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開啓新一輪上行 有望觸頂階段高點

8月份,受質優小麥糧源減少、市場需求趨旺的雙重支撐,主產區小麥價格大多穩中上行。監測顯示,8月31日,主產區制粉企業企業普通小麥進廠價在2410—2510元/噸,較上月同期價格上漲了30—40元/噸。面對小麥價格的新一輪上行,當前部分持糧主體囤糧待漲的心理較強。


國內小麥市場素有“金九”的通俗說法,市場也大多寄予了不錯的預期。就筆者之見,受市場階段性需求趨旺的影響,後市小麥價格溫和上漲的態勢仍將持續,九月份的小麥市場行情可期。但由於我國小麥市場並不缺糧,其上漲幅度幅度或相對受限。建議持糧貿易商抓住麥價階段高點的有利時機酌情出貨,以便騰出資金倉容備戰秋糧。


階段購銷趨向活躍,產區麥價穩中上行


相對於7月份,8月份主產區新小麥市場購銷活躍度有所提高。原因是隨著天氣的轉涼,麵粉企業開工率回升,小麥消耗速度加快,備貨積極性提高。再加之市場質優小麥流通數量偏少,部分企業不得不提高價格來促使上量,受此支撐主產區區小麥價格大多穩中上行。


8月31日,河北石家莊地區麵粉企業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50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51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5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4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10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了30—40元/噸。


市場認為,隨著天氣轉涼,學校開學,再加之中秋、國慶雙節臨近,麵粉需求將會繼續好轉,制粉企業對於普通小麥的補庫需求也將增強,預計9月份普通小麥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8月份,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相對穩定,月底部分地區價格略有小幅上漲。8月30日,山東菏澤地區濟南17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700元/噸,濰坊地區為2710元/噸,上漲2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鄭麥366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700元/噸,新鄉地區為270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藁優2018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690元/噸;基本穩定。


由於今年部分地區小麥受災較重,市場擔憂後期優質小麥供應可能偏緊,制粉企業採購需求呈現剛性,再加之近來普通小麥價格穩中上漲,預計後期優質小麥價格或有補漲的空間。


政策收購力度減弱,收購進度大幅偏慢


截至8月2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4295.9萬噸,同比減少2151.4萬噸。其中:河北收購382.2萬噸,同比減少134.1萬噸;江蘇收購997.5萬噸,同比減少231.2萬噸;安徽收購481.4萬噸,同比減少404萬噸;山東收購731萬噸,同比減少156.7萬噸;河南收購916.7萬噸,同比減少1118.2萬噸;湖北收購133.3萬噸,同比減少100.8萬噸。

小麥開啟新一輪上行 有望觸頂階段高點


8月份以來,雖然小麥市場購銷有所活躍,但整體收進度仍然大幅偏慢,而政策性收購數量同比出現大幅下降仍是收購進度緩慢的主要原因。


根據有關數據推測數據,目前小麥政策性收購量不及去年的十分之一。資深人士分析,今年小麥政策性收購量明顯下降,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方面因為受天氣和蟲害影響,小麥的品質下降,再加之今年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等級標準提高,一些不符合質量的小麥被拒於託市收購之外;另一方面,高質量小麥市場價格上漲較快,目前大多高於最收購價格水平,執行政策性收購的企業實際上已基本停止了收購。


麵粉穩定麩皮下跌,粉企加工利潤回落


8月份隨著天氣轉涼,麵粉消費需求有所好轉。尤其8月下旬以來學校陸續開學,食堂加大對面粉的採購力度,制粉企業開工率明顯回升。


8月30日,華北地區麵粉企業平均開工率為52%,較上週同期增加1個百分點,較上月同期增加6個百分點。其中,中小型企業開工率普遍為40—55%,大型企業開工率普遍在65%以上。


8月份以來,儘管主產區小麥價格再度出現上漲,麵粉銷售出現好轉,但大部分麵粉企業為維持客戶群體,並未調整面粉價格。8月30日,河北石家莊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100元/噸,京津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060元/噸,山西太原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040元/噸,維持穩定。


市場預計,受市場階段需求增加的支撐,麵粉價格有望堅挺運行,但由於行業競爭激烈,麵粉很難同步與小麥價格水漲船高,預計後市麵粉價格上漲的空間或相對有限。


而與此同時,受企業整體開工率回升的影響,麩皮市場供應量增加,加之近期豬瘟疫情也影響養殖戶採購飼料的積極性,豬料銷售不旺,麩皮價格持續出現回落。8月30日,河北石家莊地區麩皮出廠價為128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麩皮出廠價為137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麩皮出廠價格為140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麩皮出廠價為143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麩皮出廠價為1460元/噸,部分地區較月初的價格下跌了40—60元/噸。


8月份,由於麵粉價格基本保持穩定,麩皮價格下跌,而小麥價格穩中有漲,麵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下降。按目前價格計算,華北黃淮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為-41元/噸,較月初下跌了36元/噸。


九月份麥市行情可期,莫錯有利售糧機會


隨著小麥市場階段性利好因素的不斷增加,當前市場對後期小麥價格的看漲預期有所增強,一些持糧主體惜售的心態又有所增加。


近兩年來,國家對小麥政策相對穩定,市場很難出現大幅波動的現象。對後市小麥市場的走向,筆者的觀點依舊是:階段溫和上行可期,大幅上漲條件並不具備。


一是儘管今年新小麥產量略有減少,部分地區小麥質量也差於往年,但對市場總體形勢影響不大,小麥市場整體難現缺糧。

2018年我國小麥的產量、品質和國家政策性收購量確有明顯下降,但政策性小麥庫存仍然很大,無論當年生產需求還是未來供給,都可以保障。


二是進入9月份之後新玉米即將陸續上市,由於今年玉米市場看漲心態強烈,部分貿易商或會加快小麥階段性出庫速度,以便提前為玉米收購騰出資金與倉容。


三是雖然後期麵粉有望步入階段性需求旺季,但隨著企業開工率的提高,市場供給也會不斷增加。從近年的經驗看面,麵粉行情總體大體穩定,尤其節日的提振效果也沒有對小麥市場帶來太大的價格波動,因此對後期市場的期望值也不宜過高估計。如果新小麥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用糧企業將會減少採購,等待政策性小麥價格拍賣重返市場。


就筆者之見,受質優糧源階段減少、市場需求回暖等因素的影響,小麥價格有望繼續穩中走強,9月或會觸頂階段高點。因此,建議當前存儲小麥的貿易商,不宜存有過度惜售賭漲的心理,應抓住麥價處於階段高位的有利時機,該出手時就出手,切莫陷入“賣跌不賣漲”售糧怪圈。不然的話,10月份之後集中收購已經結束,而此時又值政策出臺比較敏感的時期,市場不可控因素增加。一旦後市因小麥價格波動而帶來風險,後悔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