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聯合紅河古城遺蹟考古取得階段性成果

原標題:陝西考古研究院與中亞國家聯合考古取得階段性成果

9月3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佈,該院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方面合作推進的聯合考古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8年6月底至8月上旬,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歷史與文化遺產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坎特鎮的紅河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考古人員首次對整個紅河古城遺址進行了比較精確的測繪,並在古城西側發掘了一個佛寺遺址。

紅河古城是吉爾吉斯斯坦一處著名的歷史遺蹟。通過綜合運用勘探、RTK測量、全站儀測繪、無人機航拍、三維掃面技術等多種手段,聯合考古隊對整個紅河古城遺址分佈區進行了全方位測繪,並搞清楚了佛寺南、西、北三面的圍牆遺蹟。結果顯示,紅河古城由內城和外城組成,均呈長方形。外城東西長980米,南北寬750米;內城南北長440米,東西寬360米。外城利用了內城的北牆,將內城包在其中。整個遺址區東西最長1800米,南北最寬1600米,總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從早期的調查測繪圖可以看出,在整個大城的東邊,還有一個範圍更大的外郭城;不過,現在除北牆還殘存一些遺蹟外,其餘外郭城牆均無跡可尋。

中外联合红河古城遗迹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

紅河古城遺址出土的陶罐

被髮掘的紅河古城西側佛寺遺址主要由3個土堆組成,西邊一個、東邊兩個。東北部的土堆已於2011年至2016年發掘過,結果顯示它是一處佛殿建築。此次發掘的是位於東南部的土堆,發掘面積200平方米,經發掘確認這是一處建築基址,但究竟是何性質,目前仍不清楚。考古專家初步推斷,遺址內出土的大量陶片、磚塊以及少量的錢幣、銅耳環、銅片等遺物的年代為10世紀至12世紀,屬於喀喇汗時期。

此外,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哈薩克斯坦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聯合組建的考古工作隊,日前也順利完成了在哈薩克斯坦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區的年度考古發掘工作。考古表明,曾經有多個人群先後在該保護區內的拉哈特遺址區域生活過。

據瞭解,此次考古共發掘探方面積約240平方米,清理墓葬15座、馬坑2座、灰坑多座,以及溝道2條。在馬坑、灰坑、溝道等遺蹟單位內,出土有鐵器、銅飾件、石器、陶器片、陶紡輪、草拌泥塊等。這些遺存、遺物的時代有公元前5世紀至3世紀的,也有公元9世紀至10世紀的。根據獲取的該區域活動過人群的物質遺存,考古專家初步斷定,曾經有多個人群先後在拉哈特遺址區域生活。這為拉哈特遺址的深入、全面研究積累了科學的考古資料。

拉哈特遺址位於哈薩克斯坦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區內天山北麓一處臺地,是絲綢之路天山北線上的重要遺址點,傳說是塞人王族部落的居住遺址,著名的伊塞克金人墓葬就位於該遺址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