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教授:“獨派”對蔡英文第二任期影響不大 對賴清德有壓力


臺教授:“獨派”對蔡英文第二任期影響不大 對賴清德有壓力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獨派”大老辜寬敏成立的“臺灣制憲基金會”4月30日向“中選會”提出“制憲公投”案。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東傑向中評社分析表示,“獨派”選在520前夕,民進黨派系角力最激烈的階段拋出“制憲”議題,主要是不甘再被各派系拉鋸所利用,也向綠營主政者釋出壓力訊號,要求蔡當局正視“臺獨”。不過蔡英文進入第二任期,無後顧之憂,面對“獨派”聲音很可能已讀不回。
  蔡東傑進一步分析,可以確定的是,“獨派”的壓力對蔡英文不會有太大影響,壓力反而可能落到副手賴清德,或是2024人選身上。
  針對“獨派”的大動作,蔡東傑指出,“獨派”明顯是針對蔡而來,520之前是民進黨內派系拉鋸最激烈的時期,以往綠營內部在進行權力卡位時,“獨派”容易成為被利用的“砝碼”,“獨派”也心知肚明,但也不甘被當作砝碼來看,因此透過“制憲”意象,向民進黨主政者釋出壓力訊號。
  不過,蔡英文回應“臺獨”的可能性非常低,蔡東傑表示,由於在兩岸關係上,蔡英文有維持穩定的意圖,另外還得面對第二任期的黨內角力,蔡要在“跛腳效應”之中設法保持黨內派系平衡,加上第二任期沒有後顧之憂,迴避“臺獨”的可能性高。


  “獨派”的主張,嚴格來說,會牴觸蔡英文維持穩定的基本方針,蔡東傑指出,反過來,也會直接挑戰北京的“和統”底線,今天台灣如果走向法理“臺獨”,那“和統”的機會就不存在了,這是很清楚的,所以只要蔡當局迴避法理“臺獨”,“和統”都還是有空間,也就符合蔡第二任維穩的調性。

  不過蔡東傑指出,雖然蔡英文迴避“獨派”的機會大,但不可否認,北京對法理“臺獨”的定義範圍廣,例如“正名運動”,包括“華航更名”、“護照更名”等,目前都被傾向認為是法理“臺獨”的一部分,因此蔡第二任面對兩岸動盪可能的因素,不會只有“獨派”的“制憲公投”,蔡如果要走維持穩定的路線,其後續態度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