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街道侯传宝:做一名有理想的“麦田”守望者

郯城街道侯传宝:做一名有理想的“麦田”守望者

郯城街道侯传宝:做一名有理想的“麦田”守望者

侯传宝,今年25周岁,家住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新屯村。在乡亲们眼里,他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在同事们眼中,他是敢想敢干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侯传宝自己看来,他希望成为一名“麦田守望者”。作为郯城县宝赢家庭农场的法人代表,他深知科技知识对农业的重要性,2014年报名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2015年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

用好人生“第一桶金”

2011年,侯传宝考入山东大学,大学期间,他到一家快餐店打工,洗碗、送餐,穿着满是油污的围裙挤公交,打工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在他看来,这份工作把自己的脸皮练厚了,也萌生了最初的创业念头。在导师和几个好友的支持下,他去注册了济南侯氏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年净收入三十万。

欣喜之余,如何用好这三十万,反倒成了摆在侯传宝一家人眼前的一道难题。侯传宝的父母都表示家里日子不富裕,没有给儿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不如用这钱在县城买一套房子,留着以后结婚用。初尝创业甜头的侯传宝却有不同的想法。看到父亲因常年种地双手磨出的厚茧,他隐隐地觉得,不妨就用这第一桶金,在这片洒满了父亲辛勤的汗水的土地上种下“金子”,在帮助父亲摆脱传统的农业劳作模式的同时,开辟出属于自己这一代农民的新天地。

2014年,侯传宝用“第一桶金”承包了320亩的农田。第一季种植玉米,他实行大行距、小株距的新型种植方法,当季产量就达到了1400斤每亩的高产量,刷新了全村的高产记录。

郯城街道侯传宝:做一名有理想的“麦田”守望者

在村干部的推荐下,他参加县农业局和农广校举办的“田间地头技术培训”。在学到国家的关于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试行办法后,他将注册自己的“家庭农场”提上日程。经过一系列申请注册手续,2014年11月26日,“郯城县宝赢家庭农场”正式挂牌营业。

从“农娃子”到“农老板”

在去农业局登记的时候,侯传宝通过工作人员得知,种粮大户每年一亩地还有100元的中粮补贴。这使他意识到熟悉国家政策的重要性。之后,他相继参加了临沂市农广校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统接受了合作社、家庭农场、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内容的培训。从这以后,他对“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理念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也使他掌握了全新的系统性的创业理念。

在种粮上有了效益以后,侯传宝又迈向新的种植领域。2015年春,侯传宝和临沂汪洋果蔬种植合作社签订了“雪藕”种植供销合同。通过实行套养泥鳅、黄鳝、斑鱼的种养结合模式,雪藕年亩产量最高可达12000斤。同时,移动藕池的成功运用,也实现了藕农“在任何地方都能种出来藕”的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农民,侯传宝采用了全新的营销模式。他买了两台摄像头安在藕池旁,通过全程视频直播,他将鸡粪晒制、发酵有机肥、藕种进地、藕的生长期等的种植全过程进行24小时无间歇记录,全程无农药无化肥,让买家买的放心、吃的放心。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以后,每年种出的藕百分之五十都被提前预定完,百分之三十实行农超对接和“即时到”公司的采购,真正实现了先卖钱后种地的“订单农业”。

郯城街道侯传宝:做一名有理想的“麦田”守望者郯城街道侯传宝:做一名有理想的“麦田”守望者

为减小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雪藕收获质量,扒藕机的使用势在必行。市场上扒藕机售价高,且不适应移动藕池。侯传宝和父亲便在网上搜集资料,试验自制扒藕机,根据移动藕池遇到的问题,一次次改进和完善,最终获得成功。市场上类似的扒藕机售价13800,宝赢农场自制的扒藕机定价5800,由于操作简单、适用性强、价格实惠,宝赢农场的扒藕机先后卖到了费县、聊城等地。

2018年,侯传宝的宝赢家庭农场又有了新动作。他结合自身餐饮连锁店的集中优势,在黑龙江五常市承包了130多亩优质稻花香生产基地,主产优质稻花香香米。基地产物几乎全部回流餐饮公司,真正做到多产业融合,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向前发展。

“没想到这娃子挺有想法,干起活来也能吃苦有思路,年纪轻轻就成大老板啦!”侯传宝的乡邻们夸赞道。

做一名有情怀的“麦田”守望者

自己富了不算富,乡亲富了才算富。侯传宝创业的初衷是帮助父亲改善生活水平,事业渐渐有了效益以后,他有了更大的目标: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影响和改变村民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带领全村村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利用农闲之际,侯传宝经常邀请村民来农场参观,现场教授他们种养之法,逐步改变他们传统落后的种植理念。谁家农业技术上遇到困难,他都积极主动帮忙。同时,宝赢家庭农场还积极与县扶贫办对接,主动承担了省政协第一书记帮扶项目,帮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藕塘雇佣了村里的8户贫困户,安排他们从事藕塘种植管理和收获分拣等工作。除了本个月个固定工资,农场年底还给每户贫困户分红2500元。此外,在“一对一”精准扶贫扶贫项目中,他与郯城街道官路东村的杨幸福家结为帮扶对子。杨幸福没有子女,媳妇精神有点异常,家里只有2亩地,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一年2000元的土地收入。从2015年开始,侯传宝连续三年在春节期间去给杨幸福家拜年,并送去2000元过年费。

郯城街道侯传宝:做一名有理想的“麦田”守望者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为三农绘新颜”。作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侯传宝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他充分发挥自身才智,将家庭农村经营的红红火火;作为古郯大地的农民子弟,他朴实、善良,善跨界、勤创新、讲诚信,他主动肩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初心,成为一名有情怀有理想的“麦田”守望者。

郯城党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