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總動員」」國內外車企智能網聯汽車戰略規劃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动员”」国内外车企智能网联汽车战略规划

深度報道 Reporting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动员”」国内外车企智能网联汽车战略规划

一場不可錯過的盛宴即將到來!本期我們選取了來自傳統汽車製造、造車新勢力、互聯網等不同領域的代表企業,剖析他們的技術路線、研發設計、商業模式、用戶解決方案等各個方面,全力展現智能網聯汽車的現狀及未來,以期為企業發展提供參考。機遇來了,抓牢!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總動員”

車企戰略

國內車企

一汽

一汽“摯途”智能汽車技術戰略制定了十年的詳細技術發展計劃。2020年一汽準備實現“摯途”3.0,將發佈高速公路代駕產品及深度感知和城市智能技術,具備多任務長時託管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功能。而“摯途”4.0的完成時間將是2025年,屆時將實現智能商業服務平臺運營,高度自動駕駛技術的整車產品滲透率達50%以上。

東風

東風的目標是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三大領域,智能感知、智能互聯、人機交互、電子電器架構、深度學習五項核心技術分步推進,力爭在2020年採用有條件自動駕駛和輔助信息相結合,實現L3級別高速公路+ 部分城市路況自動駕駛;2025年採用高度自動駕駛和環境感知信息聯網組合,實現城區自動駕駛。

上汽

上汽智能駕駛計劃以2015到2025年為期限,設定了五個階段。從0級的傳統汽車開始,1級是實現駕駛輔助,2級實現部分自動化,3級是有條件自動化,4級高度自動化,5級全自動化,也就是無人駕駛。總的來說,就是要在5年內實現結構化和部分非結構化道路的自動駕駛功能,10年實現全環境下的自動駕駛功能。

北汽

2018年到2020年,北汽新能源將會分階段實現L2、L2.5、L3級別的自動駕駛,其中北汽新能源在2018 北京車展上上市的EU5已經可以實現L2級自動駕駛,2019年將實現L2.5級自動駕駛,屆時可以全覆蓋高速公路場景,而到2020年將實現L3級自動駕駛,可以覆蓋更多城市路況和高速場景。

廣汽

目前廣汽研究院擁有先進的智能駕駛技術,並致力於搭載至量產車型,提升用戶的出行體驗。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將於2020年推出,重點解決高速路行駛、擁堵跟車、自動泊車等典型用車場景。

長安

預計到2020年,長安將實現量產車型規模化應用有條件自動駕駛,並在未來10年繼續投入200億元進行研發,到2025年,長安將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

吉利

按照之前吉利的規劃,3.0有望在2020年實現,功能上可完成臨近車道的變道以及無人監控的自動泊車操作等,並結合更多車聯網信息娛樂,和雲端車車協同功能。然後就是“四步走”的最後一步G-Pilot 4.0,吉利預計達成時間在2024年左右,屆時平臺將結合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出行算法邏輯,實現司機完全解放,並提供完整的出行服務,推動出行變革。

奇瑞

“奇瑞雄獅”智能化戰略涵蓋了智造、智雲、智駕、智贏、智行五大板塊。發展規劃方面,奇瑞雄獅智駕計劃在2020年實現SAE Level 3級別的自動駕駛,並在2025年實現Level 4甚至Level 5級別的高度、完全自動駕駛。

長城

長城汽車“i-Pilot 智慧領航”自動駕駛平臺的規劃目標是:2020年,實現部分自動駕駛,達到L3+級別。2023年,將推出“i-Pilot 3.0”系統,通過V2X車輛通訊技術的引入,能夠在市區及更多區域,實現高度自動駕駛,達到L4級別。2025年,隨著更先進技術的引入,將推出更安全、適應性更強的“i-Pilot 4.0”無人駕駛系統,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達到L5級別。

比亞迪

面對未來的智能化時代,比亞迪汽車希望實施“開放”策略。比亞迪開放了智能網聯繫統DiLink,通過開放自己的硬件和軟件系統,開放自己汽車的傳感器和控制權,試圖打造一個開放的汽車生態。比亞迪最近宣佈與百度共同打造Apollo生態車輛認證平臺,將自家的341個汽車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與Apollo生態全面打通。

蔚來

2017年3月,蔚來汽車正式發佈了其首款無人駕駛概念車NIO EVE,並表示該公司將於2020年在美推出純電動無人駕駛汽車。同年11月,蔚來汽車發佈了搭載有先進自動輔助駕駛系統NIO Pilot的量產車ES8,據悉該車可實現倒車輔助、自動泊車、車輛主動召喚、疲勞預警等20多項核心能力。

小鵬

小鵬汽車表示將在2020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量產落地。根據規劃,小鵬汽車與德賽西威合作的L3自動駕駛系統將提供低速代客泊車、中速塞車輔助巡航、以及高速代駕三個針對國內駕駛環境特點的智能化功能。

奇點

奇點汽車計劃在短期內實現L2級自動駕駛,並在中、長期通過OTA雲端迭代升級完成向L3、L4級別自動駕駛的過渡過程。其中,2019年將實現SAE 標準L3級別。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路徑上,奇點汽車主攻傳感器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

跨國車企

大眾

大眾的目標是,至2019年,所有新車型都能夠實現完全互聯。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上,整個I.D.家族系列產品,代表了大眾汽車品牌未來在技術上的所有可能性。汽車內飾甚至取消了方向盤,這意味著我們的MEB平臺,從技術角度為未來定位等級的自動駕駛做好了準備。在自動駕駛技術合作上,大眾汽車品牌將會和出門問問等移動出行服務公司展開合作,通過國內互聯網出行服務提供商的本土化技術優勢進一步推動大眾汽車的智能出行領域佈局。

奔馳

奔馳計劃在2020年推出可上路的全自動駕駛汽車。按照奔馳的規劃,自動駕駛會分為4個等級逐漸實現:第一步,實現道路擁堵環境下的低速自動駕駛;第二步,實現低速停車場景的自動駕駛;第三步,實現封閉高速路況下的自動駕駛;第四步,在封閉高速路段之外也能實現自動駕駛。

寶馬

寶馬獲得上海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後,成為首家在中國獲得自動駕駛路試許可牌照的國際整車製造商。隨著寶馬集團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的第一戰略落地,將為客戶提供更有效的智能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為更早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寶馬全新iNEXT自動駕駛車將在2021年正式上市。

通用

在自動駕駛方面,通用有兩條技術路線齊頭並進:一條是以“超級巡航”駕駛輔助技術為代表的漸進式發展路徑;另一條就是以Cruise AV自動駕駛汽車為代表的跨越式發展路徑,Cruise自動駕駛技術以直接達到L4級別為目標。

福特

福特發佈的自動駕駛戰略規劃圖,計劃於2021年正式推出具備全自動駕駛能力的車型,並逐步將其運用於目前著力推進的智能移動出行服務中。作為福特智能移動出行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動駕駛技術正成為該公司另一個重大項目的基石——即把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應用於其打車及汽車分享服務。

豐田

豐田正式將自動駕駛汽車上市提上日程——計劃於2020年上市,並明確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關注重點,及對人工智能、地圖技術、大數據等自動駕駛關鍵技術加大關注力度,從而為豐田汽車引入更先進的自動駕駛功能。

本田

本田配備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將在2020年推出,其可在封閉的高速公路實現自動駕駛。同時,本田駕駛輔助系統計劃2025年發展到Level 4級別,即“由自動駕駛系統完成所有駕駛操作,駕駛員根據系統請求不一定提供應答,限定道路和環境條件”。

日產

根據規劃,日產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分為四個階段進行:第一,2016年實現單車道高速自動駕駛的商用;第二,2018年實現多車道高速自動駕駛;第三,2020年實現市區複雜路況自動駕駛;第四,2022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同時,日產將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上線時間定在了2020年。

現代

現代汽車將從2020年開始分階段逐步推廣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進程,最終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現代計劃未來四年將在智能車產業投資733億美元,在中國和俄羅斯新建兩個新工廠,僱用7000名研究人員和工程師,以開發更智能的車輛。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动员”」国内外车企智能网联汽车战略规划

本期深度報道系列文章

國內外車企智能網聯汽車戰略規劃

如何在中國發展好智能汽車產業的反思

智能汽車如何縮短從實驗室到量產的時間

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標準”探索

他山之石:歐美日自動駕駛汽車相關政策法規

注:本系列文章首發於《汽車縱橫》雜誌2018年8月刊,後續文章將在近期陸續推送,敬請關注!

本刊記者:趙黎排版:李想

本刊更多目錄解析,快戳速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