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獨派」選舉手腳

看破“独派”选举手脚

2018“九合一”選舉選情加溫,“獨派”也動作頻頻,不論是祭出“東奧正名”等相關“公投案”,或是近日陳水扁接受日本媒體訪談等,即便有些“公投”無法過關,但種種動作都凸顯“獨派”對於主導政治仍有強烈的企圖心,為何如此?

看破“独派”选举手脚

首先,牽制蔡英文以獲得更大資源及權力當然是其首要考慮。畢竟蔡英文“執政”績效不彰,在無法擴張票源到中間選民的情形下,只能退守基本盤,這點當然給“獨派”瓜分權力極大的誘因,故“獨派”在成功力拱賴清德出任“閣揆”後,更加大了操作力道;不論是迫使蔡英文與柯文哲分道揚鑣,自提臺北市長候選人,或是李登輝及陳水扁力挺“喜樂島聯盟”成立,進而推動“公投”,相關動作都是希望增加籌碼來和蔡英文較勁。

看破“独派”选举手脚

“獨派”深信,只要蔡英文的政績持續不佳或是年底選舉挫敗,他們將有更大的運作空間;不論是拱賴清德取代蔡英文參選2020,或是逼蔡英文交出黨主席之位,由自己人接棒,“獨派”都能穩賺不賠,增加更多籌碼。

其次,對“獨派”來說,年底選舉不啻是個能練兵動員的最好平臺,特別是在政治板塊重組的當下,更是獲取權力資源的絕佳時機。“獨派”不僅能藉其關鍵影響力要挾蔡英文,蠶食其權力,更能藉由蔡英文的讓步來膨脹權力,在各縣市和其特定候選人結盟以借力使力,更能在議員選舉中選派子弟兵披掛上陣、攻城略地。只要他支持的候選人當選或是子弟兵搶攻到議席,其政治影響力便可存續。

看破“独派”选举手脚

況且,“獨派”團體也能藉競選造勢,鎖定議題搶攻媒體版面,維繫自己的政治板塊,還能順勢號召年輕“獨派”團體為其作打頭陣的先鋒隊,坐收利益。

再者,李登輝及陳水扁與“獨派”相互為用,彼此藉勢都能相互拉抬。特別是陳水扁,現今他最期待的就是蔡英文給他“特赦”,所以除了藉“獨派”對蔡英文步步進逼外,也派陳致中參選高雄市議員,若當選,扁家再起及他的“特赦”才有可能。

看破“独派”选举手脚

是以就陳水扁的利益來說,讓“獨派”為其效忠,做扁家側翼,同時自己繼續操作“擦邊球”挑戰臺中監獄及蔡英文的底線,當然樂此不疲。

至於李登輝,既然被稱作“臺獨教父”,就要有“教父”的板勢,怎能讓“臺灣之子”陳水扁專美於前?這種情緒當然會促使李對“獨派”團體更加著力。年齡及輩分都愈來愈高的李登輝,所作所為自然會有尋求自己“歷史定位”的考慮,更希望理念被貫徹,即便“獨派”在臺灣的政治版圖上仍有侷限性,但強化與“獨派”合作仍然是他的唯一選項。

看破“独派”选举手脚

“獨派”的策略操作雖有其邏輯,但是否能奏效,仍在未定之天,畢竟蔡英文現今仍在為其“政權”延續做掙扎,未必會讓其予取予求;而當兩岸關係倒退及經濟停滯的當下,意識形態更形次要。所以“獨派”在撥算盤時,仍得知道:只有權謀算計,沒有民生考慮,遲早會被看破手腳。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本文原載於臺灣《中國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