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8月30日,伴随着一声巨响,市中医院新建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最后一栋房屋轰然倒塌,标志着该项目拆迁工作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今年8月份以来,渝水区城北街道在市、区两级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下,充分发扬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优良传统,举全街道之力全力推进市中医院新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圆满完成项目范围内32户村民、4户企业的拆迁,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市中医院新建项目是我市重点民生工程,项目落户于城北街道岭泉管理处王坑村小组,项目占地150余亩,涉及村民32户、企业4户。为全力服务项目建设,该街道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拆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辖三个工作组,并抽调了4名科级干部任工作组成员,扎实开展征地拆迁各项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30余户拆迁任务分解到干部个人,每名班子成员至少负责1名拆迁户,将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千金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良好局面。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宣传政策

拆迁工作开展以来,该街道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街道、管理处、村小组三级党员干部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始终奋战在征地拆迁第一线,用干部的辛苦换取群众的理解。全体党员干部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不分早晚、不分晴雨、不分周末节假日,深入到村民家中做工作,耐心细致讲解征地拆迁政策,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街道主要领导上门做工作

“无论是街道的党员干部,还是管理处、村小组的党员干部,始终上下一条心,大家都怀着同一个神圣的使命,早日完成项目拆迁,为城市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因此,即使工作再苦再累,大家都毫无怨言、无怨无悔。”渝水区城北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绍平表示。

敢于担当、攻坚克难

征地拆迁是天下第一难事。王坑村虽然是一个只有30余户村民的小村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情况较为复杂,拆迁难度非常大。为全力破解拆迁难题,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该街道以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旗插在征地拆迁一线,要求党员带头做工作,党员带头签协议,保障了征地拆迁的顺利推进。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党员干部晚上上门做工作

党员带头做工作。该街道主要领导不仅亲自挂帅,更亲自出征,不仅多次主持召开拆迁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经常利用晚上时间深入到村民家中做工作,面对面向群众宣讲政策,用心用情做好群众的工作。该街道蹲点干部胡刚作为拆迁工作具体负责人,一门心思全扑到拆迁工作中,脚步踏遍了村里每一户村民的门槛,工作开展以来,自己早已晒成了“包公黑”。岭泉管理处党组织书记蔡小平,轻伤不下火线,自己脚部受伤后,在医院打几针后,一瘸一拐回到拆迁一线,继续忘我工作。其他党员干部也不甘落后,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坚持不懈做群众的工作,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一百次……直至村民签订拆迁协议。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党员干部上门做工作

党员带头签协议。该街道按照“党员干部带头、先党员后群众、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拆迁协议,带头腾空自己的房屋,带头拆除自己的房屋,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村民签订协议。该街道党员干部陈宏身先士卒,不仅自己带头签订拆迁协议,同时,不是拆迁工作组成员的他还主动做好自己亲属的思想工作,成功说服自己的哥哥、弟弟及侄女签订了协议。王坑村党员、老村长陈建清不仅带头丈量自己的房屋,带头签订协议,还积极配合做好其他村民的工作……在党员的带领下,其他村民纷纷签订协议,形成了签订协议高潮。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村民签订拆迁协议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此次拆迁工作中,全体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敢于攻坚克难,保证了拆迁工作的有序推进,王坑村的村民党员带头签协议,为其他村民作了好的示范,加快了拆迁工作进程。”渝水区城北街道党委书记刘颖峰表示。

用心用情、阳光拆迁

征地拆迁,一边是群众的利益,一边是政策的红线。该街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走到底”的原则,对各项补偿费用标准、丈量面积、地上附着物进行张榜公告,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切数据均处于“阳光”之下,每个村民心里都有本“明白账”。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党员干部上门做工作

拆迁工作开展以来,全体拆迁干部扎根村小组,扎根村民家中,发扬“踏破鞋底、磨破嘴皮”的精神,向村民宣讲政策,和村民交朋友,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用真心真情做群众的工作,用真心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王坑村的村民陈某,因其诉求超出政策范围,一直不同意签订拆迁协议。眼看离最后期限越来越近,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拆迁干部轮番上门做他们家的工作,和他们谈心交心,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用真心和耐心打动了该户村民,在规定期限内签订了拆迁协议。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党员干部上门做工作

“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全力保障老百姓的合法利益,用真心真情感动群众,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就能得到群众对拆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实现和谐拆迁。”刘颖峰表示,“完成拆迁只是起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以及后续的村民安置工作,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为改善城中村村民的居住环境不懈努力。”

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这个街道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座崭新的现代化中医院将在王坑村旧址拔地而起,为新余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市民看病将更加方便。而王坑村的村民,也将告别生活环境落后的城中村,住进环境更优越、设施更完善的安置小区,实现安居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