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還能再當選一屆嗎?

念慈467


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回顧過去,觀看當下,展望未來,川普連任的可能性不小。

當初競選時,在川普與希拉里之間,絕大多數人看好後者,因為她是職業政客,履歷極其漂亮,經驗豐富,第一夫人不說了,曾任國務卿,而川普是商人,連個村長都沒當過。


希拉里律師出身,演講水平一流,邏輯清晰,而川普有些語焉不詳,說來說去說是那幾句,要讓美國再次強大,要降稅,要貿易公平-----


在國際上,希拉里形象良好,川普雖然年經也不小,可是知道的人沒幾個。

可是結果出人意料,一些美國人甚至傷心地哭了,這個瘋子當總統啊,甚至一些著名經濟學家說,這個瘋子會把美國經濟帶到陰溝裡。國際社會上,一些人在等著看熱鬧看笑話,美國末日論出現了,也有人幸災樂禍,這個商人,唯利是圖,給好處就好,容易搞定。

可是川普執政500天后,一些數據出來,經濟數據、民意調查、就業率給出了一個漂亮的答案,創了幾十年來的新高。連當初反對他的人,也不得不說:算你狠。


這奸商唯利是圖嗎?

川普四十萬美元的年薪不要,只是象徵性地領一美元。

GDP增速4.1%(美國數據不敢造假),創美國過去40年的新高,給了很多經濟學家一記耳光。

不到兩年間,川普功在三事:一是減稅;二是縮小政府的經濟權力,讓企業和消費者主導市場;三是重振製造業。

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川普的經濟政策支持率超過50%,黨內支持率達80%,民意明顯向他傾斜。

看到有人評論:川普太給力,好總統就要實幹,優雅屬於花架子。他不是世界的領袖,而是美國的總統,理當為他自己的國家和民眾謀福利。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美國人,還會繼續為川普投票嗎?


方立在加州



不知道有沒有人在學習讀書的時候有過這種經歷:臨近畢業的一年,選舉班長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反正以前選的那些看上去品學兼優的班長也沒給大家帶來什麼好處,不如干脆惡搞一把,把選票投給一個吊兒郎當大家都覺得不靠譜的人,以表示自己對選班長這種無聊的事的反感。

每個人都認為,反正誰當班長都是老師內定的,自己這一票無關緊要,不會改變最後的結果,所以就都抱著惡搞的心態投了票。但最後的結果出人意料,各種吊兒郎當的同學真的當選了,成了班長。而他也真的粉墨登場了,當起了班長。

大家都對這個結果感到意外,都覺得他這種不靠譜的人肯定幹不了多久,就會被老師罷免撤職,或者重選,或者把副班長扶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卻都發現,他乾的還不錯,至少比以前那些只會巴結老師給自己謀利,不管其他人的班長要乾的好多了。於是大家對他的看法也漸漸的變了,不再以幸災樂禍和嘲諷的態度對待他了,反而真心支持他。

特朗普就是那個吊兒郎當的同學,當他參選的時候,沒有人看好他,都覺得品學兼優的希拉里政治經驗豐富,又有克林頓這樣一個號稱美國史上智商最高的前總統賢內助,當然會是希拉里當選,覺得反正希拉里肯定是組織上已經決定了的下一任總統,所以大家都對投票很不在意。


為什麼呢?大家都習慣了選舉這種無聊的遊戲,政客們說過的話也從來都不兌現。哪怕是被寄予厚望的奧巴馬,喊著變革的口號上臺,實際上最後什麼也沒能改變。哪怕是佔領華爾街這樣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也是同樣絲毫沒有改變99%的美國人的生活處境,美國依然是百分之一的美國人的。

特朗普那些充滿民粹主義情緒的煽動性口號,也沒人當回事。哪個美國總統競選的時候不是各種許願,可是最後兌現了多少呢?更何況,特朗普那些口號一聽就不靠譜,只是拉選票的吹牛罷了。特朗普本人就是那百分之一的美國人裡的人,他如果真的兌現她的競選諾言,那是要損害華爾街的金融精英們的利益的,她怎麼可能真的如付諸實施?

不僅美國老百姓這麼看,美國精英也這麼看,國際社會的主流輿論也都是這麼看的。其中還有些外國人覺得,這麼不靠譜的人當了美國總統,美國這下可有好戲看了,每天都在等著看美國的笑話。

但結果是特朗普當選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共和黨建制派也對這個結果大感意外,難以置信。但這就是事實,確實就這麼發生了。甚至特朗普本人都可能也感到意外。所以,特朗普當選成了2016年全世界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之一,另一個是英國脫歐。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就這麼真真切切的發生了。

但特朗普還真就這麼幹了。上臺之後,他和美國的主流媒體勢不兩立,以他自己的推特為陣地,每天都在打那些主流媒體的臉。並且,特朗普強行調整了美國的政策取向,以前是國際政策優先於國內政策,政治正確優先於實際利益。特朗普把這些選擇改成了美國國內政策優先於外交政策,實際利益優先於政治正確。


而且,他在外交政策上完全沒有什麼偶像包袱,前面還和別國領導人談笑風生共敘友誼,剛一轉身既可以撕破臉皮大打出手。那些曾經被視為美國之所以偉大的價值觀,在特朗普這裡也不再成立了。只要是不利於美國利益的,特朗普完全不管是不是合乎國際慣例,也不管是否有損於美國的國際聲望。

比如他真的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開始修長城,退出了一系列國際條約,要求美國的國際盟友承擔更多的義務,甚至威脅要退出北約。幾乎是對所有重要的貿易伙伴宣戰,雖然這遭到了美國國內精英的反對,在國際上也頻頻被批判乃至被嘲笑,連美國的傳統盟友也和美國時常陷入僵局。

但美國經濟數據確實是好轉了,經濟增長無論是否如有些人所說的那樣,並不是特朗普的政策帶來的好處,就業數據也大幅提升。終於,美國人也開始改變對特朗普的看法,他並不是像以前人們想象的那麼不靠譜,反而是比以前那些看上去成熟老練的美國總統都要更顧及美國的利益,和美國人的利益。

那些原本幸災樂禍等著看美國笑話的國際輿論也漸漸不得不承認,雖然特朗普確實很不靠譜,破壞了許多國際慣例和國際規則,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經濟上的,他都無所顧忌,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他是美國總統,他身後是強大的美國。也是在和特朗普的交鋒中,美國衰落論的聲調在悄悄降溫,一些國際秩序洗牌的計劃也已擱淺。

特朗普這種任性的風格反而讓他成了近些年來最特立獨行的總統,他那些曾經被嘲笑的競選承諾反而真的在變成現實。而且,他的風格再另一種意義上顯得誠實,不自欺欺人。反倒是那些曾經讓人寄予厚望的美國總統一次又一次的讓人失望,平庸,徒然消耗美國的綜合實力,去做一些與美國的利益毫無關係的事。

所以,特朗普的支持率正在逐步提升,他當選下屆總統的可能性也在越來越大。


蕭武


特朗普在2020年連任總統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一般而言,在任總統連任的幾率會大一些。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連任失敗的只有老布什,他在1992年輸給了還是毛頭小子的克林頓。當年老布什自恃是結束冷戰的英雄和贏得海灣戰爭的領導者,有華麗麗的外交履歷,因而有點輕敵,低估了克林頓的能量。老布什在經濟上沒有做好功課,被主打經濟牌的克林頓贏得先機。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總統候選人經濟成績對能否贏得大選的關鍵作用。因而,特朗普能否在2020年連任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能在2020年之前拿出一份漂亮的經濟成績單。至於外交上表現如何,對其連任成功與否影響不大。

眾所周知,特朗普目前在外交上成績乏善可陳,反倒是惹了一堆禍,把美國的國際信譽和威望糟蹋的一塌糊塗。在經濟上,目前的特朗普表現十分出色,“特朗普奇蹟”(The Trump Miracle)也成為一個新的流行詞。根據美國勞工部在6月1日公佈的數據,美國失業率在今年5月下降至3.8%,創18年來最低(2000年4月美國失業率是3.8%),並且在今年前5個月平均每月增加了20.7萬個工作崗位。此外,美國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為2.2%, 預計第二季度GDP增長率將會超過4%,美國經濟呈現強勢增長勢頭。白宮專欄作家懷恩.魯特甚至認為特朗普應該獲得201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此前也有特朗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呼聲,不知將來特朗普能否在獲獎上風頭蓋過奧巴馬。

如果特朗普能夠一直保證美國經濟繁榮和良好就業,那麼特朗普在2020年連任總統的希望將會大的很多。但是,最近特朗普對多國發動的貿易戰給美國經濟蒙上了陰影。特朗普的貿易戰招致了包括其最親密盟友的報復。美國對歐盟、加拿大、日本和墨西哥徵收高額鋼鋁關稅的行為遭致了這些國家的關稅報復,美國經濟勢必會受到負面影響。最近特朗普又揚言對進口汽車徵收高關稅,如果得以實施,將會影響美國汽車行業工人的就業。這是受到影響的國外汽車品牌,比如奔馳、寶馬和豐田,在美國本土都至少有一家汽車工廠,僱傭了幾萬名美國工人。對特朗普不利的是,貿易戰有可能最終搞砸,不僅傷及美國經濟,也損害了特朗普的支持率,從而對其2020年連任不利。


睿恪煦


美國總統選舉玩的就是選票,玩的就是宣傳,誰討好了美國民眾的需求,調動了民眾的情緒就就有可能贏得選舉,特朗普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決定他連任的因素有哪些,他都會精心的一一安排,因此特朗普再當選一屆,沒有多大問題,只要不出現意外,比如特朗普被暗殺了等等。

特朗普當初之所以被選上總統,就是因為美國的普通白人把票投給了特朗普,所以土生的白人階層就是特朗普的票倉和基本盤,只要穩住了這個基本盤,討好了美國民眾,特朗普再當一任總統不難。特朗普也是這樣做的,他退出巴黎協定,提高關稅,改革國內的稅收政策等等這些政策,美國的失業率降低了,家庭收入增長了,股市也表現的不賴,這些美國民眾都看的見,也是自己切身感受到了好處。美國民眾不關心你特朗普搞出什麼事,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自身的收入有沒有增長,鬼才關心你特朗普政治上的事呢!特朗普就很聰明嘛,出臺了一些政策,明顯讓普通的美國民眾得到實惠了,民眾也期待特朗普有更進一步的動作,自然就想特朗普再幹一任了,也就傾向於投票給特朗普了,這就是現實的美國政治選舉。再者特朗普在白宮人員的任命上也討好了美國白人階層啊,美國新的國務卿蓬佩奧就是“傾茶會”的成員,也是會長之一。“傾茶會”的歷史背景就是以前美國反抗英國統治的波士頓傾茶事件,裡面的幾十萬的會員都是美國白人啊!到選舉的時候,傾茶會自然把票投給特朗普嘛,畢竟是自己人啊!所以特朗普只要保住美國普通白人階層的票倉,他再幹一任總統問題是不大的。

特朗普還有就是面對自己共和黨內勢力的競爭,現在國會里面,共和黨的實力是比民主黨實力強,特朗普必須搞定自己黨內的問題,讓共和黨繼續支持自己,不然的話,共和黨另外搞出個競選人,特朗普就難辦了。特朗普只要討好共和黨內那些財團利益就行了,共和黨代表的是石油財團,軍工企業財團,社會精英階層的利益。特朗普討好了這些財團的利益就行了,所以特朗普表現的很好鬥,退出伊核協定,轟炸敘利亞恐怖分子,退出巴黎協定等等這些政策讓共和黨背後的財團賺了不少錢啊,大家不會和錢過不去吧,只要特朗普實施的政策繼續讓財團有錢賺,財團就不會為難特朗普,讓他再幹一任也是可以的啊!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他更明白美國財團需要什麼,只要對症下藥,他們也就不為難自己了,下次選舉就支持自己連任嘛,都是商人,何必自己人為難自己人嘛!

有特朗普的時代,這個世界很精彩,我想大家都是想特朗普連任的,期盼他會搞出什麼花樣來,我們都愛看鬥爭片,畢竟這個世界需要活力,越讓人捉摸不透,越值得期待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離下一次總統選舉還有兩年半。從目前形勢看,我認為特朗普再次當選的概率不到50%。不過,如果今年11月共和黨中期選舉出色,並且在第一任期的後兩年能配合國會做一些事,那麼連任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客觀說,作為總統的特朗普,所面對的困難要比奧巴馬大不少。在奧巴馬時代,他是民主黨的共主,能把民主黨統一起來推行政策。不過即便如此,奧巴馬第二次當選的得票率是不如第一次的,如下圖。



特朗普的困難在於,不僅要面對民主黨,還要面對共和黨內的反對派。這些反對派不乏重量級人物,包括參議院的John McCain, Bob Corker, Jeff Flaker,以及最重要的搖擺州,俄亥俄的州長John Kasich等等。通常來說,在總統謀求連任時,其所在的政黨是不會有初選競爭對手的。但是有傳聞說Kasich甚至可能參加下一屆總統的共和黨初選。這說明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並沒有鐵板一塊。而分裂就意味著選票的分流。


其二,特朗普在16年的當選,客觀上“得益於”一部分人對政治正確的反感。美國選舉,選的不僅僅是GDP,更是很多社會性的話題。例如有的人嘴巴上不會把恐怖活動和宗教相聯繫,但是不代表心裡不會。特朗普不顧政治正確,把他們想說而不敢說的話講了出來,他們自然樂意於投特朗普的票。但是,人們把氣出了過後,還有多少動機再次投特朗普的票,還有待觀察。


第三,目前來說特朗普的政績還不夠明顯。在我看來有三大政績:提名保守派大法官Gorsuch,通過稅改,以及會見金正恩。

前兩大政績,其實參議院的貢獻更大,如果參議院不配合,這兩個政績是完不成的。至於會見金正恩,恐怕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這是特朗普拿得出手的成績。當然,更重要的是把這項政績延續到第二次競選。


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的看法兩極分化很大,不能指望民主黨陣營的人會投特朗普的票。所以特朗普要做的就是鞏固自己的基本盤(特別是中西部的白人保守派)。但是,要催票,光靠意識形態還不夠,還是需要實實在在的成績的,如某項法案的通過(例如保守派很關心的禁止墮胎,以及削減移民)。


所以迴歸問題,我認為特朗普要連任,就需要國會的配合。因此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才是關鍵,如果共和黨繼續控制兩院(最好參議院再擴大席位),並且議員願意配合特朗普,那麼特朗普連任的機會看漲。反之,如果民主黨拿下一院甚至兩院,那麼特朗普將變成跛腳總統,在未來的兩年內幾乎做不成什麼。沒有政績,恐怕共和黨內部也會求變,另外推出能夠統一共和黨的人物。


這才是美國


特朗普能夠再幹一屆的原因

1.多數美國總統都能夠成功連任,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根據《美國憲法》的規定,美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三軍總司令。美國又是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總統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國家元首。以美國的選舉制度來說,現任總統握有巨大的政治資源,贏得總統競選的優勢很明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美國總統為例,除了被暗殺的肯尼迪總統,只有福特、卡特、老布什三位總統沒有連任成功。而杜魯門、艾森豪威爾、約翰遜、尼克松、里根、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等8位總統都連任成功。具體到特朗普又是身價30多億美元的富豪,贏得2020年總統大選的可能性非常大。

2.特朗普把美國經濟搞得不錯,減稅深得人心。在今年國民調機構拉斯穆森的“總統支持率每日調查”顯示,4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支持率達到51%,創下了成為總統以來最高記錄。而特朗普之所以能夠獲得超過50%的支持率,與其減稅和發展經濟的成績息息相關。2017年,美國經濟增長2.3%,是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11月失業率保持在4.1%,是2000年以來最低。2017年,特朗普退出了近30年美國幅度最大的減稅政策將個人稅中最高稅率由39.6%降為35%,並將稅率劃分等級從7級簡化為3級,將企業稅猛降至15%。更誇張的是,特朗普宣稱還會在2018年11月之前公佈新的減稅政策。1992年,初出茅廬的克林頓戰勝了打贏海灣戰爭的老布什,著名的競選口號是“笨蛋,一切都是經濟問題”。特朗普不靠譜,但是隻要能夠發展經濟,美國人也會容忍他。

為什麼特朗普有30%的可能不能連任

1.10%的可能因“通俄門”下臺。負責“通俄門”的獨立檢察官米勒步步緊逼,已經開始調查特朗普的競選團隊成員。特朗普甚至喊話,擁有自己特赦自己的權利。

2.10%因身體健康原因不能連任。特朗普出生於1946年,今年已經72歲,2020年已經74歲。人生七十古來稀,誰也不能保證這位70多歲的老人能夠一直保持健康。

3.10%遭遇林肯、肯尼迪的下場。林肯和肯尼迪都在任內遇刺身亡,原因無非是得罪了利益集團。而已特朗普的作風,恐怕得罪的利益集團不比肯尼多少,能否如里根一樣幸運,還未可知!

歡迎大家討論,特朗普能否再幹一屆?


美國觀察室


從歷史上看,不被看好但闖入政壇又兩次選上美國總統的並非沒有先例。20世紀80年代,當羅納德·里根參選時,很多人嘲笑他就是個電影明星,但他成功當選總統還連任。小布什也曾今被大家嘲笑為“傻傻的”,但最終成功當選兩任美國總統。因此,不能以表面的印象來判斷特朗普是否能再次當選。

有的觀點認為,2016年被特朗普擊敗的力量已經吸取了教訓,2020年不會再輸。這種看法仍然是建立於對特朗普的“不屑一顧”之上,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吸取敗選的教訓。

如果美國經濟能夠繼續保持現在的態勢,特朗普很有可能贏得2020年總統大選。在特朗普任內,美國經濟表現很不錯,失業率直線下降、家庭收入有所增長、股市表現也不賴。也有人將這一輪良好表現歸功為經濟週期的緣故,但是很多美國選民不這麼想,他們不是經濟學家,不知道什麼經濟週期,反正特朗普讓他們生活更好了,為什麼不選他?

而在外交領域,儘管美國的盟友和國際社會批評聲很多,但美國民眾普遍不關心多邊機制和國際責任之類的。他們更在乎的是特朗普能否遵循競選承諾。而在伊朗核協議、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特朗普很明顯忠實地兌現了這些承諾,讓美國民眾覺得這個總統“很靠譜“。

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評論、關注!


臨冬大俠客


特朗普當然可以連任一屆總統,也就是如果在2020年大選中連選成功的話,其任期可以到2025年1月20日。不可否認,特朗普在過去一年半的執政當中民調也不有明顯好轉、其政策在美國國內的支持與反對也是勢如水火的極化態勢、其外部政策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眾怒,這一切似乎都是對他2020年連選連任並不有利的趨勢,但這些因素雖然會有影響,但可能未必是決定特朗普是否可以連任的關鍵所在。

我個人認為,目前畢竟距離下一次大選還有較長時間,所以還很難判斷,但可能可以從注意如下三個方面作為預判2020年大選的切入點。

其一,美國經濟發展前景。顯然,從多個經濟指標觀察, 目前美國經濟的確是後金融危機以來比較理想的狀態,甚至因為這種數據表現良好,的確給特朗普加分。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經濟仍舊存在隱憂,比如經濟週期的變動、目前股市的泡沫,再加上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系列“去監管”的做法,的確可能引出下一次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很多經濟學家已經開始討論2020年左右的美國經濟的確可能具有面對較大風險的可能性。如果真的是在2020年即大選年出現新一輪危機的話,特朗普的連任可能性不但不會因為經濟加分,反而一定會被經濟表現拖累,甚至徹底拖垮。

其二,2018年中期選舉的情況。這次選舉將決定特朗普這個任期後兩年所面對的政治生態。如果民主黨可以贏得國會兩院(至少其中一個院,比如國會眾議院)的多數,進而未來兩年將導致特朗普的政策(特別是國內政策)難以推進、甚至寸步難行。進而,在2020年大選備戰時,特朗普完全可以將政策效果不彰、甚至是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等的所有責任完全推卸給國會中的民主黨人、指責民主黨人出於黨爭而對他施加約束、使其無法推進政策,實現更好的效果。這樣一來,也許對特朗普的2020年大選選情有利。反過來,如果共和黨保持了國會兩院的多數地位,特朗普就可能在2020年大選期間遭遇民眾更為明顯的求變心理,反而壓力比較大。

其三,民主黨的挑戰者到底是誰。美國總統選舉畢竟是一個相對比較的動態過程,是兩黨候選人之間對比的結果。這就意味著,即便特朗普並不是特別理想,但如果民主黨無法提出一個足以能夠獲得更為廣泛支持的候選人發起挑戰的話,特朗普仍舊可以連任。

站在今天這個時間節點上,距離2020年大選還有870天左右,我個人認為,經濟因素的確是一個重大致命因素,將決定2020年的底色,而2018年中期選舉之後民主黨就必須開始備戰,特別是要針對特朗普而小心翼翼地選擇一個足夠強大的挑戰者,才可能扳回一城。


刁大明


按照當前的局勢,特朗普極有可能再當一屆美國總統。

原因如下:

一,特朗普是在美國政客目瞪口呆和西方世界驚訝的目光之中,住進了白宮。特朗普面對反對派魔鬼般的糾纏,特朗普見招拆招,即便是得罪了那些最有名的新聞媒體,他也沒有半步退讓,而那些反對之人好像也是到了黔驢技窮的地步,特朗普的絆腳石逐漸被驅逐乾淨!最近幾天,白宮說,正在醞釀和普京會面的相關事宜,就正好驗證了這一點!他已為下屆競選鋪平了道路,掃清了障礙。

二,美國優先是他的競選口號。特朗普不但讓他落到實處,執行得也是乾脆利索。加徵關稅不分對方是盟友還是對手,只要是觸犯了美國利益說加徵就加徵;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退出伊核協議、退出TPP,只要是損害了美國利益,說退出就退出,一點不含糊!美國老百姓想得明白,看得清楚,驚喜交加,支持率說明一切。

三,敢說敢幹。這已成為特朗普處事的一種風格。以前政壇一幫老油子,幹啥都要想一想,幹啥都是優柔寡斷,特朗普就不同。比如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比如把美國的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去,比如6.12會晤,說不準就簽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協定”來,還比如修墨西哥城牆,比如限制外來移民等等。

四,維護利益集團是堅定不移。增加軍費開支,維護猶太人集團的訴求,為槍支協會站臺, 更別說對他國加稅,對國內減稅,要求企業回國創業等等,哪一樣不是鼎鼎然雷厲風行?這些集團、機構就是下次競選的支持力量(圖片來自網絡)“非我莫屬”

剛上臺,特朗普對職務還有些生疏,故而沒有太多的想法。一年多過去了,反倒有些上癮,讓他離開白宮橢圓形辦公桌,實在是捨不得。只要特朗普的體能撐得住,下界的美國總統還是特朗普,這也符合美國的慣例!


見腫消世界


特朗普還能不等再當選一屆,第一,在於特朗普本人;第二在於美國共和黨支持不支持。第三在於美國民主黨鬥爭激烈不激烈。當然國際因素也會影響美國選情,但是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畢竟外因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嘛!具體來說,情況如下:


第一,特朗普個性直率,有什麼數什末,大多數底層民眾覺得她沒有職業政治家得虛偽,而且非常可愛。上任1年多以來,幾乎為完成競選承諾絞盡腦汁。他提出『美國優先』戰略,把反恐行動提升為『大國競爭』,採取一系列方法措施,就是為了一個政策的落實。

例如,退出Tpp就是不盡義務: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就是不履行不必要麻煩,把美國有限的資金用到產業上,而不是用在環保上。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是不改還拖欠的經費:退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就是因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干涉了特朗普的母子分離政策;退出伊核協議,就是不願意承擔國際主義義務。

再如,舉起鋼鋸關稅大棒,就是逼迫墨西哥加拿大談判就範;就是希望日韓政府網開一面;就是希望澳大利亞政府言聽計從;就是希望歐盟乖乖聽話。

又如,七國峰會怒對其他六國,維護了美國的利益:北約峰會批評德國就是讓盟友多出經費,自己可以節省。

目前悍然發動貿易戰,破壞世界貿易規則,試圖以全世界為敵,推行貿易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推行貿易霸凌主義,無不是美國利益的最忠實維護者。

同時,特朗普目前執政,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可能達到少有的5%。失業率降到歷史最低,特朗普焉能不興奮?因此特朗普覺得自己是少有的天才,是美國曆史上最誠信的總統,是創造美國經濟奇蹟的總統,可能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所以他提前組織總統競選辦公室,為下一屆總統籌備。

第二,共和黨支持?

共和黨是特朗普的靠山,沒有共和黨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談。

1,非建制派。

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大量啟用費建制派人員。特朗普內閣成員多數都是非建制派,包括自己的女婿,女兒。

但是建制派紛紛辭職或者被解職,使得特朗普政局走馬燈似的換人。換人崗位多達20多人。甚至特別重要性崗位總在換人。白宮師爺班農,國務卿克利裡等。也使得白宮內部人心惶惶。

2,建制派。

建制派人物沒有得到重用。也使得共和黨內部頗有微詞。

7月11似美國參議院以88:11的票數通過限制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名發動貿易戰的法案,說明,特朗普再國會中的共和黨並不完全支持他。

第三,民主黨支持?

本來特朗普就不是民主黨人,所以民主黨以『通俄門』調查他。處處實施對特朗普的圍剿。民主黨總是以特朗普下臺為後快。

第四,美國社會民眾?



美國社會因為控搶、因為非法移民,因為難民問題,因為禁穆令導致國內民眾撕裂,社會分解,遊行示威層出不窮。

第五,國際盟友支持特朗普?

不要說不支持,就是支持特朗普,也沒有投票權。何況,七國峰會得罪了六國;北約峰會得罪德國歐洲盟友;鋼鋁關稅得罪世界大多數國家;打貿易戰,讓全世界看到美國的嘴角。

從以上五個方面看,特朗普可以有想法,但是做法任重道遠啊!目前本屆任期不到二年,而且面臨中期選舉。如果打好這一仗,也許還有可能性,但是可能性不大,畢竟特朗普73歲的老人,而且到75歲外去競選總統,美國民眾未必會選擇他。如果打不好這一仗,那末特朗普內憂外患,步履維艱,恐怕這個任期也岌岌可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