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首谈个人经历,感慨: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王宝强首谈个人经历,感慨: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们生活在这里,争钱都不容易,大家都各有各的难处。特别是事业上刚刚开始的时候,都特别的难就是凭着一腔热血在拼搏,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忍着,一咬牙一坚持就这么过去了,回想起来,事故也都变成了故事。他的故事是从一个追梦少年到一个成功人士,他告诉我们很多,在追梦的路上即使再难也要不放弃。从一部电影《少林寺》开始他的人生就变得不一样了。

王宝强首谈个人经历,感慨: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8岁那年村里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那可是逢年过节才有的好事。每次一有电影,我们就搬着小马扎,恨不得跑上个四五里,围聚在村口盯着那块白色的帐布。那天他看到了《少林寺》。着了迷,被里面的动作深深地打动了,触动了。之后就天天叫着要去少林寺。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个梦,希望爹娘,能在村口那块儿白布上看到自己。15岁时他从少林寺出来了,之后他就踏上了北上的火车,成为了北漂一族那时候他们就在北影厂门口,一颗大树底下蹲着,眼巴巴地等着,盼着被穴头挑中,去剧组跑龙套、做替身。就这样他一直在追逐自己的演员梦。

王宝强首谈个人经历,感慨: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在演戏的日子里他总会的十分敬业,别人假摔,他真摔,即使所有人都说他傻,他都觉得他够拼,他用这种精神告诉自己他可以成功,但是,不是,每次都有戏拍的,没有戏的日子里,他就去打工,搬砖、运货、擦玻璃……他都干过。那段日子很难熬,他看到了实现梦想背后的艰辛。同时,身边也有不少人的冷嘲热讽说:王宝强,你是不是傻啊,你要长相没长相,要背景没背景,要啥啥都没有,你当不了演员的。面对这样的话,他自己也打了无数次退堂鼓,但是第二天还是继续去北影厂门口,蹲活。

王宝强首谈个人经历,感慨: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17岁时他首次出演了《盲井》,这让他又高兴,又害怕。他当一个真正的演员了,有角色了,有名字了,还有好多台词,。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他变得很不自信,于是导演就劝说;没事儿,你好好演,保持本色,做你自己就好了。后来,他拿了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也有了少许的名气,之后他出演了《天下无贼》,跟刘德华、刘若英一块演戏。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22岁时他已经离自己的梦想不远了,但是还有好多人说,王宝强就是“昙花一现”,不可能在这个圈子混得长久。他自己也认为有道理。但是之后冯小刚说;你王宝强就是独一无二的,你要演别人演不了的东西。面对冯导的鼓励他更加下定决心继续向前。

王宝强首谈个人经历,感慨: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真正让他找到自己的是”那一年他遇到了许三多。第一次看到《士兵突击》的本子,他几乎哭了,感受特别真实,他感觉这是摸着我的心写出来的。谁都不相信许三多能成为一个好兵。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他”王宝强“也不抛弃,不放弃”“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士兵突击》的成功,让他有信心,更让他有信念,他要好好做演员。在2011年,他第一次尝试荒诞文艺电影,有人说他脱胎换骨。他从新的领域开始进军了。从他进入北京的那一刻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八年了。十八年里有太多的事情,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现状,更是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王宝强首谈个人经历,感慨: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如今他自己当了导演,他想让爹娘,看到自己创作的电影。他知道自己比较笨,所以在走上导演这条路上后他推掉了所有的事情,专心就做这一件事。当演完一直等着别人喊卡,等了半天怎么还没人喊,他这才想起来,哦对,得他自己喊。当演员和当导演是不一样的。当演员,是在导演的故事里塑造角色;当导演,是要讲自己的故事,组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是他的事儿。有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有时候也会觉得烦,何必折腾自己呢?但是,一想到全组上上下下的四百来号人,一想到一直对他抱有期待的朋友们,他就咬咬牙,继续喊action。所以《大闹天竺》算是是他给自己的一个交代。

看完他的经历,你是否会认为他的成功是一个偶然呢?如果我们每个人能有他一半得坚韧,一般的坚强那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太差,所以,网友们,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