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不焚烧不填埋无污染 打造就地无害化处理“阳山样本”

秤架瑶族乡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新路径

农村生活垃圾不焚烧不填埋无污染

打造就地无害化处理“阳山样本”

一直以来,“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是阳山垃圾处理的传统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具体执行时往往面临运输距离过长成本过高和增加县级垃圾填埋场压力双重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阳山以秤架乡为试点乡镇之一,开启了探索全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新途径。7月中旬,秤架乡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经有关资质部门测检,该处理厂各项指标均优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国家规定的排放要求。这意味着,阳山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将迈入一个新里程,今后,将为阳山乃至全市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新样本。

农村生活垃圾不焚烧不填埋无污染 打造就地无害化处理“阳山样本”

在秤架乡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厂,一名工人正在工作。清远日报记者 雷发清 摄

低温热解处理装置可日处理垃圾量5吨

据了解,为有效推进该项目建设,有关工作人员经到广州市现场参观考察村镇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项目,并在充分征求意见和论证的基础上,秤架乡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厂于5月份开始动工建设,经过各部门通力协作,加大施工力度,项目进程超出预期,7月中旬便投入试运行。据介绍,该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厂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4亩,配置办公室、控制室、循环水池、上料坡道等功能场所和1台日处理垃圾量5吨的低温热解处理装置。

实现农村垃圾处理低耗能、无害化、就地化、资源化,较以往每年节约成本近10万元

记者在厂区看到,一垃圾低温热解处理装置挺立一旁,一名工人正在工作,记者发现,设备运行难闻噪音和异味,围墙目测超过2米,厂区还进行了绿化,感觉像走进了一个公园,与传统臭气熏天、苍蝇蚊虫聚集,村民经过捏着鼻子绕道走的垃圾场大相径庭。

秤架乡负责人告诉记者,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厂实际上是原垃圾填埋场的升级改造,试点站以低温热解技术为主要处理方式,在分拣出有毒有害和可回收垃圾后,将剩余部分倒进低温热解一体化处理炉,变成滤渣和炉灰排出。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过净化处理设备后无烟无异味达标排放,产生的滤渣和炉灰还可作为建筑材料回收利用,使处理成本降到最低。

该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秤架乡日产垃圾约3—4吨,运往县城每日需要600—700元成本,每月成本约1.8万元,每年支出约21万元,该站点建成后,电费、人工、其它费用支出每月约1万元,预计每年可节约成本近10万元。垃圾处理成本大为降低,真正实现了农村垃圾处理低耗能、无害化、就地化、资源化。

“通过专业环卫队将生活垃圾集中清运至厂处理,既实现生活垃圾不出乡,又达到了不焚烧不填埋无污染,彻底让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从而保护青山绿水。”该负责人说,今后,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厂将为当地村民提供3-4个就业岗位,将优先考虑建档立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

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阳山样本”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秤架瑶族乡正在着力打造“广东省清远市秤架森林小镇”,而秤架瑶族乡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厂的建成使用,将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秤架瑶族乡建设森林小镇向前迈进。

该试点站承建者杨先生表示,目前广东省在乡村实行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几乎存在空白,秤架瑶族乡这一试点站的建成投入使用,是阳山立足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寻找到操作性最强的技术,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有效探索,其将为阳山县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带来积极意义,今后将为阳山乃至全市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的“阳山样本”。

清远日报讯 记者雷发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