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造假

古人的造假​在现代假冒伪劣商品很多,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假冒伪劣了。古人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淳朴,那时候也有很多奸商通过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牟利。宋朝就已经有了这种恶风陋俗奸商们为了多赚黑心钱,想尽各种办法坑害消费者,他们在肉里注水,在粮食里洒水,在盐里掺灰土,往鸡肚子里塞沙子,把鹅和羊的身体吹胀,把腐烂的蔬菜装扮出新鲜的样子,把伪造的物品假冒成正宗的品牌真是一点儿良心都不要了。南宋大臣洪迈去金国出差途经开封,在粮油市场上买了一袋小麦,当时感觉很干燥哪知没走到张家口就发霉了。众所周知小麦吸水能力很强,100斤小麦中注入20斤水摸起来还是非常干燥的,而且籽粒饱满卖相极好。买家不知道真相没有及时晒,水分出不来小麦自然就发霉了。宋朝奸商可以说俯拾皆是,宋人有首曲子,浙右华亭,物价廉平,一道会买个三升……这一瓶约迭三斤。君还不信,把秤来称,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华亭就是现在的上海,这首曲子唱的就是上海假酒—要价不高,一贯纸币能买三斤酒,其实光瓶子就重一斤,掺的水又有一斤,一贯纸币最后只能买到一斤假酒。不过那时技术手段落后,假酒只是掺水对人体没什么危害,事实上宋朝风气之坏和人心之恶并不亚于今天。宋朝秀才每年都要祭几回文庙,祭祀完的猪肉一般大伙分掉,可是到了盛夏天气炎热,上午祭祀的猪肉下午就臭了谁都不愿意要。为了避免浪费他们就把那些猪肉兑给肉贩子,肉贩子用血水泡洗一番异味儿暂时没了肉色还挺好看,可以一文不少地卖给不懂行的消费者。不光秀才有些农民也很过分,南宋战乱之时死伤无数,江浙的农民用人的腐尸喂猪和养鱼。腐尸毒性极大猪和鱼吃了尸体,毒素必然在它们体内残留。农民把这些猪和鱼卖掉自己只吃正常喂养的,真是既自私又奸恶。既然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峻,监管也就势在必行了。当时河南商丘有个皇家农场出产的五谷、蔬菜和禽蛋也是专供皇室享用,此外皇宫及附近还有御苑,里面也种菜种粮可以供应御厨,所以宋朝皇帝吃的都是特供。皇帝们还搞了一些严刑峻法,让御膳房那些掂勺的和切墩儿的不敢马虎大意。严峻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菜不新鲜或者择得不干净,相关伙计要判处一年劳改,要是御膳里出现了苍蝇或者老鼠屎等脏东西相关御厨就得判两年劳改,万一让皇帝吃出了毛病那御厨就得判死刑。如何保障平民百姓的食品安全法律规定,出售腐烂变质的食物给他人,导致食物中毒或出现某种疾病的劳改一年同时赔偿医药费,如果导致死亡处绞刑家产一半充公,另一半赔偿给死者家属。也许古人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技术,如果是技术成熟相信会有很多造假方法吧,不过相信古代的法律也会更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