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对人体有何作用?切除的后的危害有哪些?

曾经网络上火热流行的电视剧《长大》,是由陆毅、白百合、江疏影等明星主演。剧情以医院为背景,展现了医生内心、实习医生心理、医患关系、临床病理等丰富多样的内容,青春励志、积极向上,又贴近生活。其中,在第25集时,陆毅饰演的周明,与白百合饰演的叶春萌,在手术室内,有这样一段对人体胆囊作用的对话。

胆囊对人体有何作用?切除的后的危害有哪些?

【对话字幕】

叶春萌:保肝取息肉的目的,摘除息肉,明确病理性质,虽然胆囊息肉恶变率低,但是毕竟可以解除部分患者的心理负担,不用像以前那样等长到十毫米跟胆囊一起切除。

周 明:有人认为,摘除胆囊对人体无伤害,保留胆囊反而会增加再次发作率,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一颗颗剔除息肉,替病人保留胆囊呢?

叶春萌:近年来已经发现,切除有功能的胆囊,会产生诸多问题。例如,切除胆囊时所致的胆道损伤很难避免,胆囊切除后肠肝循环和脂质代谢不能代偿恢复。还有研究发现,胆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切除后大肠癌、胆总管结石发病率会升高。

胆囊对人体有何作用?切除的后的危害有哪些?

胆囊对人体有何作用?

胆囊位于人体右肋下方肝脏后方,呈梨形囊袋状结构,主要起浓缩、存储、排放胆汁,分泌黏液及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当肝脏产生胆汁后,一部分被人体消耗掉,另一部分则被胆囊存储起来,当消化需要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因此胆囊常被称为“胆汁仓库”

切除胆囊后的后果?

胆囊切除后给人带来直接的表现是,消化功能下降,厌食脂肪食物。由于没有浓缩的胆汁进入小肠,会造成胆汁酸量的不达标,致使出现脂肪消化不良。此外,大量的胆汁排放至胆总管,致使胆道压力过大,出现扩张等损伤。另外,因胆汁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对人体免疫系统有重大作用, 切除后人体微量元素的均衡被打破,大肠癌、直肠癌、胆总管结石等发病率会升高 。

胆囊对人体有何作用?切除的后的危害有哪些?

温馨提醒:

肝胆管生理构造决定药物不能成功排石,请广大患者不要轻信虚假广告

(1)药物都具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对人体肝脏、肾脏会造成沉重负担,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2)胆囊呈梨形袋兜状,连接胆囊与胆总管之间的狭窄通道被称为“胆囊管”,药物排石过程中,胆囊会剧烈收缩,在这个过程中,被药物溶解的结石碎末一部分会沉淀到胆囊底部,无法完全排出,形成泥沙型胆结石,而另外一部分因胆囊收缩而随胆汁排出的小结石会掉进胆总管,胆总管与胰腺交界开口只有针眼大小,结石如果卡住,就会导致胆汁返流到胰管,造成胰腺高压、胰腺细胞肿胀,引发急性胰腺炎;部分表面棱角突出的小碎石,在排出过程中会磨损胆管壁,引发胆道感染、胆道出血;上述这些均会引发腹痛、黄疸、损伤胆囊功能,长期拖延还有导致胆囊癌的可能性;

(3)服用排石药物不但效果不明显,可能还会导致病情的拖延,长期累积的花费并不比手术费用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