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礦紫砂綠泥了解多少?

基本概述

綠泥又叫本山綠泥,是一種略帶青灰色的泥料,如青殼鴨蛋的顏色,燒成後呈米黃色。本山綠泥也產於甲泥礦內,有“泥中泥”之稱,藏量比紫泥要少。綠泥產量相比其它泥料會少,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塗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加多彩。

綠泥,玩者暱稱“綠豆砂泥”,古云“豆碧色”,泥色酷似綠豆皮,澹草綠。帶本山綠泥細黃砂,清麗出眾、雅俗共賞。所制壺品質感樸拙,砂質細膩而富有顆粒美感。壺品色澤米黃泛青,泡養後逐步轉為溫潤的亮色,包漿感好而易於泡養,發幽然青光。產於黃龍山礦脈,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原礦色澤為青灰泛綠,成片岩狀或粉末狀,以手拿之即會沾染上原礦粉末顏色。也常作為胎身外面的粉料或塗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

原礦紫砂綠泥瞭解多少?

泥料特性

【窯溫】:約1160度C。

【收縮比】:約14%。

【礦產地】:江蘇宜興丁山、臺西。

【泥性】:疏鬆不結、張力大、黏性低、砂粒易集結或排擠。

【難度】:窯溫略低則水色不佳,胎骨鬆;窯溫高則黑點密佈,光明針不易,過者顏色不均,少者溫潤度差。

【特點】:風采脫俗、泥色出眾,吸水率佳。似君綠泥,惟略偏甜黃色,為較罕見之泥料。

【衝茗特性】:逼熱性佳,濃澹易掌握,溫潤香醇頗值回味。

【沖泡建議】: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紅茶,綠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