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除了缔造“状元神话”,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2017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175人,河北省高考理科状元、理科前10名占7人,前20名占14人,前30名占23人。”

当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大家应该就知道我说的是哪所高中了吧?对,就是河北衡水中学。

衡水中学除了缔造“状元神话”,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衡中将应试教育做到了极致,多少人戏称“高考不变,衡中就不会变”、这所“高考工厂”的学生全都是考试机器。虽然很多人质疑衡中的教育模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所超级学校很厉害,它被无数中学仰望、学习。在河北那样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市,能把教育做到那种程度,造就了诸多神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或许你不知道,衡水的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但衡中撑起了“教育名城”的所有名声。或许你也不了解,衡中每到节假日校门口停驻近四五千辆私家车,十年中接待访问人数近二十万,参观甚至须交600元会务费。附近宾馆逢年过节就爆满,来到这里的有远方探望孩子的家长,也有慕名前来学习的校长和老师。一个学校以一己之力带动一个城市的GDP,所以衡中的校长才能坐上教育局局长位置,政府才会大力投资建设。

学校实行“无死角管理”,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

学校要求学生每天5点30分必须起床,5点45分开始跑操,一天除了晚自习外有十节大课,晚上从7点15分到9点50分有三节晚自习。但是还有一点严格要求的是晚上10点10分必须熄灯睡觉。学生们这充足的一天,除了保证学生们8小时充足的睡眠外,还要求学生们必须有高效率的学习主动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

衡水中学除了缔造“状元神话”,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不是每个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像衡中的学生一样对自己要求如此严格,除了学校对学生的作息要求外,衡中的学生们对自己的约束能力也很强。

早餐时间没有人会说笑,吃饭时间只有10—15分钟,每个人都是快速、专注的吃完饭回教室学习。早自习下课后,学生们只有5分钟的时间回宿舍洗漱,或者去上个厕所。

衡中的学生会透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自我要求,试问哪个家长、哪个老师、哪个学校、哪个用人单位不喜欢时时刻刻自律的人呢?但是这种自律精神会让孩子们真正感到快乐吗?高中学生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过度的理性和自律一度使得孩子失去单纯的学习乐趣,逐渐变成麻木不仁的学习工具。

我们都是人,不是神。

衡水中学每年的高考成绩都让人十分震撼,不算985、211,每年单单是考上清华北大的光荣榜都要贴满近百米的围墙。学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考上一本院校。这些优异的成绩使每个作为衡中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同时学校一直背负着被骂的罪名,二十年以来亘古不变的远足要被骂,苛刻的作息时间要被骂,极致的应试教育要被骂,还有教育方式、教学管理......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些质疑声背后的心酸与苦泪?

老师们不是神,学生们熬过去三年,老师们天天如此。吃住几乎都在学校,晚上10点学生休息后老师们还要查房,早上学生们起床前,老师们就要在操场上等候。正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付出才有了衡水中学的今天!

衡中“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优秀生源,河北高考渐成独唱。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每年中考后,各地的顶级“尖子生”多数都会流入了衡水中学这样的一流中学。

一个不争的事实,各地高中由于管理无能,师资力量较弱,教唆各类有潜质学生到衡中借读,不仅导致家长花费巨额借读费,甚至导致异地求学的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尽管大部分前去求学的孩子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使得学籍所在地高中倍感自豪,因为异地求学的学生必须回学籍所在地高中参加高考,成绩属于本地学校高中,而这些学生的未来之路究竟如何,我们也不得评判。

衡水中学除了缔造“状元神话”,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