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深圳「紅的」

“關內是紅的,關外是綠的。”

這是一句只有深圳人才看得懂、讀的出的句子。因為這說的是深圳的出租車:關內紅的(di),關外綠的(di)。

但你不知道的是,到了明年,深圳只會有一種顏色——“藍的”(電動)。

根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透露,全市巡遊出租車將於今年底基本實現全面電動化。圳長也曾多次向深圳出租車師傅求證,他們說今年紅色出租車將基本上換成藍色的電動出租車,包括關外的“綠的”。

也就是說,深圳從此將再無“紅的”。

再見,深圳“紅的”



深圳的士為什麼是紅的

如果你在深圳“打過的”,一定會對深圳的“那一抹紅色”記憶猶新。

“打的”,源自粵語——“搭的士”。的士其實就是出租車,在廣東及港澳地區稱為“的士”,在臺灣稱作“計程車”。的士最早就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的香港和廣東地區出現,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一新事物才成為內地社會生活的基本需求。

如今,每個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出租車,例如廣州的士是五顏六色的,但深圳的出租車為什麼大多是紅色的?(最早的時候關內曾有過少量黃色出租車)

答案有很多種版本,圳長認為相對靠譜的是深圳借鑑了香港。80年代,正是港片橫行大陸的時候,電影中時常出現的紅色出租車也深入人心。例如香港電影《喜劇之王》裡,張柏芝扮演的柳飄飄在紅色出租車裡痛哭的一幕讓許多人難以忘懷。

再見,深圳“紅的”


(喜劇之王劇照)

再見,深圳“紅的”


(香港街頭的紅色的士)

當然,也有傳說,之所以選紅色,是因為廣東人認為紅色比較吉利,適合作為婚車的配色。早年深圳人結婚,也有選擇出租車當婚車的。

的士司機曾是紅馬王子


1984年,在深圳特區建立4年後,深圳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深圳人率先過上了不用糧本、糧票的日子。這就是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深圳才擁有了“的士”。

那一年,國貿大廈尚未建成,深南大道還沉默在一片塵土飛揚的機器聲中。那一年,全深圳只有6輛的士,起步價是6元,跟現在關外綠的的起步價一樣。

6元是什麼概念?當時一個普通人的工資才10幾塊錢。一個月一斤大米也不過幾毛錢,所以深圳人一年能坐上一次的士,就可以吹噓很久。

再見,深圳“紅的”


(圖片來自南方日報)


但這並不代表著的士沒有市場,因為深圳一河之隔便是香港。那時候,香港不少企業開始在深圳建廠招工,所以老闆們經常在口岸那邊打的。6元對於當時就是月薪上千的香港普通人而言,"溼溼碎啦"。

深圳的出租車司機也願意接香港老闆,因為當時他們收的都是匯率比較高的港幣!90年代最經典的一個場景,是口岸通宵排隊的紅的,那時候打車不流行打表,而是講價,如果遇到一個過東莞的港客,下車時總會收到幾張大額港幣,有多的車費都算小費。要知道,20多年前港幣要比人民幣值錢多了。每當遇到這樣的“大客”,紅的call臺就會傳來興奮的聲音,呼朋喚友,與司機老鄉們共同分享。畢竟,這才是他們背井離鄉,來深圳開車的動力!

自然而然的,出租車司機這種上班不用日曬雨淋,出門有車代步,收入十分可觀的職業,就成了當時女生們心中的“紅馬王子”的代名詞了,當時民間甚至有“

哪個女孩不想嫁給的士司機”的傳聞。

再見,深圳“紅的”


由於的士司機這個職業十分吃香,到了1988年,深圳舉辦了全國首次的士牌照公開拍賣會,140個營運牌照最終竟然拍賣出了2716萬元的天價,單個牌照的拍賣價格達到19.4萬元。

一個的士車牌接近20萬,但當年華僑城的豪宅東方花園開盤,單價不到2000元/平。如今,東方花園二手房價已接近20萬/平。



的士司機月收入能買10㎡衛生間

說起深圳的士,攸縣是永遠繞不過的關鍵詞

1990年,當第一個攸縣的士師傅拿到月薪過萬的收入時,這條依託著熟人拉熟人的的士致富之路便已正式運作起來。

很少有人知道,最初的攸縣人,其實是被招聘到深圳來開大巴的,卻意外地發現出租車行業利潤豐厚。在當時的行情下,出租車的承包金是5萬,只要司機勤快,幾乎不會跑空車,一個月算下來能收入兩萬元左右。

要知道,那時候深圳的房價還是4位數,的士師傅一個月的收入能買下一個10㎡的衛生間。這樣的盛況,放在如今是不敢想的。

再見,深圳“紅的”


(圖片來自南方都市報)


財富的誘惑迅速地將攸縣人聚集到一起。90年代,無數攸縣人從老家來到深圳,大多數人直接瞄準了出租車行業。當時的司機們,通常是2-3個家庭合租在一起,丈夫日夜奔波,老婆在家專心做飯帶孩子。因為當時這一職業相對的高收入,的士司機的子女們也能夠從內地老家來深圳,全家團圓,並且能就近在深圳上學。至於有心入行的老家小弟們,一般入門的位置是夜班司機,下午5-7點是集中交班時間,初來乍到的夜班小夥們,用通宵達旦佈滿血絲的雙眼,親眼見證了在這個城市,時間就是金錢

據統計,攸縣在深圳特區的“的士”大軍及其衍生的相關產業從業者總人數達到10萬左右。若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這一數據甚至累計超過20萬人,“攸縣大碗菜”、“攸縣米粉”、“攸縣麻將館”至今仍是深圳城中村的標配之一。

因為攸縣的士大軍數量過於龐大,他們聚居的城中村一度有深圳的士村的叫法。每天清早或傍晚,的士村裡,身著統一制服交接班的“的哥”“的姐”浩浩蕩蕩,煞是壯觀。

再見,深圳“紅的”


(的士村交班的的士排起了長隊)


在這隻攸縣的士大軍中,個別膽大的,一早就承包了車隊自己運營,如今早已坐擁千萬身家了。從一無所有到一夜暴富,說這是深圳的致富神話也不為過。再不濟的,當年順手在深圳買了房的那些老的哥們,現在身價也翻了不知多少倍。只是當年大多數的哥的姐依然抱著要衣錦還鄉的念頭,賺了錢便回家蓋起幾層小樓房,陰差陽錯地錯過了這波紅利。

很難想象,那是一個開的士能致富的年代。可惜,如今盛況不再,連曾經的紅的也可能不復存在了。

有時月入3000,連房租和吃飯都不夠

時至今日,出租車行業早已不再風光,司機也不再是人們眼中的夢想職位。有人說,這是因為網約車的興起,擠壓了出租車市場;也有人說,這是因為的哥們過於傲慢,沒有服務意識;還有人說,因為開車的份子錢、茶水費太高,導致很多司機另謀生計。也有人認為,深圳如今的地鐵線路越來越完善,更多人選擇了公共交通出行,打車的需求少了。

2014年,網約車進入深圳市場。手機APP叫車的新型打車方式很快取代了“揚招”的傳統方式,加上網約車價格低廉,服務有評分系統可以監控,其載客量迅速上升。

2015年5月25日,滴滴發起“桔色星期一,免費打滴滴”活動,當天成交訂單量為25萬單,當天傳統的士出現了空駛大半天沒有客人的現象。

再見,深圳“紅的”


(圖片來自深圳飲食網)

網約車瓜分了相當分量的市場份額,的士司機的收入大不如前。如果不怕吃苦多跑幾趟,每月還能勉強維持七八千的收入,傳聞最糟糕的時候月收入降到3000左右,連房租和吃飯都不夠。

曾經盛極一時的的士行業遭遇了空前的用人危機,許多的士師傅甚至故意態度惡劣,讓乘客投訴,方能和公司解約。

2016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深圳出租車司機大罷工,整個城市交通陷入癱瘓。

再見,深圳“紅的”


(停運當天,許多出租車停在停車場上)


後來關於出租車拒載、不打表、議價以及服務態度惡劣的新聞越來越多。光是2017年,出租車服務類投訴就有5348宗。

再見,那一抹紅色

作為見證者,許多深圳人都一定還記得“紅的” 曾經的貢獻。

2011年大運會時,數家的士公司規定,大運會期間紅的對大運持證人員免費,事後公司補貼費用,其中更有許多出租車司機自己貼錢補貼;多年來,深圳多家出租車公司也堅持每年在高考期間組織“愛心車隊”,為考生提供免費送考服務;2018年,就有超過5000輛出租車愛心送考;從2004年第一支共產黨員愛心車隊成立以來,深圳出租車行業已累計提供愛心送考等各類免費接送服務8萬多人次。......


再見,深圳“紅的”


(大運會免費的士 圖片來自南方都市報)


再見,深圳“紅的”


(雷鋒月活動)

再見,深圳“紅的”


(愛心送考車)


雖然近年來相關部門和企業也出臺了相關補貼政策,的士司機的生存現狀有所好轉,但紅的當年盛況不復,已然在走下坡路也是無力爭辯的事實。

後來,為了推廣環保的新能源電動車,深圳自2010年以來推出的純電動出租車,因為車身以藍色為主,被大家稱為藍的。

藍的沒有燃油附加費,比紅的便宜幾塊錢。同時,藍的後排座位的空間也更寬敞,舒適度更高,車內噪音更小。因此,藍的推出之後便有許多人不願意乘坐紅的。

另外,藍的的環境效益也十分可觀,一輛電動車每年至少可以節省燃油14000升,單車減排二氧化碳37噸。

再見,深圳“紅的”


2017年底,曾經只在關外運行的綠的開始了“純電動化”的嘗試,“綠的”基本消失。而這一次,為了長遠的可持續發展,深圳將在18年底實現所有出租車100%純電動化。

據悉,深圳現在僅剩2000餘輛紅色燃油出租車沒有申請更新為純電動車,這些車輛到今年底還不更新的話,明年起將享受不到相關獎勵政策。也就是說2018年年底,存在於深圳人記憶裡的紅的就要徹底消失了。

消失的不只是紅色的士。原來在深圳開車的的士師傅,只有少數在深圳買了房,自認為“僥倖”留在深圳;但是更多的人,陸續帶著家人離開了這個城市。在深圳開的士,早已不是什麼自帶光環的職業,也早已沒有所謂的行業紅利。至於後來者,只能聽著前輩口中深圳的士財富傳奇,又投身日以繼夜的工作中。正如這個城市裡今天的大多數。

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我們即將告別紅的,正如我們向城市的昨天告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