會壓的我一個農民老漢喘不過氣來,最關鍵的是我堅信房價會跌下去,起碼不會再漲了吧。一個小縣城,能趕上市區的房價?打死我都不願意相信。

結果,大家都知道,真的打臉啊!打的啪啪的吶!真疼啊!

一年多的時間,調控也好限購也罷,樓盤越來越少了,從來沒有見過的房地產中介公司在縣城遍地開花了。好點的樓盤房價從四千漲到了小八千!我的個老天爺爺呀!一個小縣城都趕上距離我們不太遠的省會城市太原市的房價了。摸摸我兜裡的幾個鋼鏰,我真想跳河算了。


今年春節,女兒和兒子都回來了,一家人歡聚一堂。除夕夜,我最怕孩子們提房子的事,可是女兒還是提出來了。我表面上滿不在乎,心裡真的不舒服啊。一年多的時間一套房子增值三十多萬,我真要打十年工才能賺回來,再說我還能幹十年嗎?真佩服女兒的先見之眀啊!這夜,多喝了幾杯,我醉了,醉的一塌糊塗。老婆事後對我說,我癱在房間的一角哇哇大哭。

過年後,特意去幾個樓盤看了看,房子倒是有,都是一些格局和樓層不理想的房子,理想的房子都跑到中介手裡去了,只能加價才能買到。這才想到,小縣城已經和大城市接軌了。


前兩天,兒子打電話回來對我說,他已經有女朋友了,以後他們結婚房子的事不讓我管了。買不起房子可以租,實在不行老家的房子修繕一下還是挺不錯的。

這個特麼懂事的兒子,一個電話讓我再一次淚流滿面。


老去的老兵


小縣城,七八千一平米的房價,相當於三四線城市了吧。其實這樣的現象不止出現在一兩個“小縣城”,自從全國房價經過2016年的一輪大漲之後,全國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也跟著漲了起來。但人口流出大於人口流入、城市配套不完善、收入水平處於下游的三四線城市真的能撐起高房價嗎?

其實三四線城市的樓市火熱很大程度上是開發商與炒房團聯合做局炒起來的,甚至很多中介公司也摻和其中。據一項對15個三四線熱點城市的調查數據顯示,約有四成的購房行為是投資性的,甚至還有一些難以鑑別的水分,投資性購房比例可能會更高,真正的購房需求並沒有市場表現的那麼搶眼,否則三四線城市也不會為去庫存而頭疼了。


“有樓盤卻沒有房源”,很有可能是開發商“捂盤惜售”造成。通過“晚領證分批拿”、“大幅提高開盤售價”、“後續房源轉售為租”、“謊稱進入尾盤期”等手段來造勢炒高房價,其目的和“囤房捂盤”一樣,都是為了哄抬房產價格。


這個時候炒房團和中介再來添一把火,三者聯合炒作,三四線城市樓市房價焉有不漲之理。只不過這“漲”中有多少水分,就很難說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的問題有所幫助!這裡是專注大亞灣房地產的其易房網,歡迎關注我,瞭解關於大亞灣買房的相關知識!


大亞灣其易房網


為什麼售樓部有房還得通過中介,這只是縣城有的情況,在三四五線城市省會都有,原因主要有這幾點

1-由於倡導的城鎮化號召,還有最近幾年房產市場的火爆,房子已經成了香餑餑,必須買一套,才可以踏實,結婚,甚至安心!種種原因催促了剛需團體的龐大,這情況下很多樓盤確實是一開盤就秒光,我們這年前一個樓盤手機開盤搶,800套房源3秒光,很多人早就交了認籌款還是被刷下來了!!

2-這些購房群體有部分是中介和炒房的人!!還有投資人更有售樓部自己人。這部分人一般和售樓部聯合先預定再轉讓,一個號估計轉讓費就幾萬,大城市甚至幾十萬!!

3-目前開始流行一二手房聯動!!或者開發商為了省事,直接交給中介代理。這情況下,肯定就是通過中介買了,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普遍的!!中介代理相對來說還會更便宜點!!

4-由於中介的客戶資源比較多,售樓部會讓中介幫忙介紹,一旦中介提前彙報電話,售樓部就會配合,你就只能通過中介了!!


小崔說房產


我在成都彭州生活,彭州也是縣級市,大家都知道2008年地震把這邊的房價壓了很久,加上石化基地的影響,房價一直維持在4000-5000。前幾年,房子修的太多,房價一直降,最低可以到2800左右(除開安置房)。買房的需求突然降低,開房商都拿房子做再抵押,甚至有的樓盤變成爛尾樓。直到二胎開放信號出來,這個是對房地產的一個積極信號,有提前意識的開房商就開始佈局買地,真正開始漲價大概是兩年左右時間。全國性普漲的原因,有三點,首當其衝的就是環保大檢查,各地企業相繼停產整改,其中中小企業更是很多直接倒閉,國企又在二次改革合併影響產量,水泥,鋼材,玻璃率先開啟漲價風暴,導致修房成本增加。舉個實例,我們這邊現在你要拉沙石比以前困難的多得多,親戚家開的磚廠整改三次依然不合格,直接關閉。第二點,不得不提限購令,我們縣城今年才實施限購令,以前你有錢隨便買,現在你有錢都必須排隊搖號。限購令實施之前,房價就漲了大概一年時間,因為傻子都知道早晚會限購到縣城。第三點也是我們彭州的自身原因,成彭高速的改造,奧特萊斯小鎮的打造,成都五環的修建,三大利好促進彭州的未來發展,環線對比成都縣城房價上漲,彭州的漲幅是最大,兩年前最低2800每平,現在新樓盤開盤價7000-8000每平。而且新樓盤相當少,還加上限購,目前處於新房荒,能買到就是你運氣好。要麼就只有買二手房。


閃電俠


我的老家茌平目前房價在4000到6000之間,在去庫存之前,大量新房在賣,且價格便宜貸款好帶。經過這兩年去庫存之後,現在新房在賣房源很少。目前我的老家房價還在上漲,市區都10000了,且有大型開發商碧桂園祥生來聊城拿地。商品房本質上還是商品,開發商面對目前火爆的市場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很多樓盤都採取捂盤惜售的策略,等著房價高點在賣。

另一方面,目前市場下各大開發商土地儲備較少,而新入市的開發用地進入市場的又比較少且價格較高。間接造成了目前在賣樓盤的相對稀缺性。

對於最近要買房居住的購房者來說,不得不把目光轉向二手房市場。這就造成了樓主所提的問題的這種局面。

以上只是個人淺薄的分析,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相學習。


雪虎1213


房子貴,卅年辛苦全白廢。

房價高,無數平民競折腰。

這就是市場現狀,不僅是縣城房價高,全國的房價都高,當然,炒過了頭而形成“鬼城”的例外,房價被腰斬的也不少。言歸正傳,來分析一下題主的問題,縣城房價為什麼這麼高。

首先,土地成本是因素之一。土地供應決定商品房供應,作為土地供應的主體,土地供應減少從而形成競爭,地王不斷產生,羊毛出在羊身上,高地價從一方面催生了高房價。

其次,市場炒作是主要因素。這個炒作有兩個方面,一是開發商炒作,輿論造勢,製造市場假象,忽悠民眾積極購房。二是民眾炒作,既有投機的炒房團,也有受“兩個老太太的故事”蠱惑的普通購房人。其實,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下,任何一個非剛需性購房,都是在給房價升溫,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

再次,開發商捂盤。前面說了,開發商最善於炒作。君不見,排號時門庭若市、開盤時人滿為患,有的開盤既“售磬”。其實這種情況大多是開發商自導自演,造成房源緊張假象,不明就裡的群眾生怕錯過機會,想盡辦法也要拿房,這時中介主動上門說他有辦法,你是不是覺得中介雪中送炭呢?很多購房人就是這樣被忽悠的,背裡不知道開發商笑地有多開心。

買了的,不用得意,也別後悔。沒買的,咱不著急,房價長期趨勢肯定是緩緩降溫。


一竿閒釣35848337


你看到的更多是假象,但你的眼神沒問題,因為全國多數的城市都有這種現象。

其實很簡單,就兩點,一個是開放商捂盤,一個是房販壓住了房源。

開發商捂盤原因很多,一個政策風向的判斷,一個是市場價格走向的估值,一個是營銷策略的需要。房地產是最容易受到政策和銀行影響的,政策傾斜和銀行利率都會影響到地產商對市場投放的變化,當然這也不拋除證照不全等待上市的,更多的是開發商在釣魚;至於房販子,沒辦法,這是他們的職業,他們遊走在法律的灰色邊緣,老百姓恨死他們,但他們愛老百姓的錢,愛恨主體不同而已。

有一個規律在任意行業通用:低進高出。所以不要著急,如果不是剛需用房,請綜合你本地的政府城市空間規劃政策、本地房產最少

10年前後的地產價格升降曲線、銀行貸款利率、開發樓盤項目周圍前景空間等預測是否值得購買,至於價格,這無關緊要,只要值,幾萬也買,如果不值,幾千也是垃圾,價格就是個參數,要看前景和周圍配套。


拋磚引玉,歡迎大家拍磚,發表自己的高見 ,精彩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