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穿旗袍,配戴翡翠手鐲、珍珠鳳凰步搖,

末代皇后婉容,傳統與現代的和諧。

婉容皇后在當時的格格里面,確實是才貌出眾的優秀女子,相貌嬌美、談吐文雅、舉止端莊、儀態不凡,這一生也曾富貴過、坎坷過。就是這樣的女子從清麗明豔到憔悴枯朽,從天真活潑到日漸消瘦。當然這裡面,有時代的原因,也有她自己的過錯。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婉容和溥儀合影

雖然說和溥儀離了婚的文繡晚年不見得過得多好,不過至少在她處境悲慘、婚姻不幸的時候遇到建議她離婚,幫她請律師爭取人身自由的玉芬。而榮辱繫於這麼個充滿悲劇色彩的男人—溥儀。婉容她,不幸的生活才剛剛開始,陪伴她的只有自己和一些冷冰冰的珠寶。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瀋陽故宮博物院珍藏,曾參展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婉容短暫的一生中曾擁有過無數的珠寶首飾,現在僅僅能看到的翡翠馬鞍戒指、翡翠手鐲和翡翠珠鏈。珠鏈是細豆種、手鐲和馬鞍看圖是糯化種。相信這套翡翠套裝的品質在當時皇后的飾品裡不是最好的,應該只是普品而已。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包括翡翠珠鏈、翡翠馬鞍指環和翡翠手鐲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這款舊藏翡翠首飾套裝則來自海外私人珍藏,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這套翡翠首飾由婉容皇后贈予現藏家的母親,藏家多年來悉心珍藏。2014年在蘇富比拍賣會上,這套翡翠首飾最終以664萬港幣成交。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年少時笑容恬淡的婉容

不管歷史對她多麼涼薄,我們都已看不到,現今只能通過她生前佩戴的這一套翡翠首飾來觸摸一代皇后曾經的輝煌了。

末代皇后婉容首飾欣賞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婉容曾佩戴的珍珠鳳凰髮簪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婉容曾佩戴的珍珠髮簪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婉容曾佩戴的穿珍珠鳳凰佩花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婉容曾佩戴的另一件穿珍珠鳳凰佩花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婉容曾佩戴的珍珠朝珠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婉容佩戴的其他材質的髮簪、佩墜上,也常以珍珠、米珠作為裝飾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末代后妃曾佩戴的珍珠髮簪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末代后妃曾佩戴的珍珠佩花和穿珠項鍊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末代后妃曾佩戴的珍珠串珠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末代后妃曾佩戴的珍珠手鐲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末代后妃曾佩戴的珍珠戒指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中國傳統珠寶製作工藝是融合了幾千年來世代手工藝匠人的智慧結晶,7000餘年發展的玉雕工藝,始於商代的花絲工藝,盛行於明景泰的景泰藍工藝……從祖先留傳下來的古代珍品中,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到這些豐富多樣、博大精深的手工藝技法,絕對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以及中國珠寶巨匠聰明才智的最佳見證。

一、最宏偉的金銀器藝術——燒藍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也稱為“銀藍”、“銀琺琅”,這種工藝興盛於清代。銀藍工藝主要應用在銀飾件上,是金屬製胎工藝與點藍施色工藝相結合的一門藝術。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在我國北方地區,花絲、燒藍相結合的工藝已被用在製作各類首飾和立體銀擺件中。在銀器上塗敷一層五光十色的釉彩的燒藍工藝,為古老的首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二、最複雜的綜合藝術——景泰藍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琅”,是我國最為著名的傳統工藝,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琅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 “景泰藍”。景 泰藍的生產工藝是一門綜合藝術,是美術、工藝、雕刻、鑲嵌、冶金、玻璃熔鍊等技術的結晶。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它的製作工藝精細複雜,需要經過設計、制胎、掐 絲、點藍、燒 藍、磨活、鍍金等10餘道工序才能完成。景泰藍是我國最傳統的出口工藝品之一。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林徽因設計夔龍紋對罐

三、歷史最悠長的雕刻工藝——玉雕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中國玉雕工藝有長達7000餘年持續發展的悠久歷史。它發源於中國本土,成熟、昌盛於封建社會,產生過無數能工巧匠,成就了無數盛載美譽的玉雕精品。

這些玉雕大作不僅為歷代帝王、權貴和鑑賞家們使用玩賞,而且還被禮學家們詮釋美化,成為具備政治、宗教、道德、文化、財富等內涵的特殊藝術品,這是中國工藝文化中僅有的一種現象。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玉雕工藝是一門相對複雜的手工技藝,每一件作品特有的美感、情趣、風格、價值,不僅通過玉雕藝術品的內容和形式展現出來,而且還通過玉石材料、工具的使用表現出來。

四、最華麗的宮廷藝術——花絲鑲嵌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花絲工藝又稱為細金工藝,最早始於商代,西漢後期金銀製的小頭飾開始盛行。在明清時期,花絲工藝被譽為燕京八絕之一。花絲工藝用料珍奇、工藝繁複,一向是皇家御用之物,屬於宮廷藝術,同時也是我國傳統奢侈品的傳統工藝之一,現已被文化部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花絲工藝又稱為細(xǐ)工藝,累絲工藝,是將金、銀、銅等抽成細絲,再通過推壘、掐絲、編織等工藝進行造型。它可以被焊接在金銀方片上,製成底託,將珍 珠、水晶、白玉、翡翠等珠寶,按照工匠設計的需要,以不同角度固定在金銀首飾上;也可以獨立造型,修飾出一個創意構圖中的細節。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五、最傳統的金屬雕刻藝術——鏨刻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鏨(zàn)刻這門傳統工藝的歷史比花絲工藝更為悠久,始於春秋晚期,盛行於戰國時期,在金銀器上鏨刻紋飾的製作手法以鏨刻、鏤雕為主。鏨刻以其獨特 的藝術魅力為作品增加不少亮點。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不同的鏨刻技法使古今金銀器上的紋樣種類豐富多彩,常見有牡丹、菊花、八仙、仙女、壽星、麒麟、龍鳳、飛鳥、山水等中國傳統的造型。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六、最有“活力”的手工藝——點翠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點翠作為古代首飾製作的一種工藝,歷史之悠久,可以一直上溯至戰國時期。點翠首先需要收集翠羽,也就是一種顏色豔麗的翠鳥的羽毛,然後才是承造翠活。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作為中國一項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由於其製作工藝複雜,成品非常難以保存以及所用的翠鳥羽毛稀有罕見,再加上環保等時代需求導致這項傳統工藝幾乎失傳。現代所見的點翠工藝飾品絕大多數都是清代流傳下來的精品,點翠工藝的發展在清代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點翠是我國傳統的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的完美結合,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土耳其藍色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製成各種首飾器物。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據說,翠羽必須從活的翠鳥身上拔取,才可保證顏色之鮮豔華麗,翠羽根據部位和工藝的不同,可以呈現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點翠的羽毛以翠藍色和雪青色為上品,加之鳥羽的自然紋理和幻彩光,整件作品富於變化,富麗堂皇又不失生動活潑。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由於保護鳥類及製作工藝的殘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燒藍工藝取代,1933年,中國最後的一家點翠工場終於關閉,原因是點翠翠羽鳥毛已經絕市。點翠工藝退出了歷史舞臺。

七、最精細的金銀刻縷工藝 ——金銀錯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青銅金銀錯 孔雀杖首

金銀錯工藝最早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於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其表現手法為在器物表面上繪出精美圖案,以圖案之形鏨出槽溝,將純金或純銀拉成細絲或壓成薄片嵌入圖案中,而後打磨平整,拋光磨亮。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戰國 變形獸紋錯金銀青銅扁壺

金銀錯工藝是銅文化與鐵文化結合的產物,因為沒有堅硬的鐵器是沒法在銅器上精細地刻鏤,伴隨著青銅器輝煌時代的逝去,金銀錯工藝也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戰國獸琵琶形銀錯幾何雲紋帶鉤

但是,當這些昔日的金銀錯工藝品重見天日時,整個世界都為這一精美的藝術所傾倒。如今,金銀錯工藝經過當代工藝美術大師們的不斷努力,最終將這失傳千年的工藝全面恢復。

中國最後一位皇后的翡翠,很多工藝現在都無法超越

和田玉金銀錯壺

那些承載文化的、有歷史有故事的物品,讓我們在金錢這個衡量價值標準中,感受到我們自己的獨特和根脈。這也是為什麼手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備受關注的因由,這些穿越時間的物品,有著千年的理由,它們是時間精挑細選的最好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