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

祖国南疆,天然屏障;山水形胜,神州沃壤;八桂大地,民族之乡……

这里是天下民歌眷恋之地;这里有着“世界长寿之乡”,这里“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里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代灵渠运粮水道。

这里是广西。

时下,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喜逢盛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四方客商聚集;商务投资峰会,各国元首咸来。作为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南宁积攒了足够的人气。

9月12日~15日,承载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共赢梦想的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在这里举行,新朋老友又将汇聚这里,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大美广西,又见邕城。

自2004年以来,每年举办东博会,构建了中国与东盟在多个领域的协调合作机制。本届东博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主题,通过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高层对话平台,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扬帆向海硕果累累

广西,这一片希望的土地。背靠西南腹地,面向东盟诸国……描不尽的壮丽蓝图,在八桂人民的胸怀中频频激荡。2000多年前,满载瓷器、茶叶和丝绸的中国商船从广西合浦出发,沿着南部海岸线到达东南亚,并运回各类异域珍品。

扬帆起航,向海而兴。千百年来,中国与东南亚人民通过古海上丝绸之路相知相交,互通有无,传递情谊。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是世界贸易版图中少有的亮色。

近年来,中国-东盟的抱团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2017年中国和东盟贸易额达5148.2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8。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作为中国—东盟区域性贸易通道地位的广西,日渐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交流的桥头堡和集散地,今年上半年,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额975.20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出口总额569.98亿元,同比增长19.3%。进口总额405.22亿元,同比增长10.9%。

此外,为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应运而生的合作平台,由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主管部门和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东盟博览会,经过14届的成功举办,从推动贸易投资合作到带动金融、物流、园区、人文等多领域合作,发挥了很好的延伸辐射效益,让双方企业和人民实实在在地获益。也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携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悉,东博会的举办,使广西从西南边陲一跃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从2004年首届东博会举办到2017年,广西对东盟贸易额从82.9亿元增长到1890.9亿元,年均增长27.2%。广西与东盟缔结的友好城市52对,为全国最多。在广西的东盟留学生有近1万名,是东盟留学生最多的中国省份。广西入境旅游人数从65万人次增长到512.44万人次,增长了近8倍。

合作共赢凝聚共识

借助东博会平台,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中国的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工程机械,以及新能源技术、高铁技术、农业技术等对东盟的出口不断扩大;东盟品牌的食品饮料、生活日用品、大宗原材料等特色商品备受中国采购商青睐。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包容、开放的坚持与倡导,正为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打开新局面。东博会机制推动建立的合作共赢、开放创新、对话协商、务实合作的新局面,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识。“今年,第15届东博会呈现高端、创新、务实、拓展、扩大、提升等六大亮点。”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介绍。据悉,第15届东博会特邀合作伙伴首次由海上丝绸之路延长线的非洲国家坦桑尼亚担任,这是东博会服务“一带一路”的新突破,对合作区域进一步扩大,对于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更好地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具有意义重大。“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东博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创办15周年。15年来,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东博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黄伟京介绍。

据了解,本届共举办37个高层论坛,其中会期举办27个。同时,会期安排80多场东博会经贸与投资促进活动,帮助中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通过领导人开幕大会演讲、领导人会见、主题国活动、政商对话等高层友好交流活动,增进战略互信,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表示,以东博会为基础的合作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宁渠道”。“南宁渠道”集中国与东盟之间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为一体,成为连接中国和东盟高效畅通的国际大通道。

创新机制共建丝路

去年,第14届东博会首设“一带一路”专题展区、哈萨克斯坦作为首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出任特邀合作伙伴、首次举办茧丝绸行业创新发展主题展……“一带”与“一路”在南宁相遇。

立足中国—东盟合作,东博会开始面向全球开放,由服务“10+1”向服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一带一路”等区域外国家拓展。从第14届本届东博会开始,将原有的“特邀贵宾国机制”改名为“特邀合作伙伴机制”。其间还将举办国家形象展示、国家推介会等活动,这是东博会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随着东博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参与东博会的国家也从原本的中国—东盟“10+1”拓展到了“一带一路”沿线甚至延长线的其他国家。目前,已有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中国—东盟域外国家参与过东博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正在共享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

今年,是中国—东盟创新合作年,第15届将举办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论坛、中缅经济走廊论坛和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论坛等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系列活动,助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产能与投资合作,充分展示创新成果及中国—东盟创新合作的发展新趋势,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新动力。

此外,本次东博会在展览内容方面突出创新合作,新设置“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和“南向通道展示区”,首次在“魅力之城”展厅设置“主题国岛”。“未来,我们将不断打造创新升级版东博会,推动‘南宁渠道’提质升级,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走向纵深。”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说。

蓄势扬帆踏浪行,勇立潮头谱华章。广西正依托东博会,不断深化与提升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在“一带一路”合作建设上,进一步向东盟国家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