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讓學生數一億粒米,並且讓家長送到學校,你怎麼看?

TBC三修德


信息的正確傳遞有一個常識性的前提,就是要以受眾能夠理解的方式完成對信息的表述。過去曾經有過一個關於識字班的笑話,說是一個女學生到一個村子教那裡的婆姨們識字,教婆姨們念課文“一天一日,一日一天”。結果一個婆姨站起來抱怨:“一天一日還中 ,一日一天俺們可受不住。”。結果是給女學生鬧了個大紅臉。其實女學生教的課文本身沒有問題,可是人家婆姨們沒聽過這麼文縐縐的內容。對日字的理解不一樣,就造成了這裡的尷尬。

同樣,這個老師編制這麼個題目沒有問題,但是在給孩子們的表達上就需要按照學生們和家長們的理解能力和方式做些考慮,不要給理解的歧義留下空間。尤其是這種需要家長參與的題目,還應該考慮到經過學生的轉述後的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如果只是按照字面的理解,真有哪個家長實心眼,給你發動親戚朋友數出來1億粒大米,然後仔細打包,再安排物流給你把這2噸大米給送到教室來,恐怕到時候最尷尬的不是學生和家長吧?所以再告訴別人“前門樓子”的時候,一定要確保不要讓人家給理解成“胯骨軸子”。


韓兵17


老師的苦心,家長的不解,造成了莫大的誤會

剛開始看到這個作業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居然會有這麼奇葩的作業,不是要難為那些學生家長嗎?

但是接著看看四年級學習的內容——《億以內數的認識》,這個“億”的概念並非能夠用實物來表現出來的,也是孩子們想象不出來的,但是這個一億是多少的範疇孩子們還是要有的!

所以這個老師就“煞費苦心”的想到了“1億粒大米”的作業,目的是幫助孩子們正確認識這個概念,希望孩子們發揮想象,並不是真要拿出1億粒米。

事情的發生大概就是那種“你說的和我理解的不是一回事

事情一出,不單單是家長都瘋了,網友跟著也是發了瘋:

其實,經過現場採訪該老師,發現她原本的意圖和家長理解的不在一個軌道上,她說:初衷是讓孩子先數出100粒米,瞭解大概有多少,那麼10個100就是1000,如此類推,估算和想象出1億粒米,感受1億是多大的數字,而不是真的去數1億米粒。

而且據說在班裡,已經有10個同學完成該作業。他們就是通過實踐、發散思維加上估算的方法完成了作業。有的同學是用量杯裝完後,數出多少粒米,然後再以此類推出一億粒大概需要多少量杯,還有同學用碗完成任務的。

所以,看事物還是需要多動腦筋,多發散思維,家長跟學生也要一起的進步學習!當然,老師在佈置家庭作業時,還是要引導到位,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如意島理財


一公斤大米大概52000粒,長春大米算的,一年一產的。算50公斤一袋,需要大概39袋。 老師要玩咱就配合,38袋半送到學校,校方必須當場點清核對,多帶點人,核對不完誰也別想走,全校老師給出來點,點完如果不對,就是懷疑老師偷懶、給老子重點,什麼時候點對了什麼時候算


光明左使之女楊不悔


別妖魔化“數1億粒米作業”了!題目的精彩超乎你的想象

對於“數1億粒米作業”,網絡上大多是批判之聲,一些家長和網友附上了各種做驚訝狀的表情包,以及“一粒一粒數”、“第二天早上用食品袋打包好帶回學校”的截圖,以示這個數學老師真的是瘋掉了,作業是折磨家長的奇葩作業。另外,還有專家給出一億粒米大約有50斤一袋的大米80袋,實在沒法送到學校去。還有專家型家長給出了“一秒數一粒,都要一億秒,約合1157.4天”結論,以示“一粒一粒數”的教學指示愚蠢。

在對“數一億粒米作業”網絡聲討浪聲中,我們也看到了數學老師被迫說出了“可能我估計錯了米的重量了,明天不用帶回學校了”的道歉之聲,這似乎再次坐實了老師的愚蠢,她出了一道不可解決的題目。但我們還看到了老師這樣的回覆“如果沒有做完可以週六週日再完成”。也就是說,有同學已經完成了。

實際上,老師所出的這道題根本沒有出錯,是符合相關標準的好題目。理由如下,

第一,一些家長一眼看出來了——“這絕對是小學四年級的題目”,這說明,他們的孩子也都做過,並不奇葩。

第二,據可靠消息,這道題目不是老師的原創,而是數學課本上面的題目——既然是全省乃至全國課本上的題目,就是經過教材編委會深思熟慮的結果。

第三,這道題的本意,在於讓學生學會估算——想在上課之前請學生們去了解一下100粒米的重量究竟是多少,從而為後面感知一億粒米的重量做準備。目的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測量等活動中去感受大數目的實際大小,積累數學經驗,培養學生的數感,在與他人合作探索過程中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另外,學生所學的課程為《億以內數的認識》。如何讓學生了解一億的概念呢?數一數唄。可是,老師的本意也不是讓孩子們全都數完了,“一粒一粒數”的意思是一開始數出100粒米或者一杯子米粒看多少等,以此作為標準,通過除法瞭解一億粒米的多少。還有,課本上剛剛講解過升、毫升、杯子的容量單位,有多少粒米,進而瞭解一億粒米需要多少杯子,多少袋子等等。總而言之,這道題目可以一題多解,可以鍛鍊孩子的發散思維,增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是一道教材編委會審核過的好題目,並不奇葩。

還有家長指出,三年級讓數一萬粒黃豆或花生米,100粒裝一袋,1000粒再裝一大袋,最後裝成10000粒。這個題目讓學生體會到了萬的概念。你如何認為呢?歡迎留言。


趣聞怪事天天見


數10粒,精確的稱一下,後面乘一下就可以了


她們最愛的含具


飛翔詩話:《小學作業數一億顆米,數了帶回學校去》

佛山小學四年級,班上數學蘇老師,

數學作業來佈置,要求家長帶孩子,

在家數一億顆米,數完帶到學校去。

這個作業真稀奇,如果一億數到底,

不吃不喝一年時,全部重量兩噸餘,

老師腦子有問題,佈置作業不仔細,

隨口一說就一億,到底多少有考慮?

操作可行要實際,不要腦子被驢踢!

這樣老師害子弟,別看只是件小事,

其中看出些道理,這樣教育有問題!


飛翔詩話


這樣的作業很有帶入感,讓人身處其中,倘若老師按常規出一道估算一億粒米的重量的題,或許沒多少學生認真做了。其實細想一下,日常我們每次聽到貪汙多少億、捐款多少億、虧損多少億時,我們僅僅就是聽到一個數字而已,並沒有多少人去想過這到底是一個多大的數字!成年人如此,又何況孩子呢,老師讓孩子理解了一億是多大一個數字,也是煞費苦心啦!


用戶5498589498448


怎麼看??說實話吧..關於這件事情。。我是在頭條上看的。

其實這件事情怎麼辦呢?灰藏簡單~~兜幾袋子米去學校就跟老師說有一億粒,你要是不信的話自己數一下 不 就 行 了 ?



沒有名字的兲巨怪


老師沒毛病,有毛病的是噴子。這就是教會你創造性思維。如果你固步自封,一粒一粒的數,就要累死你。只有創造性思維,一次數一小杯,稱一下一小杯的重量,計算一億粒米要多少小杯,這才是學習的真締,才能活下去。不是說中國教育沒有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嗎?但激發創造力的時候,你們又噴。


遠山1192840


既然老師讓帶到學校 那家長們就準備好後一些帶到學校去 就說一億 然後讓老師數 老師再裝孫子不數 就去教育局 告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