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战

今年以来,长垣县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好“四大硬仗”、开展“六大行动”、实施“四大工程”重点工作,坚持以产业扶贫项目为抓手,紧盯年内实现5900人脱贫目标,因地制宜、强化举措、合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收带富的主渠道,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常务副县长,统战部长等为副组长,相关县直单位负责人,各乡镇镇长为成员的长垣县产业扶贫领导小组,明确了10个重点脱贫产业和5种产业扶持脱贫模式,为助推产业扶贫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建立产业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推进会、现场会,研究解决产业扶贫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的意见》《长垣县强化脱贫攻坚六项举措》,明晰相关单位职责,全面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落实。

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质量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主渠道作用,做深做细做实各项扶贫举措,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一是依托优势产业带贫。利用我县起重、防腐、卫材、烹饪等四大主导产业的带贫优势,带动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脱贫。在主导产业带贫的基础上,立足乡镇创业园,发展服装加工、种养殖等扶贫产业,积极探索直接帮扶、托管帮扶、合作帮扶、社会帮扶、股份帮扶、资产收益帮扶、代种代养帮扶等模式,在乡村设立扶贫车间、建立产业基地、提供产业岗位,引导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建成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2家(卫华集团、驼人公司)、县级就业扶贫基地22家、就业扶贫车间8家,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6个,实现户均收益3000元。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在全县筛选出444个经营状况好的企业,结对帮扶444个有扶贫任务的行政村,通过帮建一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安置一批贫困人口就业、带动一批贫困户创业、扶持一批村集体经济项目、资助一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等措施,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二是实施“三项增收”减贫。信贷增收全覆盖方面,实施金融扶贫,结合我县实际,采取“户贷企用”(去年省政府下文被停用)“户贷户用”“企贷企用”“户贷社用”4种金融扶贫模式,现已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0119笔50069万元,覆盖贫困户10119户,户均贷款额度4.95万元,户贷率99.7%。光伏增收全覆盖方面,安装光伏发电27兆瓦,一期覆盖948户贫困户,每户享受2千瓦光伏发电受益;二期覆盖9200户贫困户,每户享受2.3千瓦发电受益,每年收入不低于2000元,户收益为20年。到户增收全覆盖方面,认真落实《长垣县到户增收扶贫十年规划(2016年—2025年)》,探索“龙头企业+贫困户+政府产业”扶持模式,由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实施到户增收项目,企业将扶贫资金用于基地建设、生产经营,并参照银行利率标准为贫困户发放帮扶资金,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三是激发内生动力脱贫。大力扶持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免费服务,对自主创业且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发放一次性开业补贴5000元,目前已为长垣县朋帅副食烟酒门市部、长垣县忠印养殖场等5户发放贫困户创业一次性开业补贴。出台《长垣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秀务工人员奖补办法》,对当年累计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年务工创收2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实施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培育工作,筛选155名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提升带贫能力。统筹县民生服务中心、城管局、教体局、保安公司,调控保洁员、协管员、护林员、保安员等公益性岗位,专门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共安排公益性岗位725个。在全县设立爱心超市17家,探索贫困户爱心积分卡管理制度,通过积分兑换、模范评选等正向激励机制,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扶贫成效

一是完善帮扶模式。通过五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对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深化合作帮扶,将贫困户享受的到户增收补贴、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入股效益好、诚信度高、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逐年为贫困户分红。实施社会帮扶,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新型经营主体等与贫困村合作,采取“单位+农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订购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全县共有众和冬枣、新行葡萄等60余家参与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着眼资产收益,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支持贫困户通过租赁、委托经营等形式获取资产性收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除重点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外,其他用于补贴贫困户收益,形成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渠道。突出直接帮扶,对有劳动力、有能力、有土地,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对象发展脱贫产业的,给予资金和技术帮扶。落实代种代养,以贫困户政策性扶贫资金入股种植、养殖项目,签订“代种代养”合同,贫困户通过劳动报酬和种植养殖分红,实现增收脱贫目的。

二是严格资金管理。按照“资金一笔一笔审核”的要求,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的实施方案》,压实资金监管责任。县审计、财政等部门定期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检查,有效杜绝了产业扶持资金挪用和长期不到位问题发生。三是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长垣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计划(2018—2020年)》,认真落实《长垣县2018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消除“空壳村”,扶持薄弱村,壮大富裕村。今年,县财政列支1930万元一期为52个省定贫困村每村拨付集体经济启动资金10万元,二期为47个贫困村(5个省发展集体经济示范村以外)每村拨付30万元,入股我县“两养两种”特色产业项目(三阳畜牧、万鑫牧业、新行葡萄、众和冬枣),年内实现所有贫困村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同时,通过乡(镇)配套扶持、村经济能人集资参与等渠道,结合农村“三块地”改革,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赵堤镇河里韩村经济能人集资1000余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年收益的一半(70万元)归村集体,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救助等,达到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目的。目前全县共有村级集体经济规划的村587个,预计年内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有158个,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22个。

长垣: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