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四川有哪些歷史名人?

歷史知事


四川自古被稱為天府之國,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近代的四川是要包括重慶市的,因此,近代大四川的名人不少。

1.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2.重慶沒有直轄之前,大四川一共出了四位元帥,他們分別是朱德、劉伯承、陳毅、聶榮臻。


3.前國家主席楊尚昆(潼南) 他的哥哥為烈士楊闇公,弟弟為楊白冰上將。

4.開國大將有羅瑞卿。

5.開國上將有張愛萍。

6.寫了《革命軍》的鄒容。

7、民族企業家盧作孚。

8.烈士黃繼光、邱少雲。

9.東北抗聯的趙一曼。

10.民主之瀾:張瀾。

11.歷史學家、詩人郭沫若。

12.四川軍閥:劉湘、劉文輝、楊森、田頌堯、鄧錫侯、賴心輝。

13.川軍將領:孫震、李家鈺、饒國華、王銘章、郭勳祺、楊漢域。

14.中共五老之一的吳玉章。

15.周恩來留學法國的同學趙世炎(李鵬的舅舅)。

近代四川還有哪些名人,歡迎各位網友指出!


歷史軍魂



四川號稱天府之國,天藍水清,山高樹茂,鳥語花香,有大巴山、米倉山、大雪山、峨眉山等,還有雅礱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渠江等,山水環抱,風景秀麗,龍光脈靈之寶地,既然是風水寶地那肯定會人才倍出,那些文可治國,武可安邦的軍事奇才很多來自四川,同時正是由於這些偉人的出現才把四川定性為人傑地靈的寶地。

要提起四川近代的名人,不得不說驍勇善戰的川軍,有了川軍的輝煌戰績才能映襯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名將領,而近代川軍又是中國軍閥割據最典型的範本。

四川從北洋政府時代就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十多股軍閥勢力,彼此之間混戰不斷,川內各地軍、政、財權完全由大小軍閥控制,儼然一個小小的郡國,即處於所謂的防區制狀態。

各軍閥間因防區範圍的變化而混戰不休,短短几年至少發生幾百次混戰,戰亂程度堪稱全國之最。

由於長期軍閥混戰以及鴉片氾濫,川軍士兵的精神和身體素質都受到嚴重破壞,整個軍隊如同散沙,直到1934年才由劉湘基本統一四川。

四川王劉湘支持張學良,七七事變之後率部抗日

劉湘是1888年生人,老家成都大邑,曾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他,就是四川的王。

中原大戰爆發時,劉湘採取的政策和張學良很像,保持中立,按兵不動。但不要錯誤地以為他和張學良對待日寇的態度也相同。

1936年12月,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全國地方實力派中支持張學良的沒幾個,四川的劉湘算是“異類”,明確態度支持張學良,支持國共合作,堅決抗日。

但好景不長,劉湘雖積極抗日,礙於身體病情惡化,沒來得及等到抗戰勝利的那一天,便匆匆離世,但他留下遺言始終激勵著當時以及後來的川軍: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以爭取抗戰最後之勝利。

十大元帥之首朱總

朱德是偉大的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以及軍事家,他的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他王者氣度,但無霸者之魂,既德高望重又深知韜光養晦。

朱老總可謂是我軍的靈魂人物,當時,朱總在很困難的條件下指揮全軍,打了幾百次小仗,幾十次大仗,經歷了敵人的五次圍剿,在最後一次中,他面對的敵人,其技術上的進攻力量估計超過他自己的部隊八倍至九倍,資源超過他許多倍。

但是,不論敵人如何有優勢,必須承認,朱總的戰術的獨創性,部隊的機動性和作戰的多樣性,他用戰績證明了自己勝過派來打他的任何一個將領,而且無疑建立了中國革命化軍隊在游擊戰中的不可輕視的戰鬥力。

大將羅瑞卿,始終忠於革命忠於黨

羅瑞卿從青年時代就投身革命,為我國的解放事業建立了光輝業績。


1926年,羅瑞卿起初與家庭和學校發生嚴重衝突,後來毅然決然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並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

而後,在大革命失敗的白色恐怖中,他不怕坐牢,不怕殺頭,一心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最終成為正式黨員。

隨後,他又先後擔任紅軍大隊長、團參謀長、縱隊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參加古田會議和反圍剿戰爭。

他始終堅持擁護和貫徹以毛主席為代表的正確路線,為紅軍的發展壯大作出了貢獻。

縱觀近代史,四川著名的歷史名人還有陳毅,聶榮臻,陳伯鈞,楊尚昆,劉伯承,鄧小平,張愛萍,張瀾,吳玉章,範紹增,黃繼光等等一大批愛國主義人士,他們每一個人對我國建設都起著決定性作用,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民族的救星,毫不誇張地說,缺少了哪一個偉人,歷史有可能改寫。



小小嬴政


歷史悠久、物產豐富、風景秀麗的“天府之國”四川,理所當然地誕生了無數閃耀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名人。單單是近代,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帥中,就有98名將領為四川籍。其中,僅四川籍的開國元帥就高達四人,成為全國各省開國將帥中含金量最高的省份。

鄧小平

事實上,一直到1955年新中國正式授銜的前半個月,上報中央軍委的元帥名額仍為11個。除了大家熟知的十大元帥,還有一個人也被計劃授予元帥軍銜,他就是四川出身的鄧小平。

最終,雖然鄧小平在革命戰爭中對建軍和指揮作戰的功績都足以匹配元帥軍銜,但是由於鄧小平的主要工作為中央秘書長,再加上本人的意見,最終沒有授予元帥軍銜。但這絲毫不影響鄧小平對我軍和新中國的貢獻。

朱德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朱德元帥作為十大元帥之首,當之無愧。朱德,1886年生於四川儀隴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早在1909年就考入了雲南陸軍講武堂,並在同年參加了同盟會。

在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前,朱德元帥已經成為了軍閥的高級將領,1917年曾擔任滇軍旅長,1921年則擔任雲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和警務處處長等職。對於普通農民家庭而言,這完全稱得上功成名就。

但是,為了追求革命真理,已經成為將軍的朱德元帥到達德國,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朱德參加領導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隨後率部到達井岡山,與毛主席會合,共同創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

隨後,朱德元帥歷任第四軍軍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軍總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等職。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


劉伯承

劉伯承,原名劉明昭,1892年生於四川開縣。1927年4月,劉伯承被任命為暫編第15軍軍長,在“有槍才是草頭王”的混亂民國,軍長一職完全可以輕易的獲得“榮華富貴”。但是,與朱德元帥一樣,為追求革命真理,劉伯承毫不猶豫的放棄了軍長一職,秘密到達南昌,與周恩來、朱德、賀龍等人共同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


作為主要將領,劉伯承參加了土地革命戰爭、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歷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參謀長、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長、八路軍129師師長、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西南局第二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等職,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劉伯承對我軍走向正規化、現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聶榮臻

聶榮臻,1899年生於四川江津,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曾擔任黃埔軍校秘書兼政治教官。先後參加領導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曾擔任了11軍黨代表、中共前敵軍委書記、第一軍團政委、八路軍115師副師長、平津衛戍區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





陳毅

陳毅,1901年生於四川樂至,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陳毅元帥是十大元帥中唯一一個出身新四軍的元帥。因為在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主力長征,離開了革命根據地,而陳毅等人則留在了南方革命根據地,繼續堅持艱苦卓絕的南方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堅持南方游擊戰爭的紅軍被改編為新四軍。陳毅歷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指揮、新四軍軍長、山東軍區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陳毅擔任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取得了孟良崮戰役的勝利,這場戰役全殲了國民黨五大王牌之首的整編七十四師,擊斃該師師長張靈甫。

新中國成立後,陳毅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部長、副總理等職。除了是政治家、革命家和軍事家,陳毅元帥還是一位優秀的詩人。陳毅所寫的詩詞,如《梅嶺三章》《青松》、《紅梅》等,均膾炙人口,流傳甚廣。


鳶飛九天2018


鄧小平、楊闇公、劉伯承、聶榮臻、郭沫若、吳玉章、熊克武、楊尚昆、楊寶民、趙一曼、黃繼光、周欽嶽、李大章、王右木、劉願庵、劉披雲、劉伯堅、許建業、盧德銘、王銘章、池峰誠、饒國華、王文鼎、車耀先、薛子正、廖蘇華、唐在剛、徐彥剛、洛桑慈誠、趙世炎、羅瑞卿、羅世文、邱少雲、楊白冰、楊東生、陳挽瀾、陸更夫、張恩德、張世良、余文涵、何秉彝、何以端、李伯釗、李亞農、孫炳文、張自忠、李家鈺、冉國平、田家英、鄧錫候、廖昔昆、甘祠森、江竹筠、朱德、劉湘、張瀾、陳毅、鄧萍、甘棠。


君230835428


民國10年(1921年),胡倫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先後參加巴黎共產主義小組、中共旅歐支部,曾任巴黎華工總會第一分會黨小組長、中共華工支部書記。民國13年(1924年),他被中共旅歐支部選派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任校支部小組長。民國14年(1925年)6月,經第三國際東方部選派,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接受軍事訓練。10月回國,投身於火熱的大革命洪流,先後擔任中共河南省委軍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參謀長、黑龍江省軍區參謀長、後勤部長、政委、省財政廳長、東北兵工廠黨委委員。全國解放後,歷任中央重工業部有色金屬局籌備主任、重慶七九一廠黨委書記兼廠長、重慶市重工業黨委副書記、重慶市糧食局長。1965年,任政協重慶市委員會副主席。十年動亂中,胡倫飽經磨難,但他無怨無悔,忠於黨的信念


胡輝


一、朱德



朱德字玉階,四川儀隴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十大元帥之首。朱德總司令和毛主席密切配合,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時人稱為“朱毛”。

二、陳毅

陳毅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共產黨員。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新四軍老戰士,十大元帥之一,為民族解放和中國革命做出重要貢獻。



陳毅歷任上海市市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副主席等職。後受到四人幫迫害,於1972年去世。

三、羅瑞卿



羅瑞卿,四川南充人,中國共產黨員,著名革命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授予大將軍銜。羅瑞卿先後擔任公安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秘書長、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1978年病逝,終年72歲。

四、鄧小平



鄧小平,四川廣安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所倡導的“改革開放”及“一國兩制”政策理念,深刻改變了20世紀後期的中國。

五、張愛萍



張愛萍,四川達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建國曾歷任華東軍區參謀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要職,同時還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央委員等職務。2003年病逝。

六、張瀾



張瀾字表方,四川南充人。清末秀才 ,是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民主主義革命家、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建者和領導。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195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3歲。

七、範紹增

範紹增,號海廷,四川大竹人。 範紹增自幼便被人稱為“範哈兒”,是川軍第27集團軍第88軍軍長,1949年9月,被委任為國民黨重慶挺進軍總司令,1949年12月率部起義投誠。



建國後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河南省體委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委員、省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等職。1977年3月在鄭州去世。

八、黃繼光

黃繼光,志願軍戰士,著名愛國英雄,四川省中江縣人。抗美援朝時,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在朝鮮上甘嶺作戰時,奮不顧身用身體堵住敵人的槍眼,英勇犧牲,年僅21歲。



犧牲後,黃繼光被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被追授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黃繼光的英雄事蹟激勵了一代代國人。


石頭說歷史


近代四川的歷史名人眾多,很多影響力也非常巨大,略舉一些。

新中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

鄧小平1904年出生於四川廣安,原名鄧先聖,學名鄧希賢。鄧小平的事蹟無人不知,就不詳細介紹了。

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元帥

朱德(1886年-1976年)出生於四川省儀隴縣。儀隴縣現在屬於四川省南充市。朱德元帥出身貧寒,但聰明好學得到族人幫助,早年考過科舉,科舉廢除後考入了當時中國的一流軍校昆明雲南陸軍講武堂,31歲時做到了滇軍旅長,成為滇軍名將。

朱德後來厭倦了作為軍閥將軍的上層生活,反而參加革命,成為我軍的重要創始人,南昌起義失敗後帶領殘部和毛主席井岡山會師。這段經歷奠定了朱德無可爭議的十大元帥之首的地位。

十大元帥排名第六的劉伯承元帥

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至縣,樂至縣現在隸屬於四川省資陽市。

陳毅也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朱德一起帶領南昌起義的殘部與毛主席井岡山會師。南方紅軍長征之時,陳毅留在南方,經歷了艱苦卓絕的三年南方游擊戰爭。

抗戰和解放戰爭中,陳毅分別在新四軍和華野扮演了重要角色,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劉伯承)

十大將之一的羅瑞卿

羅瑞卿1906年出生於四川省南充縣,1928年入黨,1929年參加紅軍。在紅軍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均功勳卓著,參與了多次重要戰役。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哈兒師長範紹增

範紹增1894年出生於四川大竹縣,抗戰前範紹增做到了師長,先是軍閥楊森部屬,後來轉投軍閥劉湘。抗戰中,被蔣介石任命為第八十八軍軍長,但這個88軍是個空頭軍,範紹增自募兵員完成88軍的組建,於1939年率軍出川抗戰。在抗戰中轉戰多地,稱得上抗日英雄。

1949年12月反蔣起義。建國後曾經出任河南省體委副主任,1977年在鄭州去世。

範紹增是《傻兒師長》、《傻兒軍長》、《哈兒傳奇》、《傻兒傳奇》等影視劇中的主人公原型,在影視中是一位熱門民國人物。

文學歷史學巨匠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是我國近現代著名文學家和歷史學家。1948年,郭沫若以考古學和甲骨文研究方面的貢獻,缺席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民國時期,郭沫若已經是公認的文化屆大師級人物。

郭沫若也有著很深的政治資歷,曾經擔任過北伐軍政治部副主任,軍銜中將,很為蔣介石看重。蔣介石四一二政變後與其決裂,參與了南昌起義。抗戰中國共合作後擔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負責文化宣傳工作,再次被授予中將軍銜。

建國後,長期擔任中科院院長。

(郭沫若)

文學巨匠巴金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年出生於成都。

巴金是近現代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魯郭茅巴老曹之一的巴,文學史必定重點講述的人物,近現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近代四川的歷史名人遠不止這些,還有開國上將張愛萍、著名民主人士張瀾、延安五老之一的吳玉章、軍閥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革命烈士江姐趙一曼黃繼光、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戊戌六君子的楊銳劉光弟、著名畫家張大千等。

開國元帥聶榮臻劉伯承、國家領導人楊尚昆等人,在當年算四川名人,但現在重慶分出去後要算重慶名人,就不列入了。


仁勇校尉


作為一個四川人,我熱愛天府之國,也知道很多近代四川的名人,這些天之嬌子不僅是四川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四川近代的十大名人是:朱德、陳毅、劉伯承、羅瑞卿、鄧小平、張愛萍、張瀾 、吳玉章、範紹增、黃繼光。前面五位都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或者是軍隊的高級將領,大家太過熟悉,在此我就不再介紹;下面我就介紹下後面的五位四川近代名人。

張愛萍,四川達縣人,生於1910年,是我軍的重要領導人之人,是我國近代國防科學的科技的創建人之一,病逝於2003年7月5日。張愛萍1925年春進入達縣中學學習,同年開始參加革命活動,1928年8月成國中國共產黨黨員。張愛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均立有汗馬功勞,建國後主持國防科技、裝備和國防工業工作,組織領導“兩彈一星”大協作、大會戰,先後4次擔任核試驗委員會主任委員、現場試驗總指揮,成功地組織了我國第一代地地導彈、首次原子彈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彈爆炸試驗。另外張愛萍對於我國的第二炮兵部隊建設亦居功至偉。

張瀾(1872年4月2日-1955年2月9日),字表方,四川南充人,清末秀才,是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民主主義革命家、教育家,國家德高望重的領導人之一,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張瀾的一生與中國近代史、現代史緊密相聯,清末著名的四川保路運動他就是發起人之一,張瀾著有《說仁說義》、《四勉一戒》和《墨子貴義》等書籍留世。

吳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四川榮縣人,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創始人之一。吳玉章歷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討袁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而成為跨世紀的革命老人,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稱為“延安五老”。範紹增,四川大竹縣清河鎮人,生於1894年,自幼便被稱為“範哈兒”。川軍第27集團軍第88軍軍長 ,1949年9月,被委任為國民黨重慶挺進軍總司令,1949年12月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解放軍四野五十軍高參、河南省體委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委員、省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等職,1977年3月在鄭州去世,終年83歲。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朝鮮戰爭中的民族英雄。黃繼光1931年生於四川省中江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堵敵軍機槍眼而犧牲,年僅21歲。黃繼光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勳章。


大秦鐵鷹劍士


天府之國,人傑地靈“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在近代史上同樣湧現出許多傑出人物,我們今天分享幾位,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一同瞻仰偉人。

朱德

朱德出生在四川的一個佃戶家庭中,從小時候起,朱德就有一顆愛國之心,一直髮奮讀書,尋求救國道路。辛亥革命,護國軍起義,護法戰爭中都有朱德的身影。後來朱德到德國留學,並且在德國柏林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被德國政府驅逐出境。朱德又到了蘇聯莫斯科的東方大學學習,並且在1926年回國參加北伐戰爭。

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朱德和周恩來等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28年,又率軍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在井岡山會師。在後來的四次反“圍剿”勝利和紅軍長征中,朱德都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抗日戰爭期間,朱德擔任八路軍總司令,他和毛澤東一起指揮各個地區戰場,同日寇作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勳。



解放期間,朱德又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併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朱德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職位。作為十大元帥之首,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1976年7月6日,偉大的朱總司令在北京逝世。

鄧小平

鄧小平出生於四川廣安縣。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鄧小平在西北革命軍隊中負責政治工作。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鄧小平發動和領導了著名的百色起義,創建了紅軍的第七軍,第八軍。抗日戰爭時間,鄧小平和劉伯承一起為晉冀豫等根據地的創建作出了重大貢獻並擔任129師的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晉冀魯豫軍區政治委員,同劉伯承強渡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略進攻的序幕。後來又參與指揮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並且率軍進入大西南和平解放西藏。


新中國成立以後,鄧小平曾擔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中共中央秘書長,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務主持黨,國家和軍隊的日常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誌著建國以來的歷史的偉大轉折,開闢了改革開放和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鄧小平被譽為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陳毅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的詩豪氣干雲。“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又顯示出了陳毅的高風亮節。陳毅四川樂至人,年少時尋求救國救民之路,到法國勤工儉學,後來回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陳毅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都作出了同突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後,陳毅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也做出了不朽功績。



劉伯承

從小學時代我們就學過一個課文,就是劉伯承元帥在德國醫生的手術刀下,不用麻藥,將右眼球摘除,被德國醫生贊為“軍神。”劉伯承四川開縣人,長征期間,劉伯承指揮部隊突破金烏江,佔領遵義,巧渡金沙江等等事蹟,為長征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期間,劉伯承作為129師師長,率部參加大小戰鬥500多次,和鄧小平建立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期間,千里躍進大別山,渡江戰役,淮海戰役等等都體現出劉伯承出色的軍事才華,並將紅旗插在了國民黨總統府。


聶榮臻

聶榮臻是四川江津人。聶榮臻青年時代就多次參加,學生愛國運動,並且在歐洲勤工儉學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國後,他曾在黃埔軍校中擔任教官。他參與組織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並且為紅軍長征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抗日期間,他擔任八路軍115師副師長,並且參與指揮了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等戰役,創建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間,參與指揮了平津戰役。新中國成立後,聶榮臻曾擔任北京市市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民代表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務。聶榮臻在擔任國防科委主任期間,為中,遠程導彈,原子彈,氫彈的研製成功做出了突出成績。


紅雨說歷史


四川位於中國大陸兩西南腹地,歷史悠久,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民風淳樸,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府之國”。名人不僅古代多,近代亦不少,且對中國現代歷史的進程起到了深刻的影響,我簡單的陳述一下吧。

朱德(1886至1976),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者之一,十大元帥之首。

陳毅(1901至1972),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十大元帥之一,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副主席。

劉伯承(1892至1986),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中國人民解放締造者之一,十大元帥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

羅瑞卿(1906至1978),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大將軍銜,曾任公安部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

鄧小平(1904至1997),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現代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黨的第二代領袖集團的核心領導者。

張愛萍(1910至2003),述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現代國防科技建設的領導人之一,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勳章。曾任華東軍區參謀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職。

張瀾(1872至1955),民生革命家,教育家,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職。著有《說仁說義》,《四勉一戒》,《墨子貴義》等書。

吳玉章(1878至1966),榮縣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創始人。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稱為“延安五老”。

範紹增(1894至1977),大竹縣人,川軍第二十七集團軍第八十八軍軍長。1949年率部起義,歷任解放軍四野五十軍高參等職。

黃繼光1931至1953),特級戰鬥英雄,民族英雄,國際主義戰士。1952年十月十九日犧牲在韓鮮上甘嶺戰鬥陣地,年僅二十一歲,受到中韓鄧方嘉獎。

另外還有梁光烈,江竹筠(《紅巖》裡的江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