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對人體有何作用?切除的後的危害有哪些?

曾經網絡上火熱流行的電視劇《長大》,是由陸毅、白百合、江疏影等明星主演。劇情以醫院為背景,展現了醫生內心、實習醫生心理、醫患關係、臨床病理等豐富多樣的內容,青春勵志、積極向上,又貼近生活。其中,在第25集時,陸毅飾演的周明,與白百合飾演的葉春萌,在手術室內,有這樣一段對人體膽囊作用的對話。

膽囊對人體有何作用?切除的後的危害有哪些?

【對話字幕】

葉春萌:保肝取息肉的目的,摘除息肉,明確病理性質,雖然膽囊息肉惡變率低,但是畢竟可以解除部分患者的心理負擔,不用像以前那樣等長到十毫米跟膽囊一起切除。

周 明:有人認為,摘除膽囊對人體無傷害,保留膽囊反而會增加再次發作率,那我們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一顆顆剔除息肉,替病人保留膽囊呢?

葉春萌:近年來已經發現,切除有功能的膽囊,會產生諸多問題。例如,切除膽囊時所致的膽道損傷很難避免,膽囊切除後腸肝循環和脂質代謝不能代償恢復。還有研究發現,膽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切除後大腸癌、膽總管結石發病率會升高。

膽囊對人體有何作用?切除的後的危害有哪些?

膽囊對人體有何作用?

膽囊位於人體右肋下方肝臟後方,呈梨形囊袋狀結構,主要起濃縮、存儲、排放膽汁,分泌黏液及調節膽道壓力的作用。當肝臟產生膽汁後,一部分被人體消耗掉,另一部分則被膽囊存儲起來,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因此膽囊常被稱為“膽汁倉庫”

切除膽囊後的後果?

膽囊切除後給人帶來直接的表現是,消化功能下降,厭食脂肪食物。由於沒有濃縮的膽汁進入小腸,會造成膽汁酸量的不達標,致使出現脂肪消化不良。此外,大量的膽汁排放至膽總管,致使膽道壓力過大,出現擴張等損傷。另外,因膽汁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對人體免疫系統有重大作用, 切除後人體微量元素的均衡被打破,大腸癌、直腸癌、膽總管結石等發病率會升高 。

膽囊對人體有何作用?切除的後的危害有哪些?

溫馨提醒:

肝膽管生理構造決定藥物不能成功排石,請廣大患者不要輕信虛假廣告

(1)藥物都具有副作用,長期服用會對人體肝臟、腎臟會造成沉重負擔,且容易產生耐藥性;

(2)膽囊呈梨形袋兜狀,連接膽囊與膽總管之間的狹窄通道被稱為“膽囊管”,藥物排石過程中,膽囊會劇烈收縮,在這個過程中,被藥物溶解的結石碎末一部分會沉澱到膽囊底部,無法完全排出,形成泥沙型膽結石,而另外一部分因膽囊收縮而隨膽汁排出的小結石會掉進膽總管,膽總管與胰腺交界開口只有針眼大小,結石如果卡住,就會導致膽汁返流到胰管,造成胰腺高壓、胰腺細胞腫脹,引發急性胰腺炎;部分表面稜角突出的小碎石,在排出過程中會磨損膽管壁,引發膽道感染、膽道出血;上述這些均會引發腹痛、黃疸、損傷膽囊功能,長期拖延還有導致膽囊癌的可能性;

(3)服用排石藥物不但效果不明顯,可能還會導致病情的拖延,長期累積的花費並不比手術費用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