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打呼嚕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預防呢?

寶寶的身體各個器官發育還不是很完善,有很多寶寶睡覺時會出現打呼嚕的情況,60%的打呼嚕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有的打呼嚕卻是疾病表現。

寶寶打呼嚕是怎麼回事?

1、有炎症

當寶寶患上氣管炎或者鼻炎時,睡覺時會發出呼嚕的聲音,因為嬰幼兒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是非常差的,一旦感冒時就會引發鼻炎,鼻炎會導致寶寶鼻塞,從而睡覺時打呼嚕。另外當孩子支氣管發炎時也會增多孩子的痰液,本身孩子的氣管比較狹窄,當被痰液堵住時就會變得更加狹窄了,孩子呼吸會變得不通暢,從而引起了震動,發出呼嚕的聲音。

2、睡覺姿勢

60%的嬰幼兒喜歡仰臥著睡覺,長時間下去會導致孩子的舌根後墜,從而讓喉腔變得更加狹窄,導致睡覺時打呼嚕。儘量給孩子選擇側臥位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舌根後墜,緩解了打呼嚕的情況。另外寶寶打呼嚕也和周圍的環境刺激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要給孩子創造乾淨舒適的睡眠環境,要避免受到外界刺激。

3、疾病

當寶寶患上扁桃體肥大時睡覺會出現打呼嚕的情況,當孩子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狀態下、受到了氣溫的影響、上呼吸道感染、抵抗力下降時容易受到細菌的感染,從而累積到了扁桃體,堵塞了口咽部以及鼻孔,因為氣體不通暢從而引起打呼嚕。

如何預防孩子打呼嚕呢?

1、給孩子選擇正確的睡覺姿勢

為了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千萬不能摟著寶寶睡覺,儘量讓寶寶單獨睡在嬰兒床上,這樣可以防止擠壓到寶寶,從而影響了孩子的呼吸。同時孩子睡覺之前不能過於飢餓或者過於飽脹狀態。

2、要多注意孩子睡眠中的一些疾病信號

如果孩子睡著之後容易出現驚醒,並且臉部發紅、全身乾燥、脈搏加快,那說明寶寶可能就要發燒了。如果孩子睡覺時總是翻來覆去,並且伴有腹部脹痛、口臭,那就可能出現了積食。所以新生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身體狀態。

溫馨提示

如果孩子持續大打呼嚕的話,應該及時帶著孩子去醫院做檢查,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臟功能,另外也會改變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了孩子的骨骼發育以及大腦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