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義務救援隊:女隊員救援完畢趕回家給孩子做飯


柴志峰,翼城縣王莊鄉範村人,是一名個體經營者。多年來默默地做著公益活動,被翼城人稱為“好人柴”。2014年,志峰通過網絡,把一群熱愛公益事業的人聯繫到了一起,組織集體公益活動。後來他又組織成立了“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在他的呼應下,更多的人加入了進來,並得到翼城縣團委的肯定和支持。2016年,“天龍救援翼城分隊”正式成立。|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蘇航|山西新聞網特約攝影師:南志平 呂青月

正在受災現場參與救援的天龍救援隊。

他們每都要在翼城唐霸廣場進行訓練。圖中穿馬甲的是準備加入救援隊的預備隊員。

隊員們訓練的都很投入,女隊員也不甘示弱。

執勤現場,一名女隊員正在檢查對講機聲麥。

有些隊員是部隊退伍的老兵,這些隊員往往會承擔起教官的任務,對大家進行訓練。

救援隊進行訓練的時候,好多隊員的家屬就在不遠處觀看。

天龍救援雖然是一支民間義務救援力量,但是隊伍對隊員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成為其隊員最基本的條件是,必須取得紅十字會的急救證以及有關部門核發的無線電資格證。

攀爬是救援的高難度動作項目,隊員正在認真練習每個攀爬動作。

隊員在練叉車駕駛技能。

進行攀爬訓練的場地是一間借用的倉庫。

隊員說:“有事求援就撥打這個電話。公益救援服務、城市應急救援、自然災害救援都屬於我們的救援範圍。”

柴志峰和他的天龍救援隊在翼城三中高考現場執勤。

每個隊員要檢驗著裝速度,隊裡接到出發任務通知隊員時,對時間是有嚴格要求的。

訓練時汗流下來,沒有散隊是不能擦的。

目前,這支救援隊有正式隊員有21名,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崗位,只要有救援行動,他們都會很快趕到現場。隊員們說,單位的領導知道他們從事的是公益事業,都非常支持。

著裝走路是他們練的基本功之一,救援活動隊員的步行能力必須強。在救援隊成立的當月,他們就步行一百公里,到陽城去為一個項目比賽執勤。

統一著裝及救援裝備的費用都需要隊員自己出錢購買。

隊員的私家車也貼上天龍救援的標誌,隨時準備參與救援。

隊員們正在訓練走正步的抬腿動作。

訓練間隙,一名隊員的妻子把她拍下的訓練過程給丈夫看。

訓練完畢後,一名女隊員換上便裝,騎上摩托車回家。她說:“我還得回去給孩子做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