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郭德綱,常寶華老先生爲什麼前後矛盾、左右搖擺?

揪個雞兒吃唄


常寶華,1930年出生,1951年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歷年來創作(包括合作)相聲、小品、快板等作品一百七十多篇,全國各報刊發表五十餘篇。

常寶華自幼隨父親常連安、兄長常寶堃學習相聲,八歲時到北京西單商場啟明茶社相聲大會學徒,九歲開始登臺表演,學習和演出過七十餘段傳統相聲。

1949年,參加相聲改進小組整理編寫相聲《字象》,為處女作。

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慰問演出。回國後,他決定參軍,隨即進入“海政文工團”。 常寶華曾多次榮獲全國和軍隊文藝會演創作、表演等方面的獎項,曾榮立二等軍功兩次、三等功一次。

1958年,演出相聲《水兵破迷信》,參加全軍第一屆曲藝會演,獲創作和表演優秀獎。

1959年,演出相聲《昨天》,參加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獲創作和表演優秀獎。

1962年,赴西藏演出達幾個月,並創作表演《學藏話》《兵站之家》等。

1976年,常寶華和侄子常貴田創作演出的相聲《帽子工廠》轟動一時,成為當時相聲直接介入重大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

1978年,創作相聲《四人幫辦報》《解剖》《兩張照片》《非砸不可》,分別在全國、全軍評選中獲獎。

1995年,參加第二屆中國曲藝節演出《追溯》,獲牡丹獎。

2006年8月,常寶華被授予中國曲藝界的最高榮譽——“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上面介紹了常寶華先生的經歷和成就,就是想還原真相——沒有一個人的名聲是大風颳來的,常寶華先生的成就是靠他的努力和作品換來的,汙衊常寶華先生的人要麼不瞭解事實,要麼是別有用心。

當然,他的成就一般,距離侯寶林馬三立蘇文茂馬季等大師級人物是有差距的。

再回答上面的問題,常寶華先生的態度是一貫的。顯然,他對相聲的發展是期待和高興的。但是,對相聲存在的問題是不滿的,尤其對在新時代仍然大搞舊社會跑江湖的一套大為不滿,所以才會在央視的節目中直斥“小老藝人”,才會在湖北衛視的節目中批評相聲演出中的低俗和盲目追求逗笑的言論。

常寶華先生的行為是合理的,結合馬志明先生的做法可能更容易理解。馬先生是大力支持過郭綱的,但是後來則漠然置之,再也不發聲了。





生活亮亮眼


這位老先生八十多歲了,活成人精了,深諳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的道理,所以對郭德綱的評價前後矛盾非常正常。


我印象裡常老先生或明或暗的評價郭德綱有三次,分別如下:


1、央視4套曾搞了一個紀念侯寶林大師的活動,請了這位常先生以及侯氏門徒幾十人到場,郭德綱當然不在邀請之列。在這個活動上,侯耀華當眾公佈了侯家承認的侯寶林弟子若干人,然後BB了一堆怎麼傳承侯氏相聲的話題,其中不點名批評了郭德綱,而這位常先生也同樣不點名批郭德綱“江湖氣太重,才三十多歲就像個小老藝人一樣擺譜”之類的話。

2、德雲社二十週年大慶時,這位常老先生也到場,並登臺講話,稱“郭德綱,你好孫子啊”,按輩分來算,他是郭德綱的師爺,所以這話也沒挑理的地方,郭德綱也接話道“您這是誇我呢吧”,但是這話聽的總是有點彆扭!

3、郭德綱曾在湖北衛視有一個節目叫《綱到你身邊》,有一次邀請了這位常老先生和他的孫子常遠。常老先生照例先誇了郭德綱,認為郭德綱是優秀的相聲後代,像郭德綱這樣的人太少了,同時提出相聲要有道德標準,即便純粹為搞笑的相聲也應該是高尚的。郭德綱在一邊是聽的相當尷尬。


在這個節目裡,常遠還提到要為爺爺舉辦一個從藝80週年的紀念演出,郭德綱當即表示時間地點定了一定要告訴我,去祝賀一下老爺子。然而後來這個活動並沒有邀請郭德綱,而是請了郭德綱的對頭們,如苗阜、曹雲金、何雲偉、李金斗、侯耀華等等。


所以啊,我真不想詆譭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但是做人還是要實在一點,別那麼勢利,得了誰的好處就說誰的好,這可沒有為子孫後代做一個好榜樣!


牙快笑掉了


關注陌上橫刀,關注更多精彩問答!

常寶華老先生對郭德綱的評價有變化,但並不矛盾、也不算搖擺,原因很簡單,形勢比人強!

首先,常家是相聲界與馬家、侯家並肩的三大家之一,相聲大師常連安生常寶華兄弟六人,全部從事相聲,可謂人丁興旺,“小蘑菇”常寶堃長子常貴田也是相聲名家,常寶華是馬三立大師的弟子,

常寶豐還是郭德綱相聲啟蒙恩師。這陣容真的可以給年輕的郭德綱上上課啦!常寶華在央視的一檔節目上曾不點名批評“相聲界某些人有江湖氣,說某些人二十歲就有江湖氣,三十幾歲就是個小老藝人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說郭德綱,別人還沒這排場。這時候為什麼批評郭德綱?因為郭德綱還沒有現在這樣的影響力,只是一個四處討飯吃的社會閒散藝人,江湖氣十足,在小劇場重新拾起傳統相聲的那一套做派。作為長輩批評一下也說的過去,不說怎麼體現他的長輩身份?

其次,形勢在發展,郭德綱、德雲社壯大了,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崛起速度遠遠超出那些主流相聲演員的想象,郭德綱機會成了相聲的代名詞。這讓很多主流演員心慌,各種打壓、陷害層出不窮,但德雲社依靠觀眾的支持依然活的好好的,甚至比以前更好。這讓這位老成精的“老藝術家”不得不重新審視郭德綱,說幾句好聽的話還不簡單,在德雲社成立慶典上笑罵一句“好孫子”,說得郭德綱心花怒放、連連點頭,在後臺也是受盡禮遇,在後臺一直待到後半夜。老人一點損失沒有,還落得個好名聲,而郭德綱正好需要這些相聲前輩的認可和背書,各得其所,有什麼不好?

最後,左右逢源,為常遠開路。2009年12月15日,79歲的常寶華收63歲的侯耀華為徒,兩人一不小心成了頭條。這個拜師收徒讓很多人也是看的心知肚明,候二是個什麼樣的人,圈內圈外都知道,收徒是常老向主流圈打個招呼而已,大家心領神會。常老收候二為徒,不知道郭德綱心裡的真實想法,估計不會很爽,一個圈外人搖身一變成了可以指手畫腳的長輩,還不能抗議,這算哪門子事?為了安撫郭德綱,德雲社20年慶常老登臺亮相,在後臺守到後半夜。

常老所做的這些,其實都是常遠開路。現在,常家後代裡面只有常遠一人從事喜劇表演,眼看著家世漸微,為了這個真孫子的發展,常老無論願不願意都會站出來,而郭德綱又正好是相聲界、喜劇界的民間代表,壟斷了大半個相聲圈,這股勢力不得不重視,在郭德綱主持的《笑傲江湖》舞臺上,常老還親自出面為常遠站臺,可謂用心良苦。

總體來看,常寶華老先生對郭德綱、對德雲社還是不錯的,在各種場合有批評,但更多的是支持。在德雲社20年慶典上,常老爺子擲地有聲的對德雲社、對郭德綱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它不是郭德綱的事兒,不是郭德綱的大喜事,而是我們相聲界的大事。德雲社培育了多少(相聲界的)後人啊,四個字——功德無量!


陌上橫刀


常氏家族在相聲圈子裡一直扮演著和稀泥的角,用不著罵人,從常連安不唱京劇改說相聲那一刻起常氏相聲就開始了。

常四爺一開始創立啟明茶社就是邀請了京津相聲名家,相聲圈子裡一直都有矛盾,所以啟明茶社的出現很大程度的消除了一大部分人的矛盾。

而後常家六兄弟,常家最出名的還當數小蘑菇常寶堃,二十歲與侯寶林齊名。名聲傳遍京津,小蘑菇在北京,三蘑菇在天津。又是和稀泥的角。

一直到現在,常寶華又一直遊走在郭德綱與體制內相聲演員之間,雖然郭德綱影響力巨大但是為什麼常寶華還是更偏向於體制內呢?因為他老常家也是體制內,他兒子都是政協委員。

既然郭德綱知道這老爺子的想法為什麼還一直恭恭敬敬的對待這老頭?郭德綱需要的是一個名,不是常寶華的名,而是常氏家族和寶這個字。而常寶華順水推舟,因為郭德綱影響力太大他也不會去得罪誰。


馬連良夢露v


說相聲的,有幾個不是賊精賊精的,要臉的誰能誰敢說相聲?放著一般人做不出的事,說相聲的就敢,在老郭內憂外困的時候,那幾位就能敢高調背叛,落井下石,這也是相聲界的傳統,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那幾位有才華沒眼界,也難怪,德雲社之前,哪有什麼具有企業化的相聲團體?都是烏合之眾,山大王要死了,還不樹倒猢猻散啊!

說相聲的,哪個不是見風使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也是必修課,也是生存的能力,權貴愛聽的,觀眾不見得喜歡,觀眾喜歡的,權貴不見得愛聽,你想有飯吃,得罪哪頭都不行。所以,別深究他們今天說的跟昨天不一樣,人家還告訴你,明天說的,跟今天還不一樣呢!

作為聽眾,聽個樂就得了,別去深究誰對誰錯,你在演藝界文藝界、相聲演員堆兒裡找道德模範,你的生活得多不健康啊,那真是想瞎了心了!


嚴博士


這個人的德性全寫在臉上呢!自高自大,陰險狡猾!再看看以前總演壞蛋的老藝術家們,雖然醜點,但是我們晚輩對他們總有一顆敬仰之心!


手機用戶5630571642


作為所謂的常氏家族代言人,要在相聲界有話語權和輩分感。除了與侯門交好還得認清形勢!當大家都打壓郭德綱時,見風使舵,落井下石!而德雲社二十年大慶又要以師爺的範去顯示自身。同時老郭掌握著東方衛視等兩三個電視娛樂檔,孫子常遠想走遠也不能得罪郭德綱。故趨炎附勢似的常老爺子開始了腳踏兩條船的勾當。最後為了成為所謂旗幟收猴二為徒,盡顯高人本色。說實話,相聲界的論資排輩外人無可厚非,我們只想好好的聽相聲!仔細回憶常寶華沒啥好的作品流傳下來,而老而彌堅的處事哲學卻盡顯無賴本色。這裡我們不過多的說常氏家族只針對常寶華個人!德雲社二十年大慶時臺上的一句“郭德綱,你好孫子!”說明了常寶華的羨慕嫉妒恨的小人嘴臉!挺討厭這種倚老賣老,缺又裝孫子挑事的老梆子!不像姜昆,至少敢正面一直的針對郭德綱。最後,我們還是好好聽相聲,德雲社好不好,觀眾用腳選擇,用票來說話!郭德綱是不是領軍人物還是真孫子也不是一個常寶華所能評判的!最後祝罵人幾年吧老人家健康長壽多


喜悅175677985


常寶華在相聲界是沒有什麼地位的,他借他哥哥的光,真正有地位的是常貴田,常寶華沒有什麼好的相聲作品,


句號147548032


前後矛盾的原因在於,常先生非常在意自己的歷史定位,又想給'自己單位孫子常遠鋪好路。



他是體制內的人,知道組織的力量。想要留名清史,就必須要給曲協留下好印象。

他知道自己單位備份優勢,知道很多人想借他之口,表達觀點,以證明自己派別的正確。所以他捧著曲協領導的意思說,就是想要高規格的待遇和名分。而誇讚老郭,則是真心認為那就是相聲的正確方向,想在相聲史上留下好名聲。

他兩頭都不得罪,也是為他的孫子常遠,爭取更多的機會,既能保持相聲演員的身份,又能把握到其它演出的機會。

老人操碎了心,但忘了一句老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自以為鋪了路,其實有時卻是斷頭路。


新文化街男孩


羨慕嫉妒恨!

跟本不是一溜子人!

在他有生之年,那麼好的政策,確達不到一個後生的藝術高度,心裡不平衡,鬧心。

別管郭德綱相聲的內容是什麼,起碼相聲被郭德綱救了!

侯*華,侯*文,哥兩個都不會說相聲。他爸爸能甩他哥倆好幾條街!他們把相聲當成了賺錢的工具!

郭*綱把相聲不但當成藝術,還當成了事業,如今不但培養了許多相聲屆的名人,而且自己的兒子郭*麟也跟著學說相聲,拜師于謙。

我常現在很糊塗,我常現在很迷糊!

郭*綱甩我常好幾條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