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近日,崇左市天等县一名七旬左右的老人不慎走失。在老人语言存在障碍,无法透露居住地址及家人信息情况下,天等县民警巧妙借助微信朋友圈平台开展爱心接力,成功为老人寻到家属。

事情经过:

1

---

当天凌晨1时许,值班民警出警回来经过天等县城往进结镇方向靠近龙文屯路口时,透过车窗,通过来往汽车灯光交汇处发现一名老人家冒着雨站在交叉路口中不停的向过往车辆招手。夜晚降雨、道路漆黑,能见度低,加上过往车辆车速较快,情况十分危险。

2

---

民警见状立即下车将老人家扶上警车,并询问其家庭住址及亲属联系方式,但她支支吾吾,连自己名字都答不上。民警只好将其带回派出所,通知了所领导,并为老人家买来食物和水。民警从老人家穿着衣裳和鞋子上看,红蓝相间的上衣、黑色的裤子和凉鞋均是完好无损,从整个穿着来看显得很干净,只是面容略显憔悴。民警排除了从外地流入流浪者的可能,老人家应该系本地人且走失不久。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3

---

待老人家吃完食物后,情绪逐渐平稳。所领导尝试与老人家进行沟通,希望能从中获取关键信息。但无论是壮话、普通话、还是白话,老人家均自言自语,无法交流,难以核实到老人家的身份。为了安全起见,民警将老人家安排在值班室暂时休息。也许是太累了,老人家倒头就入睡了。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此刻摆在民警面前的难题是如何为老人家找到家人,一方面该老人语言障碍、意识模糊,无法为民警提供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家属并没有拨打报警电话。在一筹莫展之际,民警决定连夜将老人家走失信息、个人相片及派出所联系方式编辑成一则寻人启事,并通过微信工作群、朋友圈等多种方式发布寻人启事。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4

---

第二天早上8时许,民警将老人家送往民政局救助站,并与民政局救助员时刻关注朋友圈动态,就这样,这则汇集民警关爱的寻人启事消息迅速在天等县城传播开来,众多热心群众纷纷转发这条消息。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一个多小时后,一个陌生来电牵动了在场所有人员的心,电话那头正是老人家的家属。经核实,老人家姓冯(德保人),早年嫁到天等县都康乡,因老奶奶智力方面存在障碍,因此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当老人家属赶到派出所见到老奶奶安然无恙时,对民警及民政局救助人员的热心帮助表示万分感谢。

老人走失的情况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为防范家中的老人走失

以下5种办法请您收好!

1.配备联系卡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网络图片)

在联系卡上注明老人的姓名、地址、子女姓名电话、老人常见病史及用药等信息,以便老人走失时他人可以提供有效的救助。

2.强化老人的记忆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图片源自网络)

时要经常教老人记住家人的电话、工作单位,或教老人记住家庭住址、家周围的标志性建筑,以便老人走失时可以向施救人员提供有效信息。

3.安排陪护人员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家中有精神状态不好或者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家属一定要做好陪护工作,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请个保姆或者专人看护。

4.配戴高科技定位产品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图片源自网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老人购置定位手机、定位手环、定位手表等可定位追踪的高科技产品。

5.二维码胸牌

崇左一老人不慎走失,民警巧借“朋友圈”为其寻到家属

(图片源自网络)

老人是需要陪伴的,

不要因为工作忙碌,

疏忽了对老人的关爱和监护。

多抽空陪陪家中的老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